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兇猛如虎。但只要掌握了病毒的傳播規律,就能遏制住其蔓延趨勢。這不,經過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等應對策略的實施,通過全民“禁足”的自我隔離,除湖北外,全國其他省份新增確診病例數已實現從2月3日開始的“16連降”。
為了防控疫情,人們付出的代價不可謂不大。比如有的地方出于當地防控工作的必要,進行嚴格的小區封閉管理。不過大家都理解,這是切斷病毒傳播的必要手段。但有些事,疫情再緊急,也不能干。
湖北孝感,一家三口在家里正打著麻將。據說是接到舉報,幾個戴著紅袖章的防疫人員徑直進屋,拿起麻將就摔。兒子氣不過,也甩了麻將牌“反擊”。結果更多紅袖章沖出來,把兒子控制住,連扇了他三耳光。最后就連麻將桌,也被這些人砸得稀爛。兒子最后反問:“難道一家人不可以一起吃飯嗎?”
江西豐城,一名教師因為在空曠無人的小區跑步沒戴口罩,結果被強制隔離14天,還挨了單位處分。工作人員根本不聽他的辯解,盡管這“辯解理由”是鐘南山的權威說法——“在家中和人流不密集的地方不需要戴口罩”。
再往前,武漢之前發通知,要求征用一些學校的宿舍,作為病患隔離的臨時病院。有的學校在騰宿舍時,把學生留在宿舍的物品,胡亂打包,粗暴扔出宿舍樓下,形同處理垃圾。還有租客被趕出房子的,業主不讓回小區的,理由就是一個:疫情防控需要。
說到底,上述行為表現,最根本的病灶在于一些地方、一些人腦袋里缺乏法治思維,不懂得依法防疫。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時強調,疫情防控越是到最吃勁的時候,越要堅持依法防控,在法治軌道上統籌推進各項防控工作,保障疫情防控工作順利開展。如何依法防疫?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明確各級防疫主體的權力邊界,應該承擔何種責任與義務,必須明確清晰,而且是法無授權不可為。否則,如果防疫行為沒有沿著法治軌道走,那免不了會出現這樣的人——有點權力就膨脹,覺得自己可算是能治住別人了,可了不得了,看誰不順眼,就不讓誰好過。
特殊時期,特殊政策,但一切行為的底線,仍然是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