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 濤
為進一步促進城市基層黨建提質,貴州省大方縣以“四聯四聚”模式,讓黨建資源、服務力量、和諧能量、幸福民心在社區聚集,推動社區管理精細化,推進社區黨建補短板、機關黨員補實踐。
一是組織聯建,聚黨建資源。組建機關社區黨建工作聯席會,共同制定共駐共建黨建工作任務清單,推進黨建工作任務落實。合力抓好黨員的教育培訓工作,堅持培訓措施、學習資料互用,開展聯合講黨課,互換“口味”,豐富學習內容的多樣性。增加互相監督內容,積極征求對方的意見評價,互相彌補雙方監督上的“盲點”,有效避免監督上的“燈下黑”。全縣選優配強32個城市社區黨組織書記和社區主任,精準選派32名“第一書記”進駐32個社區,實現“雙書記”全覆蓋。
二是服務聯心,聚服務力量 。以“兩帶三治”為抓手,建立社會治理聯抓工作機制,利用新時代市民講習所、文明實踐中心(站、所)、大喇叭等,合力解決社區在社會治理中發現的難點問題。結合“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工作機制,搭建“代辦”和“服務”平臺32個,機關單位將各業務科室工作職責、工作流程放進社區LED屏、宣傳欄中,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強化“互聯網+服務”“互聯網+黨建”模式,通過微信群、公眾號等黨建工作網絡平臺,推動資源共享,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三是社區聯治,聚和諧能量。打造“e黨建+社區+機關+黨員+群眾”融合機制,幫助社區解決一批“供水、供電、就醫、就學、就業”等民生問題。機關單位每月開展一次進社區“訪民生、集民意、解民惑”活動,確保機關干部聯系服務橫到邊、縱到底。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開展“公安+機關+社區”工作機制,組建聯合巡邏隊,營造安全、和諧的社會環境。目前,機關單位幫助組建社區歌舞團24個、演奏隊12支、老年協會2個、書畫隊21支等文體隊伍,極大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
四是問題聯解,聚幸福民心。建立問題臺賬,分類管理、跟蹤服務,著力解決一批長期未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問題,及時解決急需解決而未解決的問題,更好地為民解憂。建立“周碰頭、月例會”會議機制,共同探討和解決社區面臨的各類問題,對群眾反映、社區層面無法解決的事項,綜合梳理分類后,提交聯席會議進行專題“會診”,結合社區職能和機關單位分管業務,對存在問題逐一提出解決的具體措施,推動整改落實。合力開展“衛生城市聯創”,完成對環府路綜合整治,118個違章建筑被全部拆除,用實際行動帶動居民積極參與到衛生城市創建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