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赫
【摘? 要】2020年我國已擁有眾多面向不同創業階段、不同技術領域、不同服務范圍的科技企業孵化器,孵化服務體系較為健全,運營績效明顯提升。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各地科技企業孵化器在專業化、品牌化、國際化建設也取得了顯著成效。論文通過對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現狀進行分析,進一步探究其在發展中存在的困境,并提出對策建議。
【Abstract】In 2020, China has a large number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s facing different entrepreneurial stages, different technical fields and different service scopes. The incubation service system is relatively sound, and the operation performance is significantly improv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mass entrepreneurship and innovation, lo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s have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in specialization, branding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domest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s, further explores the difficulties existing in their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關鍵詞】科技企業孵化器;高質量發展;困境;對策
【Key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siness incubator; high quality development; dilemma;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F276.44?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0)12-0164-02
1 引言
當前,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對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2018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雙創”升級版的意見》,提出要大力推動打造“雙創”升級版,推動創新創業高質量發展,提升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活力,增強經濟發展內生動力[1]。
2016-2019年,我國創孵機構數量從7553家增長到11808家,年均增長率超過20%,孵化機構仍處于快速增長階段。其中,專業孵化器的數量從1020家增長到1429家,雖然數量不斷增加,但是占孵化器的比重逐年下降,說明我國專業孵化器的發展仍然處于起步階段,從性質來看,2019年,62.9%的創孵機構均為民營企業,市場化運營逐漸成為創孵機構的主要發展模式。同時,國有性質占比15.9%,事業性質占比11.8%。具體來看,民營創孵機構的數量從4709家增長到7423家,占比保持在六成以上,成為推動創孵發展的主力軍。
2 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面臨的主要困境
在歷經30年的發展,中國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總量已位居世界前列,各地都對孵化器的實踐探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無論是宏觀層面的系統架構、政策支持,還是微觀層面的運營模式、硬件設施、孵化服務,都已達到一個較高的水平,但國家深入實施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致力推進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以及“十三五”規劃的持續推進,對科技企業孵化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孵化器自身發展的需要、創新創業企業對孵化器專業服務的需求,也暴露出目前科技孵化器在發展上仍然面臨的一些問題。
2.1 創新孵化服務能力不足
一些中小型孵化器服務能力有限,同時由于缺乏具有豐富經驗的創業經驗的導師輔導團隊,難以為在孵企業提供行之有效的指導。受制于與科研院校溝通對接中信息不對稱的情況,在孵企業無法就自身需求實現與科研院校的精準對接,使得在孵企業發展受限,進而影響了孵化器的長遠發展。同時許多民營孵化器服務意識稍顯不足,因為大部分民營孵化器的收入仍主要源于房租物業等基礎性服務,其在獲取財政稅費補貼等政策支持的優先權明顯弱于國有孵化器,就有可能存在爭取政府房租補貼時的抽成現象[2]。民營孵化器對于盈利性的追求會使其對于孵化器的發展定位不清,資本的逐利性使其更加注重投資而非服務。民營孵化器服務意識不足必然影響其高質量發展。
2.2 專業孵化人才緊缺
孵化器中的高素質人才主要分為兩類:一是管理類人才,二是技術類人才。二者皆是影響孵化器服務能力的重要因素。一些民營孵化器由于對管理人才的投入不足,使員工缺乏穩定性,跳槽現象層出不窮,而一些國有孵化器由于經費預算壓力,對于管理人才數量也有極大限制。孵化器管理人員的水平和受培訓比例也直接影響到了孵化器深層服務水平,使得孵化器發展受到限制。
2.3 孵化生態體系不夠健全
企業孵化是一個連續的過程,企業從萌芽創立到死亡經歷一個完整的生命周期,而不同企業在生命周期的不同階段所需的創業資源也是存在差異的。由于孵化器的項目入駐篩選機制不夠健全。不少孵化器采用租讓場地空間的盈利模式吸納創業項目入駐孵化器,為了提高入駐率,完成初創企業的入駐數量指標,對創業團隊的實力和創業項目的質量缺乏考評,未進行嚴格的調查和篩選,造成許多沒有競爭優勢和發展前景的項目入駐孵化器,占用孵化器的大量資源,影響其孵化能力和效益。
2.4 市場化運營機制不完善
國有孵化器在運作過程中,其投資完全來源于政府財政資金,其發展易受政府政策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由于缺乏其他經濟基礎支持,國有孵化器在發展過程中受體制約束較大,機制靈活性不夠,組織發展活力稍弱。此外,國有孵化器在轉制、混改、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建立等方面進展還不夠快,國有孵化器在創新體制改革、與民營企業建立混合所有制孵化器等方面的案例還較少。部分孵化器對自身發展定位不清晰,把自己看作政府的衍生機構,缺乏孵化器的服務精神倡導,這些都限制了國有孵化器的市場化發展。加之我國風險投資發展起步較晚,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我國科技企業孵化器融資能力的不足[3]。
3 國內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對策
3.1 提升專業化服務水平
首先需要引導科技企業孵化器強化孵化服務功能,依托自身的資源條件,為在孵企業提供多樣化的基礎服務、增值服務、專項服務。在提升在孵企業滿意度的同時,找到適合自己的商業模式,增強自身的贏利能力和發展能力。其次要加強孵化器的運營管理及投資→孵化流程的標準化,從項目篩選、入駐、資源對接,到投資、投后管理、退出畢業、離巢反哺等,一切有章可循。最后要加強孵化器團隊建設,重視各類專業孵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增強團隊成員的服務意識,打造充滿創新意識、創業激情的專業孵化服務團隊,有效地幫助其降低創業風險和成本,提升創業成功率。
3.2 健全市場導向機制
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繼續大力推行簡政放權,把政府促進創新創業的工作重心聚焦于主要抓戰略、抓規劃、抓政策、抓監督、抓引領,調動更多市場化、社會化力量參與本市孵化器建設。一方面,要在科技企業孵化器建設中逐步確定起市場的主體地位,以市場化模式運作,大力提倡市場導向和需求導向,真正做到讓小微企業在科技企業孵化器的發展中做大做強;另一方面,要加大政府扶持方式的改革力度,探索多種補貼方式,積極引進專業的社會第三方機構,發揮財政投入的良好杠桿導向作用,提高財政科技經費的使用效率。
3.3 發揮科技金融作用
通過科技與金融的結合使新產品、新服務、新模式不斷涌現,能較好地緩解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但要想繼續發揮科技金融的強化支撐作用,首先要繼續深耕上海科技與金融的深度融合和金融產品創新,使其與中小型科技企業的需求更加契合,更加精準。其次要增加公開性、透明度和監管力度,確保把有限的財政補助用在最困難的小微企業,積極探索創業保險新業務,力爭在科技企業孵化器先行先試,同時構建創業投資、信貸風險補償、貸款貼息、科技保險等多層次科技金融體系。最后為了促進創業投資發展,要制定有利于各類資本要素向中小科技企業聚集的政策法規,放寬面向中小企業提供融資的市場準入條件,落實差別化的稅收政策、監管政策[4],鼓勵更多社會資本發起設立創業投資、股權投資和天使投資機構。
3.4 加快培育孵化專業人才
首先要注重專業人才的引進工作,通過宣傳吸引各類高素質人才進入孵化器行業,讓更多的人理解和認同孵化工作的意義,同時也要利用各類招聘渠道,通過網絡及招聘會等多種形式充實孵化器從業人才隊伍。其次要加強對孵化器內專業化人才的培養,著力完善從業人員的人才培養機制,加大人才培養投入,建立內部的培訓考核等制度。最后要鼓勵各類孵化器之間相互對接,加強人才交流,促進孵化器向專業化縱深方向發展。
3.5 引導社會資本廣泛參與
通過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投資主體參與力度。首先,要通過相關政策扶持積極引導民間資本參與孵化器各項服務,大力引進國外的一些優秀孵化器,增進相互交流與合作,同時通過外包服務、合作共建等形式共建孵化器。其次,要創新金融服務提供方式,引導各類金融主體廣泛參與,打破只靠政府投資的弊端,實現多元投資發展格局。最后,要提升眾創空間專業化服務水平,強化與大學科技園合作,創新創業孵化鏈條。
【參考文獻】
【1】周述章.廣東省科技企業孵化器高質量發展對策[J].科技創新發展戰略研究,2019(04):26-32.
【2】王偉.關于科技企業孵化器定位及其發展的研究[J].華東科技,2020(06):58-64.
【3】楊俊宇.中國科技企業孵化器發展現狀及改革轉型建議[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9(05):3-5.
【4】駱瑤.促進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探究[J].財會學習,2020(12):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