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創新亟待突出重圍
多國政府正紛紛著手設立本世紀中葉的氣候目標,但設定容易做來難。如今全球約85%的產業能源來自化石燃料。如果要想實現溫室氣體接近零排放,那么從經濟活動到能源生產方式和消耗方式都需要發生大變化,從鋼筋水泥的制造方式到建筑物的設計建造都需要用創新來改進。
縱觀全球,和環保相關的公司股價都在高企,但各國政府距離實現氣候目標還差一截。要有所改善,政府和私營部門的分工要明確。僅靠市場運作無法完成從化石燃料到清潔能源的轉變,這意味著政府應該為新核電站、新電動汽車充電網絡或地球工程等新技術的研究承擔部分或全部費用。政府還需要制定鼓勵綠色消費的政策,迫使企業和消費者承擔各自的排放成本,從而引導投資者更有效地配置資源。私營部門則可以在高效電網到氫動力卡車等方面破局,畢竟投資者和企業家最擅長將新想法商業化,即將到來的能源轉型將是未來幾十年最大的商機之一。
亞馬孫角雕拯救之旅
磕磕絆絆地走過螞蟻叢生的野薔薇,穿過窗簾般的蜘蛛網,在損壞了一臺昂貴的數碼相機后,巴西生物學家埃弗頓·米蘭達和遍體鱗傷的伙伴仍堅持不懈地深入亞馬孫雨林。他們如此艱難跋涉,只為尋找一只角雕的巢。最后,他們終于在一棵高大的巴西堅果樹頂端窺到了巨大的鳥巢。
角雕目光兇猛,雌性體重約24磅,是世界上最大的鷹之一,也是許多觀鳥者名單上的第一名。角雕的爪子和灰熊的爪子大小相當,能從樹上抓走成年樹懶。作為頂級掠食者,角雕有助于保持獵物種群的數量,對棲息地生態系統中的生物多樣性至關重要。如果不受驚擾,角雕可能會在一個巢中生活數十年。但200多年來,由于耕作、采礦和森林砍伐,它們的活動范圍縮小了四成以上,目前主要局限在亞馬孫地區。
米蘭達說服當地人生態旅游更有利可圖,教育當地人使用社交媒體交流角雕信息的做法已經有了回報,目前他已經在馬托格羅索州找到了34個角雕的巢。
危機時代的陰謀論信奉者為何越來越多
目前,科學家已經徹底揭穿了冠狀病毒是在實驗室中產生的理論。但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最近的一項調查,仍有近30%的美國人相信它來自實驗室,許多人甚至堅信它是由一個大壞蛋釋放出來控制人口的,這個大壞蛋的名單上有慈善家索羅斯和比爾·蓋茨。這是為何呢?
每個陰謀理論的核心思想是一個有權勢的人(或一群人)正在密謀一個邪惡計劃。研究表明,陰謀論在危機時期就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部分原因是它們用簡單明了的敘述方式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有研究表明相信陰謀論的人更傾向于訴諸暴力而且幾乎不信任所有人,這會帶來更大的危害。例如許多人相信與疫苗有關的陰謀論,結果已經在某些地區導致麻疹和其他可預防疾病的復發。值得欣慰的是,在當下這樣令人恐懼和困惑的時代,學者們認為公眾掌握的事實越多,科學素養和媒體素養越高,陰謀論就越難立足,尤其是在冠狀病毒方面。
食蟲者的好消息:可食用昆蟲的化學污染程度較低
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人們通常把吃昆蟲作為日常飲食的一部分。昆蟲營養豐富,每公斤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較低。然而昆蟲也有可能被環境污染物所污染,據此研究人員首次對可食用昆蟲進行了飲食暴露風險評估。
論文稱,一些昆蟲是在完全沒有加工的狀態下出售,而另一些則添加了調味料。它們來自把昆蟲作為小眾菜式的歐洲5個國家,以及食蟲已習以為常的亞洲3個國家。結果發現不同國家和不同種類昆蟲的污染程度差別很大。大多數污染似乎來自捕獲后的加工過程,這有力地證明了工業加工是食品供應中的主要污染源。總體上作者發現昆蟲污染較低,與其他動物產品的污染水平相當。這一發現有助于更多人將昆蟲作為可持續的食物來源,這也將有助于改善西方國家對食蟲的態度。不管食蟲是否能在世界范圍內流行起來,這項研究為可食用昆蟲的化學安全性提供了新的重要知識。
(供稿/劉國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