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右冰 老佛堂堂主。中國工筆畫學會理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書法院特聘書法家,西安碑林博物館終身名譽館員。2012年中國書法十杰,2013中國書畫年度人物,2015全國十大青年書法家,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項目獲得者。2018年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一日一書》主講老師(17集),2019年中央電視臺書畫頻道《名家臨碑帖》主講老師(36集)。曾獲全國各類書法大賽百余項大獎、最高獎。全國第十屆、第十一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獎。中國書法蘭亭獎第三屆提名獎、第四屆三等獎、第五屆佳作獎、第六屆銀獎(金獎空獎),全國第三屆草書大展最高獎,全國第二屆手卷書法大展最高獎,中國書法海選擂臺總決賽狀元,中國海西書畫大展賽金獎,全國首屆《心經》大獎賽特等獎,全國好風相從冊頁大賽特等獎,中國書法百強榜一等獎,首屆中國書法院獎總冠軍等。
轉眼之間,北漂已經21年了。我還在尋找當年那位我露宿街頭時給過我半塊餅的拾荒老人,一直無果,也許,他早已經走了。他讓我經常聯想起一句話:“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著。”
從小,媽媽教育我和弟弟要知恩圖報,樂善好施。小時候,父親常年給村子里的駝背老人挑水;年關時家里殺了豬,母親總會讓我端著一大碗上等的好肉去送給孤寡老奶奶;初中時,一位學長回到學校與正在教室的班主任老師交談,臨走時他突然把一張大面值的人民幣塞進老師的衣兜,靜靜地感動著每一位同學,這樣的記憶伴隨著我的成長。
大學畢業,我順利加入了北漂大軍。昔日的同學像北京的霧霾一樣散布在每一個人們能想到和想不到的角落。遠郊區的房租便宜,我選擇了在那里寄居。不想上班,只想做藝術家。堅持了一年多,我終于妥協了,說服自己要去城里找份工作,欠下兩個月共計四百多元的房租,已經被催促了多次。在城里轉悠了幾天,每天只有半塊干饅頭,就著自來水下咽。困了就睡橋洞底下,第二天早上起來兩眼發青,雙腮凹陷,手腳黏糊糊的。三九天,橋縫浸下的雪水凝固成的冰筍有1米多長,一根根像極了圣誕老人的魔法棒。逛了幾天也未找到工作,坐了3個多小時公交車,拖著疲憊不堪的身子回到了住處,掏出了鑰匙卻怎么也打不開門。原來房東把門鎖給換了,這才想起來這幾天為什么右眼一直在跳。那一晚的星星特別亮,月光凝聚在長長的鎖上,黑里透著寒煙。衣裳單薄,身無分文,饑腸轆轆,那把鎖,鎖住了進路,也鎖住了退路。無奈之下只能步行6個多小時又回到城里的橋洞下,一路上我的鞋尖開了道大口子,猶如三伏天的狗張著散熱的嘴,大腳趾露了出來,我只能側著身子走路,這樣鞋底就不會刮著地,雪泥會少鉆進去一些。天快亮時找到了那個熟悉的橋洞。雪水化了,沒有一寸干燥的地方,水汪汪的一片,到處是垃圾。一位拾荒老人走過來,遞給我一床繡滿星星的被子,被角有幾個洞,里面是板結了的褐色棉花。緊接著他又遞給我半塊餅,焦黃的餅和焦黑的手在幽暗的光線里模糊難辨。
我終于打到一份小工,在城里租住了四年地下室,沒有陽光。攢了3600元錢給了原來的房東,算是歉意。媽媽常說要以德報怨,人才會活得舒坦。
缺乏監管,自由職業者很容易自由散漫。為了防止沉陷于某種不良嗜好,我制定了學習計劃:每天早上6點起床,學習8到10小時,沒有意外的話天天如此,20多年來不曾間斷。不打游戲,不喝酒,不逛街……非求諸人而求諸己,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救贖就是自救。
生活中物質上的匱乏所帶來的困擾遠不及精神上的貧瘠,困境尚可磨煉意志,而精神空乏卻只能讓人崩潰。有人說書法的自學等于自殺,誠哉斯言。為防誤入歧途,必須見賢思齊,也因此鬧了不少笑話。正當跌跌撞撞滿身泥濘地在學書路上匍匐前行之時,中國書協國學班給了我一盞明燈:從臨摹到創作,從技術到理論,從形態到意識等方面均給予了我方向。這是一個公益班,同學們心里充滿著感激。這種情結表現在結業考試的時候,大家都異常努力,生怕辜負了這份人生中來之不易的饋贈。
1999年高中三年級時,江西九江、黑龍江嫩江發生特大洪災。我在縣城公園里學著電視里的前輩搞起了書法義賣,籌集善款500余元捐給了災區。2011年第十屆國展獲獎后,我回到了老家的村子里,見到了80歲的老人給1000元,60歲的就給500元,不一會兒那點少得可憐的獎金就發光了。同行的金澤珊和程度二位道兄打趣地說我是回來“布施”了。哎!這與鄉親們又有什么關系呢?這分明是我那密得解不開,濃得化不去的鄉愁! 2017年,我獲得的國家藝術基金,項目成功結項,資助金足額發放,作品原封退還。這讓我感觸頗深,我想我必須做點什么。于是成立了一個藝術基金,將自己這20多年來的所有獎金分享給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們,每人1000元。我算了一下,可以幫助1000多名學生。由當地機構負責選拔,親自交給他們本人,確保了資金的流向,讓每一份心意都落到實處。放下包袱,不敢說能走多遠,但至少可以輕松許多,只做一名正能量的傳遞者。我相信,善根是深植于內心深處沃土的,如此,方可枝繁葉茂。
“平生最愛魚無舌,游遍江湖少是非”是我初中時在《增廣賢文》里學到的一句話,從此“管住嘴,遠是非,一心向藝,見賢思齊”成了我的自律醒言。子曰:“志于道,據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如此,當作一條快樂的魚,才能暢游于無邊無際的藝術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