張 宇
(山東省臨沂市第十八中學 276000)
某次做實驗的時候,實驗員準備了以下器材:①小桶;②鉤碼;③毫米刻度尺;④一端附有滑輪的長木板;⑤小車及細線;⑥砝碼;⑦托盤天平;⑧紙帶;⑨電火花打點計時器.
問題1用以上器材可以做下列哪些實驗( ).
A.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規律
B.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
C.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D.探究做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E.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答案:ABDE
問題2如圖1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1
A.該裝置做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時,需要平衡小車和木板間的摩擦力
B.該裝置探究小車的加速度與質量關系時,每次改變小車的質量后必須重新平衡小車與木板間的摩擦力
C.該裝置探究功與速度變化關系實驗時,可以將木板帶有打點計時器的一端適當墊高,目的是消除摩擦力對實驗的影響
D.該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的實驗時,需要平衡小車和木板間的摩擦力
分析本題考察實驗前是否需要平衡摩擦力的問題,A.探究小車的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時,只需保證小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即可,摩擦力的存在并不影響小車的運動性質,因此不需要平衡摩擦力.
B.探究小車的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時,小車受到重力、支持力、繩的拉力、摩擦力,由于摩擦力不易測量,我們必須通過建立斜面的方式,將摩擦力的影響消除掉,才能保證繩的拉力就是我們要找的合外力,因此也必須進行平衡摩擦力
C.探究功與速度變化關系時,由W合=F合l=FTl,因此也必須進行平衡摩擦力
D.探究機械能守恒守恒時,除重力與彈簧的彈力以外沒有其他力做功,因此必須要平衡摩擦力
答案:CD
問題3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為了消除小車與水平木板之間摩擦力的影響應采取的做法是____.
答案:將不帶滑輪的木板一端適當墊高,不掛鉤碼的情況下輕推小車,使小車恰好能夠做勻速直線運動.
問題4在實驗操作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時,需要滿足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量遠小于車的質量
B.在探究小車的加速度與質量關系時,需要滿足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量遠小于車的質量
C.在探究功與速度變化關系實驗時,需要滿足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量遠小于車的質量
D.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時,需要滿足砝碼和砝碼盤的總質量遠小于車的質量
分析本題由于繩的拉力不易測量,小車及其配重質量為M,小桶及鉤碼質量為m,有mg-FT=ma,FT=Ma,當M?m時,才可近似的認為FT≈mg.
A.探究小車的速度隨時間的變化規律時,并未涉及到FT的具體數值,F合的大小并不影響小車的運動性質不需要滿足FT=mg.
BC.探究小車的加速度與力的關系時和探究功與速度變化關系時,都需要滿足FT≈mg.
答案:BC
問題5 利用上述裝置“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實驗中,當小車的質量不變時,小車的加速度與小車的合外力滿足( )圖2的關系.

圖2
分析隨著力F的增大,不再滿足M?m,小桶及砝碼的重力與繩的拉力的差值越來越大,因此曲線出現彎曲的現象.
答案:C
變式1為探究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甲、乙、丙三個實驗小組分別采用圖3、圖4、圖5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總質量用M表示(圖3中M為小車和與小車固定連接的小滑輪的質量和,圖4中M為小車與傳感器的質量和),鉤碼總質量用m表示.重力加速度g已知,試回答下列問題:
(1)甲、乙、丙三組實驗中,必須平衡小車和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的實驗小組是____(填 “甲”、“乙”、“丙”).
(2)甲、乙、丙三組實驗中必須滿足“M?m”的實驗小組是____(填“甲”、“乙”、“丙”).


(3)實驗時各組同學的操作均正確,甲、乙、 丙三組同學作出的a-F圖線如圖6所示(甲組同學所用F為彈簧測力計示數,乙組同學所用F為傳感器讀數),則甲組實驗對應的圖線是____,乙組實驗對應的圖線是____,丙組實驗對應的圖線是____(填“A”、“B”、“C”).
答案:(1)甲;乙;丙 (2)丙 (3)A;B;C
變式2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7所示的實驗裝置來驗證鉤碼和滑塊所組成的系統機械能守恒.

圖7
(1)實驗前需要調整氣墊導軌底座使之水平,利用現有器材如何判斷導軌是否水平?
(2)遮光條的寬度為d,實驗時將滑塊從圖7所示位置由靜止釋放,由數字計時器讀出遮光條通過光電門1和2的時間分別為Δt1、Δt2,在本次實驗中還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有:鉤碼的質量,____和____(文字說明并用相應的字母表示).
(3)本實驗通過比較____和____在實驗誤差允許的范圍內相等(用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從而驗證了系統的機械能守恒.
答案:(1)接通電源,將滑塊靜置于氣墊導軌上,若滑塊基本保持靜止,則說明導軌是水平的(或輕推滑塊,滑塊能基本做勻速直線運動).
(2)①兩光電門相距x,鉤碼的質量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