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 Lee
伍德麥肯茲有限公司(英國)
2019年,聚酯產業鏈充滿挑戰,不得不面對整個產業鏈上不同程度的產能過剩問題。此外,由于上游工序壓縮成本,導致價格螺旋式上升,因而利潤率受到擠壓甚至基本沒有利潤。
全球經濟形勢進一步挑戰了經歷艱難一年的市場參與者的極限。然而,供應鏈的恢復力——尤其是聚酯行業供應鏈的恢復力值得關注。不僅聚酯產量沒有大幅下降,中國還引領全球聚酯在下游市場取得了令人信服的成績。在低迷的經濟形勢下,這給市場參與者帶來了一線希望,那就是2020年可能不會像之前擔心的那樣糟糕。
2019年,583萬t對二甲苯(PX)產能有效投入市場,有望沖擊總計5 900萬t的市場總量,預計2020年將再增加696萬t。市場對PX的需求有所增長,但增長速度減緩,2019年的需求總量約為4 880萬t。很明顯,如果目前PX的單位利用率如2019年早期那樣繼續保持在88%~92%,則將很快出現供應過剩。
一些市場人士將此歸因于以恒力石化和浙江石化為首的中國企業大舉增加產能。然而,這也只是冰山一角。文萊也開始擴大生產能力,并且在過去的兩年內已趨于穩定。盡管不斷擴張的對苯二甲酸(PTA)行業的消費在增長,但很顯然,到2019年底,需求不可能消化額外的供給。
接下來市場將會出現價格下跌的情況。2019年6月底至11月底,PX現貨價格下跌約70美元。預測到2019年12月乃至2020年,PX市場會緩慢復蘇。然而,2019年芳烴市場主要產品的利潤率已被擠壓得無法想象。2018年初,PX在亞洲市場的價格與石腦油的價格差高于400美元,而到2019年11月,該價格差僅為262美元。
僅基于二甲苯和甲苯的成本,許多依賴于這兩種原材料生產對二甲苯的企業欲繼續生產已不現實。事實上,減產已成為許多此類企業的常態,其中一些企業可能會長期停產。
到2019年年底,PX市場的前景并不樂觀,尤其是在東北亞地區。
產能過剩并非PX行業獨有。PTA和PX產能巨增存在兩個主要區別。首先,盡管PTA的產能總量在2019年增加超350萬t,但現有的產能總量合理,這意味著在2018—2019年PTA產能凈額在減少。而2019年的PX產能是2018年的3倍。
其次,PTA生產商,尤其是在處于關鍵地位的中國市場上,似乎已經習慣了產能過剩的狀態。上一次這種情況發生在2015—2017年。PTA生產商似乎懂得如何有效地調整產能利用率,以便在2019年達到市場平衡。
盡管聚酯中間體PTA的價格也下跌了,但這是因為PX成本下降,而不是PTA供應過剩。另外,得益于PX成本的下降,PTA相對于原料的利潤率達到了高點,2019年5月為217美元,到2019年底回落至110~120美元。
在經驗豐富的市場觀察人士看來,利潤降幅最大的是中國乙二醇(MEG)行業。盡管聚酯中間體價格下滑,主要是因為能源數量下降和2019年初乙烯成本的增加,但它也面臨下行壓力。無論是錯誤估計還是因其他原因導致的供應明顯增加,對MEG供應商而言都意味著情況更糟。2020年,新增產能,包括那些通過草酸二甲酯路線生產MEG的煤基裝置,競相引起媒體的關注,這也加劇了人們對供應過剩的擔憂。
這對2019年的MEG生產商而言相當不幸,至少對MEG的主要生產商而言確是如此。在2019年9月沙特阿拉伯主要石油設施遭無人機襲擊后,其MEG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相關的天然氣供應停止,MEG工廠則被迫在當月關閉或削減開工率。當天然氣的價格在2019年上半年跌至許多MEG生產商無法承受的水平時,世界各國的許多MEG生產商也減少了產量,包括中國的煤基MEG生產商。
盡管產能過剩日益嚴重,但由于淘汰了競爭力較弱的裝置,任何過剩的供應都很快被消化。事實上,到2018年12月,中國沿海地區的MEG庫存降至20多個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為40萬t,而發貨延誤則困擾著中國市場,并迫使終端用戶、交易商甚至供應商購買現貨,以彌補短缺。不足為奇的是,MEG現貨價格從2019年12月開始升至每桶590~600美元,而中國市場上則為5 300元人民幣。相比之下,約4周之前該價格為530~535美元,或4 550~4 600元人民幣。
現貨市場超緊這種反常現象在PTA市場也是如此。2019年前6個月的大部分時間里,PTA現貨材料都處于短缺狀態,而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PTA市場明顯受產能過剩困擾。許多市場資深人士將此歸咎于期貨市場在中國市場的崛起,其培養了一大批市場參與者,他們只關注價格曲線的技術分析,卻幾乎沒有對PTA和MEG市場乃至整個聚酯產業鏈的基本面做任何了解。
在這些與主要PTA供應商密切合作的基金和/或金融實體的推波助瀾下,這些參與者充分利用PTA期貨市場的流動性,對聚酯中間體和PX新產能超出了預期峰值夸大其詞,而當地業內媒體更是火上澆油,加劇了人們對產能過剩的擔憂。
然而,一些新的PX生產在實際啟動過程中的延遲是很常見的。恒力石化的新PX裝置在2019年第三季度才開始穩定運行、生產,而浙江石化的PX機組在本文撰寫時還未開始生產。這與媒體宣傳的浙江石化與恒力石化PX裝置啟動日期分別為2018年8月與2018年10月完全不符。
MEG市場引領者——SABIC公司的原定于2019年開工的PTA工廠,因為各種原因都至少被推遲了2~3個月。到2019年底,來自聚酯行業的需求基本正常,這一點非常明顯。與聚酯行業相關的紡絲、織造和服裝業領域目前表現良好,以期貨為中心的參與者開始爭先恐后地補倉。
盡管中美之間的貿易戰仍在持續,但中國的主要市場中紡織業仍在繼續擴張。從范圍更廣的全球局勢來看,盡管人們擔心即將到來的衰退和貿易戰爭會給幾個主要國家和/或地區的經濟發展造成阻礙,但美國經濟依然表現良好。
此外,全球聚酯產能增長強勁,與2018年同期相比增長了4.3%,但產量增長更為可觀,增長了4.9%。
對于中國這個關鍵市場而言,情況甚至更好,產能增長了6.2%,產量增長了7.5%。在許多規模較小但快速增長的經濟體的支持下,例如土耳其和越南市場,全球聚酯產量在2019年超過8 500萬t。
2020年,中國聚酯市場的增長率預計將略低于3%,與2018年和2019年的強勁增長相比明顯下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瓶級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產量大幅下降。
盡管數據表明2020年中國聚酯市場前景黯淡,但總體縮聚運行率預計仍將保持在80%以上。預計2020年聚酯纖維利用率將小幅提高約1個百分點,達81%。此外,快速增長的PET薄膜領域的開工率較高,可達到96%。
PET瓶部分拖累了整個供應鏈,預計僅有約61%的產能在運轉,這是過去3年產能急劇增加的結果。盡管2020年令人失望,但中國聚酯市場的增長到2020年年底可能會反彈,為2021年的復蘇奠定基礎。
到2020年底,全球聚酯產量有望達到9 000萬t。這是該行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因為在2016年,全球聚酯產量才剛剛超過7 000萬t。而10年前的產量甚至還不到5 000萬t。全球聚酯產量10年來幾乎翻了一番,這一事實充分說明了它增長快速。盡管一些市場參與者繼續提出瓶級PET和許多等級的長絲產能過剩的警告,但預計2020年聚酯的總體利用率將比2019年同期水平略高。
更為重要的是,預計到2020年全球所有的聚酯纖維、瓶級PET和薄膜級PET的利用率都將有小幅提高,只有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行業的表現低于平均水平。從更廣泛的市場范圍來看,主要的不利因素來自于中美貿易戰,這將成為聚酯供應鏈的主要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