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予菲
想象一下如此場景——你吃壞了肚子,腹瀉不止,去看醫生,醫生默默拿出一瓶汞水,輕松地跟你說:“每天一杯,包治百病。”
還有更加離奇的:通過放血治愈失血,水銀蒸汽浴室治療梅毒,用發燙的烙鐵燒掉痔瘡,吃土讓你藥到病除……現在看這些黑暗療法荒謬至極,但在幾百年前,它們是真實存在的,不僅平民百姓,連權貴階層也對此深信不疑。
一本《荒誕醫學史》,涵蓋了幾乎所有在現代人看來匪夷所思的療法,讓人大開眼界。
本書有兩位作者。莉迪亞·康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和紐約大學醫學院,獲醫學博士學位,同時也是一位作家,寫過好幾本小說;另一位作者內特·皮德森,是歷史學家、自由記者,在幾家知名媒體上寫過專欄。如此兩人合作,讓這本書既有嚴謹準確的考證,又有輕松幽默的語言。
書中提到灌腸。古人認為,糞便中充滿毒素和有害物質,如果排除“被卡在直腸中的大便”,就能減少很多疾病。在這樣的知識背景下,15、16世紀時的歐洲,灌腸成為非常時髦的療法。法國君主路易十四就酷愛這項“運動”,他一生中“享受”了2000次灌腸。

中文版《荒誕醫學史》。
奇葩醫療自然會引發不少事故。浪漫主義詩人拜倫就死于一場“醫療事故”。他曾感染重感冒,伴隨著發熱和渾身疼痛。醫生為他做放血治療,一共放了3次血,還在他耳邊放吸血蛭,拜倫的身體變得越來越糟糕,不久后就不幸身亡了。
19世紀時,截肢手術已經出現。因為當時還沒有可靠麻醉藥,醫生必須用最快的速度,截下病變的位置,減少病人痛苦,俗稱“一刀切”。當時,英國蘇格蘭有個著名醫生利斯頓,被稱為“西區最快的刀”。他做手術,快得如同一場表演,常常有很多醫生旁觀,甚至要買票才能進去看。有一次,他為一個需要截肢的病人手術,因為速度太快,不小心切斷了助手的一根手指,還意外劃到了一名觀看表演的觀眾的外套。此次手術,后果令人瞠目結舌,截肢病人死了,助理因為手指被截斷死于壞疽,旁觀者也因恐懼而倒地身亡。“一場手術造成了300%的死亡率。”
后來大受歡迎的還有電療。1947年的法國,醫生給一個癱瘓士兵開出“藥方”:每天早上胳膊通電兩個小時,下午再通電兩個小時。1個月后,士兵奇跡般康復了。消息一傳十,十傳百,不久后,這座城市的每個人,都希望能被電一下。“電淋浴”由此誕生。在這種療法中,人坐在水桶里,手中握著電池,一股微電流接通淋浴,可以刺激人的器官和循環系統,以促進排汗,排出身體毒素。
看到這些故事,你可能會不由自主倒吸一口涼氣,“這到底是治病還是送命?”在現代醫學的背景下,我們會認為這些醫療方法荒謬透頂。但這種荒謬來源于人類對生的欲望,“這種欲望蘊含著不可思議的力量”。同時,它也是現代醫學的來源。
不管怎樣,還是要感謝這些恐怖的實驗,奇思異想的醫生和可憐的被實驗者。正如作者所說:“若沒有那些敢于挑戰的人,今天的醫療成就很可能難以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