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25日,全國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組織的2020年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業務培訓班在北京召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生態保護修復司(全綠委辦)副司長黃正秋,首都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廉國釗、二級巡視員劉強,懷柔區人民政府副區長王建剛等出席本次會議。來自全綠委辦、中直機關、中央國家機關、全軍綠委辦和各省、市綠委辦的相關領導和主管負責同志等100余人參加培訓。
會議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關于保護古樹名木的系列指示精神,總結了2019年以來全國古樹名木保護的成績,學習交流古樹名木保護經驗,研究討論《中華人民共和國古樹名木保護條例》《全國古樹名木保護規劃》《古樹名公園管理辦法》等,部署下一階段古樹名木保護的重點工作。北京、湖南、廣東、貴州、內蒙古等5個省、市、自治區代表在會上作了典型經驗介紹。與會代表實地考察了頤和園、紅螺寺及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院等古樹名木保護管理的具體做法,學習交流了古樹名木保護搶救復壯的技術、經驗、標準等。
黃正秋副司長充分肯定一年來各省市在推進古樹名木保護立法、完成資源普查、技術標準建設、搶救復壯試點、宣傳發動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時,針對古樹名木管理現階段存在的認識不到位、資金投入不足、部分省份保護措施缺乏、人員力量配備不足、人為破壞嚴重保護壓力較大、科技支撐力量薄弱、古樹名木保護立法滯后等問題,他呼吁要抓住機遇、齊抓共管,全力開創古樹名木工作新局面。一是進一步推進古樹名木保護立法工作;二是及時發布古樹名木資源普查報告,明確古樹名木保護工作的發展方向;三是高質量完成古樹名木搶救復壯試點任務,以點帶面,全面深入推進古樹名木保護工作;四是積極探索古樹名木公園建設試點,使得古樹名木融入我們的生活,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五是扎實做好古樹名木保護中長期規劃,根據實際情況,制訂切實可行的地方性古樹名木保護規劃。
會議提出,加強古樹名木保護工作任務艱巨、使命光榮。要進一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守正篤實,久久為功,努力開創新時代國土綠化和古樹名木保護工作新局面,為建設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做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