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微
摘 要: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為藝術品線上拍賣的發展按下了加速鍵,加速了中國藝術市場線上發展。受疫情影響,線下藝術活動陷入停擺狀態,藝術品線上交易迅速突起。線上拍賣有優勢與劣勢,在未來可以慢慢完善線上拍賣,將線上拍賣與線下拍賣相結合,推動中國藝術市場的整體發展。
關鍵詞:疫情;中國藝術市場;線上拍賣
一、中國藝術市場線上拍賣概述
線上拍賣簡單來講就是把線下的拍賣模式搬到線上,再借助互聯網特有的信息傳遞迅速、用戶量大、沒有時間和地點的限制等優勢,可以更有效地進行拍賣。
目前藝術品市場在時代洪流的沖擊下面臨著變革與轉型,急需尋求新模式新渠道。而當今世界文明發展,已經從工業時代邁向網絡時代。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中國網絡環境已經越來越成熟,不僅解決了網上交易支付的問題,也有效改善了送貨的環節,讓網絡經濟中可以進行交易的“虛擬市場”更加成型。近些年線上拍賣也在快速地發展,從早期的以網絡拍賣為主,如蘇富比、佳士得網站拍賣到現在淘寶拍賣、微信公眾號拍賣、App拍賣等多種拍賣形式的展現,可以看出,中國藝術市場也在進入時代洪流,融入到社會經濟的大環境中。
從2020年暴發的全球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來看,線上拍賣作為藝術品拍賣的另一種形式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藝術市場將會迎來新一輪繁榮和機遇。受疫情影響,傳統線下拍賣活動大大受損,拍賣行紛紛投入到線上拍賣,緊抓社會發展動態,來及時彌補損失。從另一方面來看,此次疫情加快推動了藝術品交易線下與線上拍賣的轉型。
但無論疫情是否發生,線上拍賣的發展趨勢是必然,突如其來的疫情只不過是按下了加速鍵。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中國藝術市場正從線下向線上線下融合發展轉變,藝術品交易方式有新的發展方向,藝術品將會以線上形式曝光在更多的人面前。如何應對挑戰、克服困難,探索新的經營模式以減小損失、積蓄力量,謀求疫情之后的良性發展,成為了目前藝術行業最為關心的問題。
二、中國藝術市場在互聯網中的發展空間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第45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民規模為9.04億,互聯網普及率達64.5%,龐大的網民數量構成了中國蓬勃發展的消費市場。中國的網絡消費有著巨大的空間,尤其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大部分網絡應用的用戶規模呈現較大幅度增長,且互聯網具有數據化優勢,蘊含著巨大的能量,有著無限廣闊的發展前景。加之智能手機爆炸性成長和“互聯網+”的概念普及,人們的生活方式發生了顛覆性改變,在網上展示、交易、支付已成為常態,由此可見,藝術品線上拍賣已是大勢所趨。
在移動互聯尚未興起之前,線上拍賣主要指網絡拍賣,如蘇富比、佳士得網站拍賣,而近年來隨著手機應用市場的發展和第三方支付平臺的完善,移動互聯的應用App拍賣也不斷壯大。
以雅昌手機移動端線上拍賣平臺為例,簡要說明筆者對線上拍賣平臺的使用感受。近期雅昌舉辦了一年一度的“618大促”線上拍賣活動,通過微信公眾號的宣傳便可了解近期拍賣活動,然后打開雅昌拍賣圖錄App便可進行拍賣,為藏家提供完整而精確的拍品信息、市場價值走向、相關藝術家的分析等重要資訊。操作難度較低,拍賣品可進行反復觀看,競買者可進行反復比較,深思熟慮后再進行拍賣。除需交納保證金外,操作起來類似于網購,十分方便,競買者滿意度會大大增加。雅昌拍賣圖錄中包含視頻介紹、高清圖片、鑒定書、拍賣信息、拍賣詳情、競拍須知、聯系客服、交納保證金等等,詳細、清晰的拍賣品資料,會大大增加競買者購買欲。筆者通過參與體驗從中可看出,線上拍賣十分詳細,給人感覺可信度是較高的。
此外,互聯網中拍賣有多種形式,就拿移動拍賣(M-Auction)來說就有微信群的群拍、微信公眾號拍賣、App拍賣等多種形式。微信群的群拍,即在微信群中由群主組織的互動形式的拍賣,和傳統PC端的拍賣形式相比,互動性更強,利用微信支付方式直接支付,如阿特姐夫群等。微信公眾號拍賣,是用戶在公眾號入口打開頁面后進行競價支付的拍賣方式,該形式是對群拍功能的改進,被大多數微拍群體認可,如大咖拍賣和微拍堂等。App拍賣,用戶可直接通過手機App參與拍賣或直播參與拍賣競價,如雅昌拍賣圖錄App等。
隨著科技的發展,線上拍賣的途徑越發豐富,功能也越發完善,線上競價和拍賣的便捷性、時效性、安全性愈加凸顯,因此藝術市場在互聯網中的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大。
三、疫情期間中國藝術市場現狀
(一)線下藝術活動陷入停擺狀態
疫情期間,藝術行業的線下展覽、線下博覽會、線下拍賣等藝術機構紛紛陷入停擺狀態,可能面臨有成本無利潤的問題,未來銷售可能出現供大于求的現象。
1.物流運輸受限
藝術品行業中的重要環節物流運輸因為運輸受限、人員停工等受到嚴重影響,直接影響到藝術活動是否能正常舉行。疫情期間,限制人員流動,國際國內的航空、航運等紛紛取消班次,各個國家和地區也采取了限制人員進出的措施。隨著人員的限流一起到來的則是全行業營業收入的冰點,作品的進出倉、運輸等紛紛告急。
2.線下活動基本停擺,而成本依然存在
藝術品準備周期長而正式開展期短,許多活動因為此次疫情的緣故紛紛終止,而在前期籌備上投入的時間、人力、資金等也都將化為泡影,損失慘重。不僅如此,畫廊、藝術機構還要承擔房租、人工等主要成本開支。
3.二級市場失去重要客流
除了一級市場受疫情所累,二級市場也難逃其魔爪。沒了一級市場的宣傳,拍賣市場的人流也未必能得到保障。因此,會導致銷售積壓,很可能會在疫情得到控制后大量涌入市場,導致供大于求。
4.人們購買力減弱
購買力低也將會是2020年中國藝術品市場一大困境。由于實體經濟的走弱,直接影響到人們收入,進而影響收購藝術品的需求,藝術市場將面臨著嚴峻的形勢,急需開辟另一種營銷模式來止損。
(二)疫情將加速藝術行業升級和轉型
面對疫情對線下交易的影響,為了及時止損,拍賣行業加速開啟了對線上業務的探索,吸引大量客戶,也為日后拍賣招攬了客源。
1.加快了線下向線上的轉型,藝術品線上交易迅速突起
疫情期間,線上拍賣平臺如雨后春筍般紛紛興起,拍賣行通過線上交易的模式來及時止損,開通線上銷售平臺,正成為許多藝術機構不得不面臨的選擇。隨著智能手機爆炸性成長和“互聯網+”的概念普及以及5G網絡的發展,線上競價和拍賣的便捷性、時效性、安全性愈加凸顯。因此,當前各大拍賣企業線上拍賣的快速發展也是順勢而為。近年來,蘇富比、佳士得的線上拍賣和交易流程已經非常成熟,中國嘉德近幾年也增加了線上拍賣的功能。有些企業利用現有的手機移動端微信小程序、手機App來實現在線拍賣,呈現出多元化、便捷化的線上交易。保利藝術研究院院長霍文才也表示:“從瀏覽量、出價踴躍度、成交價來說,在線拍賣的市場還是有一定認可度的,業務模式基本成熟。”這對于拍賣行業來講既是機遇又是挑戰。
2.藝術品線上拍賣初現成效
2020年4月份,蘇富比在倫敦舉行的第八屆“當代策展人專場”(Contemporary Curated sale)總共拍出509萬英鎊(折合人民幣4453萬人民幣),超越其拍賣前最高估價460萬英鎊。半數以上的拍品成交價超過了最高估價,成交率達88%,創下該公司線上拍賣的最好成績。6月20日,E-BIDDING中國嘉德第18期網絡拍賣會圓滿結拍,總成交達2356.21萬元,成交率再創新高,達到98%,上演了一場無聲卻火爆的網絡拍賣盛典。此外,許多拍賣行業都紛紛表示與以往相比,線上成交額都在增加。
四、線上拍賣的優勢和問題
目前,線上拍賣是藝術行業在互聯網上開發的主要方向,也是線上收益的主要來源。尤其是疫情期間,拍賣行業紛紛轉戰到線上拍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這種交易模式又有怎樣的優缺點呢?本文對借助疫情期間拍賣中的整體狀況進行簡要探討。
(一)線上拍賣優勢
首先,線上拍賣的優點是簡單、便捷,不受地域限制,能夠為更多的參與者提供便利條件,降低了參與拍賣的門檻,也可節省線下拍賣產生的場地設施及人員成本等方面支出,買家不必去到拍賣現場,在網上就可以得到心儀的拍品,更適合于吸引新買家入場,年輕買家往往是網上交易的主要受眾。其次,減少了多重人際溝通,實現信息公開化,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見面的尷尬和互相哄抬價格的情況。此外,最為重要的便是吸引新客戶。蘇富比和佳士得都表示,最近有30%至35%的線上競標者是首次在網上競買藝術拍品,而近40%的中標者是首次在網上競買拍品。
從長遠來看,藝術品線上拍賣打破了時間空間的限制,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在線拍賣能促使藝術市場的大眾化,讓信息更加對稱,交易更加透明。并且,隨著線上拍賣平臺的日益完善,藝術品交易活動會越來越多向線上拍賣轉換,進而促進線上拍賣的日益完善。同時,藝術品銷售存在一種教化功能,藝術機構與買家的互動交流可以增進對藝術品的理解。
(二)線上拍賣問題
首先,無法看藝術品的原作、品相是硬傷。互聯網技術再強大,但還是缺乏與藝術品面對面的感知。線上拍賣的數字化、虛擬化的特點,無法提供給參與者身臨其境的感覺,無法提供與藝術品面對面的機會,尤其是一些估值較高的藝術品,一定要實地去觀摩,才能了解其價值所在。線上拍賣藝術品更具有投機性,也更具有不確定性。其次,線上拍賣會沒有線下拍賣叫價時的熱情,因而,所拍賣的作品在大眾腦海中的記憶會削弱,對作品的重視程度會降低。此外,大件精品基本很少出現。目前,線上交易可能更適合小金額作品,而大金額作品交易前提是要能看到原作,能進行深入研究和溝通。畢竟藝術品作為商品有其特殊性,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藝術品的買家,它需要一定的門檻。人們可以通過線上展覽看作品,但卻不會輕易通過線上平臺買作品,這也是藝術品線下交易無法被取代的原因。盡管線上拍賣有些成效,但始終是無法替代原有線下市場,產品價值過高的稀缺藝術品確實無法在線上成交。
目前看來,線上拍賣已是大勢所趨,也許未來可以慢慢找到解決購買者多元需求的方案和技術突破,進而完善線上拍賣,將線上與線下拍賣相結合,推動中國藝術市場的整體發展。
五、中國藝術市場在線上拍賣的未來發展方向及對策
在未來很長時間里,藝術品線上交易會占有一個很大的份額,線下高端藝術品的銷售和專業的畫廊也不會被取代,將來會呈現一個并行的狀態。
藝術品線上交易其實并不算一個新概念,近年來,蘇富比、佳士得及中國嘉德等拍賣行業在線上拍賣上已有成效。微信小程序、手機App、網站拍賣等體現了多元化、便捷化的線上交易。線上交易過程中,支撐交易順利完成的技術支持是十分關鍵的因素,良好的購物體驗與售后服務會使藝術品線上交易更成熟地發展起來。此外,會有越來越多買家、藏家在線上拍賣下單和交易重要、大額拍品,這已經是一個趨勢,是不爭的事實。蘇富比在“當代策展人專場”拍賣中喬治·康多的大型油畫Antipodal Reunion(2005年)最終以103.5萬英鎊(折合904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是蘇富比網拍史上最高單價。此外,購買者想要購藏一件藝術品,是否線上拍賣、是否大額,需要拍賣行業建立一套穩健的長效機制,例如網拍規則、誠信機制、網絡安全技術等配套服務共同確立,才能使得線上藝術品交易迎來真正的春天。
中國藝術市場在線上交易的未來發展主要方向:一是管理層面,需要有知識精英把握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狀況,推出新的銷售政策;二是技術層面,使藝術品在網上完美呈現,包括藝術場景的呈現、作品清晰度等;三是拍賣規則和流程需要再創新和再完善,建立一套穩健的長效機制;四是“盤活”中國優秀的文化藝術資源。
(一)管理層面
需要有知識精英把握社會市場經濟的發展狀況,來為藝術市場的發展“指點江山”。當前藝術品市場還處于調整發展的階段,有著巨大的發展前景,因此,需要精英人士精準把握國內外經濟增長速度和時事熱點的同時,找出新熱點、新措施,及時推出時新的銷售政策,推動藝術評市場創新、合理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