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東
(安徽省建設工程測試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51)
現如今,人們對于房屋建筑已不僅僅局限于居住需求,甚至開始追求建筑質量及居住環境。這就需要相關人員應深刻認識到無損檢測技術在建筑工程檢測中的重要性,并采取相應的技術手段保證工程質量,從而貼合新時代房屋建筑工程的新理念。另外,通過合理應用無損檢測技術在最大限度上降低建筑物所受外界影響,并據此延長建筑物的使用年限,這樣才能提高工程建設水平。
無損檢測技術在建筑工程中主要是借助射線等手段對建筑結構進行檢測的技術,一般常用的射線包括光、電、聲等方面。調查研究表明:無損檢測技術在建筑工程中具有較為明顯的應用優勢,如成本較低、精準度高、速度快等。其中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現今無損檢測技術已基本上實現了信息的有效結合,這就意味著無損檢測技術能夠進行遠程操控,這將為建筑工程質量檢測工作帶來全新的活力。具體方法如下:在確定檢測位置后可利用信息設備對相關信息進行接收,這樣可從設備檢測結果中判斷工程質量是否合格,通過人工查看計算機設備的檢測結果還可幫助工作人員快速準確地解讀檢測信息,從而確保工程質量檢測工作的順利進行。
在建筑工程檢測中應用無損檢測技術還可以極大程度上提高檢測效率,避免出現傳統檢測環節中反復分析信息的問題,進而節省工作時間,提高工程質量檢測水平。同時,無損檢測技術還能實現多次短程檢測,進而提高檢測效果的可靠性。因此,在建筑工程檢測工作中應用無損檢測技術很有必要。
無損檢測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并不會對建筑工程質量造成一定的損壞,這是因為無損檢測技術多半是利用能量穿透工程結構,進而實現內部檢測,并且可以通過無須拆解、破除等方式就能完成檢測任務,故而有效削弱了檢測技術對建筑物造成的影響力。同時,無損檢測技術在進行無損穿透工作時還具有突出的可靠性,與傳統檢測技術相比,無損檢測技術更加值得在建筑工程質量檢測環節中普遍應用。
超聲波檢測技術是建筑工程檢測環節中應用較為廣泛的一種無損檢測技術。它主要是借助不同聲波在建筑結構中呈現的不同反應判斷建筑質量,從而有效分析建筑物內部結構的質量,它可從一定程度上幫助施工企業對建筑物內部構件缺陷問題進行分辨并加以改進,以此保證工程質量。通常情況下,超聲波檢測技術具有靈活性較強且準確度較高等優勢,但極易受到外界聲波的影響而發生反彈現象,故而應在建筑工程檢測工作中適時應用。
比如在河北唐山曹妃甸工業碼頭地下連續墻板工程中,超聲波檢測技術發揮了較大的效用,從而幫助施工單位更好地保證工程質量。它主要是在地連墻成槽質量檢測中進行了合理的應用,并針對相應的檢測結果為設計部門提供了重要的施工依據。同時,還在對接頭管質量檢測中借助超聲波技術為鋼筋籠的安放提供指導方向,進而有效防止工程質量事故的發生。此外,在該碼頭工程中還利用超聲波檢測技術對混凝土的用量帶來了預估指導,從而有助于控制施工成本,由此體現出超聲波檢測技術的實踐意義[1]。
雷達無損檢測技術也是無損檢測技術的一種應用種類。通常情況下,雷達無損檢測技術在醫療領域中應用較為廣泛,而在建筑工程檢測工作中同樣可以利用雷達無損檢測技術對工程質量加以檢測。雷達無損檢測技術具有穿透性強、效率高等優勢,通過科學應用雷達無損檢測技術可對建筑工程中的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細致檢測,進而幫助工作人員及時調整建筑結構。在應用過程中,首先要確定雷達發射區域;其次,設置指定的雷達發射速度及方向,確保發射到位得到最佳檢測效果;最后,經過雷達無損檢測結果可總結出該區域內質量是否達標、是否具有裂縫等不良現象。
比如在某橋梁隧道建筑工程中,在應用雷達無損檢測技術時主要選用的是ZOND-12探地雷達,它的分辨率較高且信號較強,可實現精準定位,并且它能針對隧道工程較深的區域進行相應的質量檢測,從而提高工程質量水平。具體操作方法如下:進行文件編輯,經過預處理及濾波分析后,對雷達信號進行檢測,最終可通過圖形編輯輸出檢測報告圖,進而為施工人員的下一步工作內容起到參考作用。
射線探傷技術在建筑工程檢測環節的實際應用與超聲波檢測技術具有許多相同點。它們都可以針對不同介質實現有效穿透,從而保證建筑在不受到外界破壞的前提下完成質量檢測工作,并獲取相關信息。而相比之下,射線探傷技術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射線信號強弱程度對建筑結構加以分析,一旦發現異常信號如斷崖式衰減等,即可判斷建筑物存在質量問題。另外,射線探傷技術還可以在較短時間內獲得準確的檢測結果,從而促使建筑工程能夠及時消除質量隱患。現今在建筑工程中常用的射線探傷技術主要包括X射線探傷技術、β射線探傷技術等,從而符合當代人對于工程質量的最新要求[2]。
滲透無損檢測技術在建筑工程檢測中主要是指在需要檢測區域內進行有色顏料或是滲透溶液的涂抹,并在一段時間后觀察檢測區域內實際情況,若其表面存在缺口,那么相應的滲透溶液就會進入到缺口中,從而引起相關人員的注意,之后將其進行清理,待其干燥后可借助具有強吸附力的介質將其從中吸附出來,在對應光照下可得出檢測區域結構缺陷信息,進而制定詳細的處理方案,保證建筑結構完好無損。但在實際操作中,它所需時間較長且對于被檢測物體光滑度要求較高。所以,需結合實際情況進行應用。比如在檢測建筑結構焊縫質量時,施工人員可利用滲透溶液對非金屬物體表面進行檢測,從而判斷焊縫是否到位[3]。
磁粉檢測技術也是建筑工程中應用較廣的一種無損檢測技術。它具體是依據建筑工程金屬類材料的實際分布情況進行適當的檢測,從而得出是否存在缺陷等不良狀況。它的具體操作流程如下:首先需在金屬材料表面灑上磁粉將其磁化;然后,觀察磁粉在金屬表面的表現,若均勻吸附于材料上方,表明此材料較佳,若吸附出現不連續狀況,表示該材料具有裂縫;最后可結合實際表現對金屬材料進行質量改進。磁粉檢測技術相比上述幾種無損檢測技術具有較為顯著的成本低、操作簡單等優勢。現今在磁粉檢測技術的研究中出現了許多新型產品,如美國生產的可用于200℃環境下的高溫磁粉及LED黑光燈等,這些新產品對于建筑工程檢測工作而言可以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從而提升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綜上所述,無損檢測技術在建筑工程檢測中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空間,它在某種程度上替代了傳統檢測手段,進而為工程質量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因此,相關研究人員需結合當前建筑工程標準深度挖掘無損檢測技術的實踐價值,并創新無損檢測技術,從而保證建筑工程質量在驗收環節達到預期效果,避免后期質量檢測過程中對建筑物造成二次傷害,故而無損檢測技術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