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華大學 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四川 成都 610039)
倫敦是一座全球矚目的時尚之都,在英國時尚協會最近一次發布的統計中顯示,時尚產業年生產總值達到297億英鎊,占英國總GDP的6%,泛時尚類學科也吸引著全球學子前往倫敦留學。時尚并不是一項單一化的經濟產業,而是結合了藝術、文化、傳媒、經濟、工商管理等學科的多元構成體,學科的融合與媒體邊界的消融不僅體現在時尚體系,更是整個創意產業都面臨的趨勢。本文著眼于研究開設于倫敦時裝學院的時尚媒體制作專業課程,借此探討如何制定更適應行業發展趨勢的時尚傳媒類專業的教學模式與課程架構。
時尚媒體制作是由倫敦藝術大學開設于倫敦時裝學院的碩士研究生課程,旨在激勵與培養立足時尚產業的新媒體從業者與圖像創作者。課程創立者尼爾金·尤瑟夫在時尚傳播領域耕耘數年,她深知時尚傳播在這些年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運用融合的思維建立時尚體系下不同專業之間的橋梁,運用解構的觀念創立跨專業協作的環境,就是這門課程的核心所在。
在英國諸多藝術類院校的培養目標中都會將培養學生的調研能力、思辨能力、獨立判斷能力放在重要的位置,這門課程也不例外。將綜合的理論內容與扎實的實踐內容以解構的方式安排在單元式的課程架構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逐漸適應在時尚產業的多元環境中去尋求靈感,并解決實際問題。
在英國藝術院校的許多專業中都會采用單元(Unit)架構的課程設計,它是一種以主題單元為框架的解構型課程體系,其優勢在于適應性、變通性與協作性。
時尚媒體制作專業一般包括5個單元,分別為媒體實驗室、研究方法、數字媒體概念與戰略、協作單元和學位項目單元。每個單元都有獨立的主題和教學目標,由2到3門支撐課程組成,也會分配一位主導單元的導師。單元與單元之間既存在一定的聯系,又能夠獨立成一個小的體系,每年基于同樣的單元架構都會在支撐課程與單元項目的設定中去進行調整與優化。課程采用的教學方法也強調不同觀點的融合,讓學生能夠通過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接觸到不同背景的導師與專業人士,包括講座、研討、作品批評、同行評審、工作坊、一對一導師指導等,任何有效形式都能夠在課程需要時采用。探討的課題以時尚為中心,但內容包羅萬象,例如設計趨勢、多種藝術形式與時尚的關聯、技術與可持續發展、政治文化對時尚的影響等主題都曾在單元中出現過。對于學生來說,多元化的授課形式能夠使其接觸來自不同領域從業者的觀點,并引發自己的多維度思考,提升思辨能力。
從課程框架到教學手段,時尚媒體制作專業始終遵循解構的原則,不斷探索如何搭建靈活而具有適應性的結構,讓課程結構既有嚴謹邏輯又有足夠留白去適應行業的快速更迭,并同時讓不同專業之間有更廣闊合作的空間。
協作單元是針對倫敦時裝學院碩士研究生課程中的必修課程單元,旨在通過這一單元建立起各專業學生之間的聯系與合作,并幫助學生拓展行業協作關系網絡。
在協作單元課程伊始需要通過合并上課的方式確立不同專業成員組成的項目組,并直接開展一個真實的行業實踐項目。例如在倫敦時裝學院與時尚品牌DISEL的項目合作中,5位分別來自時尚媒體制作、時尚管理、時尚市場營銷與男裝設計專業的學生通過協作單元與學校活動建立聯系,帶著彼此學習和參與行業實習的目的開始這項合作項目。項目的最終成果為“DISEL JOGG”牛仔褲系列全方位推廣策劃方案,包括活動營銷策劃、廣告策劃、市場推廣策劃、店鋪視覺設計、廣告設計等。協作單元成為能夠讓學校、學生和品牌共贏的模式,讓學生在項目過程中成為真正的創意的引領者與執行者,而教師與業內人士則成為引導與輔助的角色,共同激發靈感完成項目,實現更高價值。
調研深度以及其中的邏輯推導能力是學生能力與作品水準的重要評判標準。創意的形成并不完全來自一閃而過的靈感,深入的調研會孕育靈感的沃土,并提高執行的可行性與深度。扎實的調研結果實際上會交織在一起共同產生結果,學生需要不斷在調研過程中深度挖掘與反復驗證所得到的信息。
除此之外,前期調研的過程也為合作小組成員提供了最佳磨合期,每個人都可以了解彼此的優勢與不足,了解不同專業背景下的思維模式,共同去探索獲取信息與解決問題的方式,為進一步的創作做好準備。
課程作品通過具體的視覺與媒體手段將創意完整呈現,學生能夠通過最終的創意實現環節切身體會所有前期工作的重要性。教師在本環節置身“幕后”,沒有固定時間和地點的教學,取而代之的是“預約制”,學生遇到任何問題都可以采用與導師約談的方式得到一對一的指導。這一方式更強調學生在項目中的主導性與主動性,能夠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也能夠確保每一組學生的創作方向與創作內容的特色與完成度。作品最終呈現出的不僅是一次性的感官效果,更能夠透過學生作品看到跨越專業的創新已經融入到創作中的每一個環節。
“搭建跨越時尚與多元媒體的橋梁”并不是一個容易去實現的專業定位。跨專業的復雜性,時尚行業的變化莫測,對復雜課程體系的梳理與取舍,解決不同專業背景學生對自身發展的不同需求,都是這門課程開創與發展的難題。而在發展過程中,時尚媒體制作專業一直穩步前行并獨具特色,這樣的成果離不開解構的課程架構、大膽的設想與嚴謹而恰到好處的執行。
時尚媒體制作專業在招收學生時并沒有將學生的藝術水準或創作技能放在首位,而是通過作品集、學習計劃、簡歷與面試來全面了解學生的個人特性、專業背景、思維方式、工作經歷與計劃從事的專業方向。每一個學生都有強烈的個人特質并來自不同專業背景,除了傳媒、時尚與藝術專業背景的學生,也有來自法律、市場營銷、計算機等跨專業背景的學生。如何面對不同背景碰撞帶來的矛盾與靈感,其實是從另一個層面上提升了學生的辯證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課程單元的設計上也充分考慮到不同專業背景學生的不同知識架構,給予學生充分的從磨合到合作的空間,讓每個人能夠在磨合的挫折中更了解自己的長處,并慢慢找到自己的創作方向。
師資力量、校園資源與行業資源是達成專業多元化與協作性的基礎與保障。在時尚媒體制作專業任教的教師都擁有不同的專業背景與工作經歷,包括資深的時尚電影導演、時尚記者、攝影師、程序員、時尚史論研究者、視覺藝術總監等,多元化的師資背景保證了每一位學生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開展跨領域的研究。課程授課地點也強調了“貫穿城市”的概念,并在課程中不斷強調多元城市文化與創作之間的聯系。學生不但會在遍布倫敦的幾個不同校區上課,還需要根據不同的功能定位而選擇不同的校區完成課外學習計劃。課堂以外,參與實習與融入行業也是時尚媒體制作專業不斷強調的重點。從進校伊始,學院就會將倫敦豐厚的藝術與時尚資源介紹給每一位學生,鼓勵學生通過參與每年的倫敦時裝周的實習,去城市中的大小藝術展覽與影像活動獲取靈感與行業經驗,以及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各類競賽。學生通過學校的行業資源不僅可以窺探行業概況,也有機會獲得較好的就業機會,更有優秀的學生憑借自己的能力獲得各類競賽提供的創業基金從而創立自己的品牌。倫敦時尚學院與英國時尚協會、英國時尚電影協會、倫敦時裝周、各類時尚品牌以及青年創意獎項建立長期合作,力求為學生爭取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與創業機會。
時尚媒體制作專業從成立之初至今已經累積了基于多元媒體和多種表現手法的大量作品,包括影像、APP、動畫、網站、線上雜志、舞臺劇、裝置藝術等,并斬獲各類專業獎項。在這樣的成果背后,是符合時尚產業多元融合發展趨勢的教學模式,著眼于當下,更著眼于未來,強調開放課程結構的同時,對教學中各環節的方法與質量嚴謹把控,創造多元文化與跨專業融合的創作氛圍,并給予了不同專業背景的學生發揮自身所長的空間,為當下時尚傳媒專業如何適應行業的快速發展與變革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