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墨 趙 嫣 劉石磊
“新冠肺炎疫情從特征上可稱為大流行。”北京時間2020年3 月12 日0 時30 分許,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的最新判斷迅速傳遍了世界。盡管中國初步呈現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態勢,但全球疫情警報依舊作響。
面對來勢洶洶的疫病,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全球戰“疫”實踐深刻昭示:唯有同心攜手,才能驅逐疫魔,唯有命運與共,才能共克時艱。
“我們沒有時間了。”意大利總理孔特3 月9 日通過電視講話向國民宣布:當地時間10 日起,意大利全國實施“封城”,同時暫停全國所有體育賽事,禁止在餐廳等場所聚會,學校停課延至4 月3 日。11 日晚,孔特又宣布,關閉全國除食品店和藥店以外的所有商鋪。除意大利外,歐洲地區的法國、西班牙確診病例均已突破2000。英國、瑞典、加拿大、阿根廷等國近日開始出現死亡病例。伊朗已啟動國家動員計劃,并動用軍隊協助抗疫……
人們的生活因“疫”而變。口罩等醫療防護物資在全球總體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3 月11 日的報告顯示,已有22 個國家宣布全國停課,約3.72 億青少年受到影響;韓國出臺限購令緩解口罩短缺;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超市出現食品、消毒劑、生活用品搶購潮;意大利一些居民開始嘗試在花園種菜……
受疫情快速蔓延、國際油價重挫等影響,美國和歐洲主要股市劇烈波動。美股3 月9 日開盤暴跌,跌幅超7%,自1997 年來首次觸發熔斷機制。11 日,紐約股市三大股指再次大幅下跌。
“我們需要讓這種病毒的傳播慢下來。”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說,然而不少國家的衛生系統,包括發達國家,都還沒有為應對病毒流行“做好準備”。
“我們能否攜手并肩對付一個共同且危險的敵人?還是任由恐懼、懷疑和非理性左右,四分五裂?”譚德塞2月中旬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的發問,如今更值得深思。
全球疫情四起,謠言、歧視和恐慌情緒也在涌動,成為另一種無形病毒,在更深層次考驗著人類社會。密切溝通、理性良知和科學應對,是中國和其他各國在抗疫“第二戰場”沖鋒殺毒的武器。
在意大利,社交媒體的相關搜索中會突出展示政府網站鏈接。意大利政府通過此類媒體合作,旨在遏制疫情假新聞。世衛組織與多家社交媒體也展開了類似合作,向民眾第一時間推送可靠的疫情信息。
來自多國的16 位國際衛生法學家在《柳葉刀》撰文說,基于恐懼、謠傳、種族主義和仇外心理的應對措施,無法將人們從新冠肺炎疫情這類突發事件中拯救出來。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教授尤里·塔夫羅夫斯基說,由意識形態偏見和雙重標準引起的“政治病毒”比新冠病毒危害更大。
疫情之初,中國科研人員迅速完成病毒基因組測序并分享給全世界,得到世衛組織多次高度贊賞。美國一個科研團隊據此繪制出新冠病毒一個關鍵蛋白分子的3D 結構,并將這一結構的原子坐標數據發送給全球多家實驗室。
除了“科研接力”,各國還在信息和經驗方面加強共享。英國首相約翰遜說,英國將繼續加強國際協調與合作,而這要得益于中國及時發布疫情信息。在伊朗,民眾已能免費讀到從中文翻譯成波斯文的病毒防控手冊,更多來自中國的疫情防控讀物還在加緊翻譯。
世衛組織衛生緊急項目技術負責人瑪麗亞·范凱爾克霍弗說,中國與其他國家積極分享新冠肺炎防控經驗,對在全球控制疫情至為重要。
世衛組織宣布疫情從特征上可稱為大流行,是“呼喚全球行動的號角”,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聲明中寫道。
近年來,保護主義、單邊主義吹起逆風,強權政治、冷戰思維沉渣泛起。疫情的發生再次警醒世人:人類社會不可能退回一個個孤島,隔岸觀火、以鄰為壑、故步自封只會損人害己,同心協力、攜手擔當、命運與共才是人間大道。
“新冠病毒考驗的,不僅是我們應對傳染病的衛生保健系統和機制,還有我們合力應對共同挑戰的能力。”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格蘭迪和人權事務高級專員巴切萊特11日在聯合署名文章中寫道。
在全球抗疫戰場,合作的旗幟高高飄揚。世衛組織全力協調國際抗疫行動和科研合作;中國與東盟舉行關于新冠肺炎問題特別外長會;歐盟決定針對疫情啟動一系列危機應對機制;西非經濟共同體15個成員國召開特別會議,協調抗疫措施;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恩致信韓國總統文在寅,表示相信韓國一定能在抗擊疫情戰斗中取得勝利,文在寅向金正恩回信致謝……
現實正不斷印證,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文明之光,必將穿透戰爭、疫病、貧困的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