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晨陽
當我第一眼看到這本書時,首先被書名所吸引——《當教育遇上電影》,會擦出什么樣的火花?我于是迫不及待地打開書。剛開始閱讀,以為只是作者重溫一遍經典的教育類電影,一口氣讀完這本書后,不僅被感動得熱淚盈眶,更深切地感受到作者所要表達的其實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主題——什么樣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不知從何時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每逢雙休日,很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奔波于各種輔導班之間。家長和孩子雖然都覺得不堪重負,但在以分數論英雄的環境下,他們也只能不得已而為之。其實每個孩子的天資稟賦和興趣愛好各不相同,讓他們從小就接受填鴨式的教育無異于揠苗助長,其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在作者看來,關于教育的批判之聲已經足夠嘈雜,而那些正面的、積極的典范力量似乎被我們忽略了。所以我們更要聽一聽具有引領性的聲音。這便是作者寫作此書的初衷。
《當教育遇上電影》精選了《鄉村女教師》《魯冰花》《科特教練》《三個白癡》《蒙娜麗莎的微笑》《熱淚心聲》等16部中外影片,雖然選自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國家,但它們所關注的是一個共同的主題——一個個自卑、孤獨、被冷落的幼小靈魂,如何因教育者的理解、同情、關愛、鼓勵而得到滋養,最終形成健全而自信的人格,能夠直面成長中的風風雨雨。
作者盡量擴大選材的時間范圍和地域范圍。就選材的時間而言,《鄉村女教師》是由蘇聯兒童電影制片廠于1947年攝制的,而末篇《墊底辣妹》則是日本電影人于2016年拍攝,時間跨度長達半個多世紀。就選材的地域而言,涵蓋五大洲多個國家。這為作者遴選最具感染力、最有代表性的教育主題電影留下了足夠的空間。
這部作品并非僅僅是對16部電影的簡單復述,而是從一個教育者的角度,對電影中所傳達出的精神內涵進行高度概括,并用富有詩意、飽含深情的文字為讀者展現了一個個感人至深、催人奮進的故事,并由此傳達出自己對教育真諦的理解與感悟。整部作品,敘中夾議,敘議相得益彰。
本書作者路文彬是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從教20余年,他對教育事業有著深深的情感與獨到的見解。他認為,一個孩子的未來,其精神世界應該是充滿詩意與自由的。正如作者在本書的后記中所言:“我所認同的教育必須是以愛與自由的理念為基礎的……教育一定不是為了成功而進行的自我折磨,如果我們把人生目標的實現演繹成了臥薪嘗膽的復仇過程,那么我們所學的注定只會是屠戮和掠奪,而這恰恰是對教育的毀滅?!?/p>
掩卷沉思,感觸良多:人的教育,應該以道德品質教育為首要。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真正的師者,除了傳道、授業、解惑之外,還應該在師生平等的基礎上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學生、幫助學生、引導學生。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本書不僅僅是寫給老師的,同樣也是寫給家長,寫給所有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影響的人。書中16部電影,讓人從中感受到人性的光輝、教育的力量和師愛的偉大。它既是一曲獻給師者的贊歌,也是對教育真諦的最好詮釋。
編輯 鐘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