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近日發布《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于推動工業互聯網加快發展的通知》,其中“5G+工業互聯網”方面的舉措備受關注。工業互聯網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5G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演進升級的重要方向,兩者即是高科技基礎設施,又是新興產業,融合發展將產生巨大的乘數效應,為實現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提供重要驅動力量。
加快推動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將推動制造業從單點、局部的信息技術應用向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變,也為5G開辟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從而有力支撐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建設。
從工業互聯網發展來看,5G具有高速率大帶寬、低時延高可靠、大連接廣覆蓋的技術特性,是工業互聯網的關鍵使能技術,可有效滿足工業業務苛刻的安全性、傳輸時延及可靠性要求;從5G發展來看,5G商用的重點是促進實體經濟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為各垂直行業賦能賦智,其中工業領域是5G的主要應用場景之一。
我國5G與工業互聯網融合發展雖然仍處于起步階段,但探索步伐很快,且已經具備良好的發展基礎。目前,“5G+工業互聯網”在國內已初步形成“兩區三帶多點”的發展格局。具體為“長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產業實踐集中、應用案例豐富,魯豫一帶、川渝一帶、湘鄂一帶涌現了一批典型案例,其他地區有一些企業開展了積極探索。”
2019年11月19日工信部印發《“5G+工業互聯網”512工程推進方案》,明確到2022年,將突破一批面向工業互聯網特定需求的5G關鍵技術,“5G+工業互聯網”的產業支撐能力顯著提升。推動“512工程”落地實施,必須夯實發展基礎,這其中就包括加快工業級5G芯片和模組、網關,以及工業多接入邊緣計算(MEC)等通信設備的研發與產業化。截至目前,華為、長虹等企業已發布多款5G工業模組。
內外網是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業互聯網內網是實現人機物全面互聯的關鍵基礎和必要條件,但隨著工業企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步伐的加快,企業內網在傳輸帶寬、兼容能力、部署容易度等方面存在明顯不足,需要加快演進升級和更新換代。而工業互聯網外網主要用于連接企業工廠、分支機構、上下游協作單位、工業云平臺、智能產品與用戶等主體,支撐網絡化協同、遠程調度控制等新業務、新應用,是推動工業互聯網更廣范圍創新發展的關鍵網絡基礎設施。
工信部提出“十百千”計劃,目的就是進一步加快推動更多企業改造建設工業互聯網內網,以網絡化帶動數字化。同時,工信部已推動基礎電信企業通過改造升級已有網絡、建設新型網絡等多種方式構建高質量外網。
當前,亟需利用工業互聯網助力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將工業互聯網、5G等納入相關支持政策適用范圍,無疑將提升工業互聯網供給能力,推動在更大范圍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