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遼寧省檔案局 王思婷
檔案統計工作是根據統計調查的目的與要求,運用科學的調查方法,有計劃、有組織地搜集檔案基礎數據,并對所搜集到的原始信息資料進行加工、整理和分析,反映檔案事業發展過程、發展現狀和發展規律的一項長期性、基礎性工作,是政府統計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為適應檔案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揭示檔案事業發展的新規律、新特征,必須不斷加強檔案統計工作建設,以此為契機進一步促進各級檔案部門全面掌握本地區、本部門(系統)檔案事業發展情況,以大數據為檔案事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和決策支撐。
檔案統計工作體系建立以來,統計數據在經驗總結、規律認知、歷史延續和事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進一步加強檔案統計工作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一是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大戰略部署的政治要求。檔案統計工作是踐行習近平總書記“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重要指示要求;是著眼“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找準檔案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著力點的重要抓手;是圍繞社會各方面日益增長的檔案服務需求,更好地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基礎保障。二是推動檔案事業科學發展的決策依據。作為檔案業務工作的重要內容,檔案統計為業務指導、監督檢查、法治建設、安全保護、信息化建設等重點工作的落實提供了堅實的信息支撐,為破解檔案事業改革發展難題,服務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有力的決策依據。三是提升檔案服務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保障。檔案統計數據記錄和反映了各級檔案部門理清發展脈絡、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成果經驗,為不斷提升檔案服務能力和水平提供了歷史借鑒。
黨的十八大以來,各級檔案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各級黨委、政府決策部署,全面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檔案工作的意見》,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積極作為,檔案統計工作取得重要進展。一是聚焦中心主責。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級檔案部門堅持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動,把檔案統計工作融入檔案業務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充分發揮檔案統計數據在服務檔案事業科學發展、服務黨和國家中心工作、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獨特作用。二是完善制度建設。2018 年,《全國檔案事業統計調查制度》(以下簡稱《制度》)進行了第四次修訂。以兼顧歷史數據、簡化統計方式為原則,刪除、整合、修改和增設了部分統計指標,并將原來執行的雙套表制調整為單套表制,降低了數據搜集難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使之更能適應檔案事業創新發展的新要求。三是強化體系建設。近年來,檔案統計工作按照“科學性、準確性、權威性”的要求,在“統計能力”“數據質量”和“統計公信力”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基本形成了以周期性普查為基礎,綜合運用全面報表的統計調查方法體系,為豐富檔案資源、檔案開發利用、檔案信息安全等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四是推進信息化建設。結合檔案信息化發展趨勢配套開發了功能完善、界面清晰、操作便捷的檔案數據采集處理軟件系統,實現了數據質量審核和內容分析等多種功能,為檔案統計數據的利用奠定了基礎。五是注重作用發揮。在檔案事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檔案統計工作正在努力實現開放共享,以開放促發展,以信息化帶動服務化,在開放中提供更好的優質統計服務。
在發展中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更應該清晰地看到檔案統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如依法執行統計制度的責任落實不到位,源頭數據采集不完整,統計數據質量不夠高,統計數據作用發揮有限等。需要進一步完善檔案統計工作機制,優化檔案統計調查方法體系,提高統計數據準確性,擴大檔案統計信息的開放和共享。
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檔案統計工作網絡。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根據《統計法》《統計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和相關規定,認真執行數據采集、審核、匯總、分析、報送以及檔案統計資料歸檔等工作。要進一步加強集中統一組織力度,與本行政區域內各填報單位檔案統計人員建立直接聯系,形成縱橫聯動的檔案統計工作網絡,確保檔案統計工作高效推進。納入統計范疇的各有關單位要依法依規履行檔案統計報表填報義務,不拒報、不遲報、不漏報,并對其填報、審核的檔案統計資料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負責。要切實加強對檔案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明確承擔或歸口管理檔案統計工作的部門,配備專、兼職檔案統計人員,認真組織、統籌安排、扎實推進,確保檔案統計工作有效開展。
2.明確統計范圍,建立檔案統計單位名錄庫。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應在確保歷史數據銜接的基礎上,核實本行政區域內納入統計范疇單位的基礎信息,逐步建立全面覆蓋、不重不漏、信息準確、更新及時的檔案系統統計調查單位名錄庫,進而形成穩定的統計調查對象,使檔案統計數據具有可參考和可對比性,進一步提升統計數據在各方面的利用價值。
3.強化管控體系,提高檔案統計數據質量。檔案統計工作包括數據搜集、審核匯總、整理分析等環節。運用全面報表是數據搜集方法體系中的一項重要組織方式。真實、準確的檔案統計報表數據,可以為后續的檔案統計分析提供數據支撐。因此,確保檔案統計報表數據的真實、準確是整個檔案統計工作的中心環節。一是要提升檔案規范化管理水平。檔案規范化管理是檔案統計數據做實、做細的重要基礎和前提。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落實好監督、指導職責,將檔案統計、業務指導和目標考核有機結合,督促和推進各單位檔案部門及時歸檔并規范整理。各填報單位應建立定期清點核查機制,嚴格執行檔案出入庫登記等各項檔案管理制度,確保檔案基數準確、詳實。二是要提高檔案統計人員業務能力。要穩定檔案統計人員隊伍,加強對各有關單位檔案統計人員的專業培訓。通過開展多形式、多途徑的業務學習和經驗交流,全面提高檔案統計人員的業務素質和能力水平。各單位檔案統計人員應熟練掌握統計指標含義和計算方法,按照業務流程采集數據,認真審核原始資料,據實填報各項指標,確保報送的檔案統計數據波動處于合理范圍。三是要強化檔案統計數據質量管控體系。要進一步規范檔案統計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統計數據質量管控體系,努力提高統計工作流程的規范性和可控性。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手段,通過工作群、微信公眾號等線上通道和現場咨詢、業務培訓等線下交流方式,提供事前提醒、事中答疑和事后延伸指導服務,從而提高統計填報工作效率和統計數據質量。要明確檔案統計責任主體和相關責任人。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主要負責人對本行政區域內檔案統計工作負總責,各填報單位主要負責人對本單位檔案統計填報工作負總責。要加強對檔案統計工作的考核監督,探索建立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相結合的監督體系。
4.加大公開力度,在開放中提供優質檔案統計服務。修訂后的《制度》在總說明部分明確了統計數據公布和統計信息共享等內容。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依法公布對檔案統計數據劃定范圍,除不宜公開的資料外,調查取得的統計數據原則上按照《制度》的規定公布。我省檔案統計調查工作將按照國家檔案局的總體部署,進一步建立和完善檔案統計信息公開機制,提高統計數據綜合效用,努力實現檔案統計成果共享最大化,以適應時代發展和社會需求對檔案統計工作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