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亞東
(濟南市市政工程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肥設計院,合肥230001)
城市現代化發展的如今,城市對排污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綜合管廊的鋪設方式不再適用于現在雨污分流排水系統的建設,對各種管道在綜合管廊的位置必須重新規劃。
城市的各種管線納入綜合管廊,有利于城市管線的維護工作和集中管理。一般情況,在滿足管線各種技術和安全要求的前提下,納入綜合管廊內的管線越多,越能發揮綜合管廊的優越性,由此帶來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就越明顯。電力電纜、燃氣管道、光纖等不受重力影響,可以根據道路設計的地形敷設,實施較為簡單。而排水管道為依靠管道自身坡度排水的重力流,對于坡度不能滿足排水要求的,必須要設置提升泵房。而在路面不能滿足排水管道的坡度設置要求時,排水管道入廊會增加管廊整體埋深,提高工程造價。同時,受綜合管廊豎向影響,在排水收水支管管徑變小,高程變淺,收水范圍受限,排水管網設計與管廊設計矛盾較多。
綜合管廊的尺寸較大,不能隨意彎折避讓地下管線,而排水管道又是重力流管道,兩者不可避免地在同一地方產生矛盾。
綜合管廊在豎直方向上占據的空間主要指阻礙排水管道建設的空間,管廊的3 個屬性會決定這個豎向占用空間的大小:(1)管廊本體豎向高度,其主要取決于廊內管線的布置,人行檢修的通道要求。(2)管廊的覆土厚度,其主要取決于入廊管線豎向要求、相交叉管線及構筑物高程要求。在規劃階段,對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有一個統籌的考慮,淺層的地下商業開發、中層的管線敷設、深層的軌道交通及重要涵洞的需求。在標準的管道設計中,在滿足交通出行和植被防凍的需求情況下,管道的覆土厚度都有明確的規定。(3)管道與管廊在豎直方向上的距離。在GB 50289—2016《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中,都可以找到不同工程管線與綜合管廊交叉最小豎直距離。
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考慮比較多的現實因素影響,容易出現管道在路面橫截面上縱橫交錯的現象。在不考慮建設綜合管廊的情況下,管線的預埋并不會有太高的深度,就算壓力管道需要埋的較深,可以采取上翻管線的辦法來節省管道鋪設在豎直方向上占據的空間,這對排水管網的建設幾乎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如果要在地下建設綜合管廊,排水管道在豎向上的鋪設必須要經過慎重考慮,要理清管線建設的主次先后。管道建設的避讓準則是“小讓大、有讓無”。但綜合管廊的規模復雜不適用于這條準則;而重力排水管道的主干管管徑較大,導致了綜合管廊和重力排水管道的避讓成為一個難以取舍的工程難題。因此,在建設綜合管廊和排水管道之前,應對兩者之間的交叉點進行優化調整,避免排水管道和管廊出現交叉現象,并要制定合適的解決方案。
如果道路的坡度不滿足要求,排水管道入廊給對綜合管廊的建設帶來很大的負擔。但是對于開發大范圍地下商業中心的城市建設,排水管道入廊具備一定的可行性和優越性。
污水管道通常埋深較大,局部可達5~10m,污水管的檢修、更換難度高、運維工程量大,而且管道檢修更換對道路交通、城市景觀影響大。污水管由于處于一直通水狀態,直埋污水管日常監測、疏通實施起來較為困難。而且隨著城市開發的強度越來越高,地下空間的開發和利用越來越受重視,綜合管廊在集合地下各種管線,合理高效利用城市地下空間方面優勢凸出。將雨污水管道納入綜合管廊,對城市的影響、管道的維護管理以及遠期更新擴容、節約用地等方面有比較明顯的優勢。綜合管廊內豎向空間較大,廊內污水管可在管廊內豎向適當調整,并不會增加管廊埋深。廊內污水管道一旦出現故障,廊內檢修較為方便。雨水管道管徑較大且支管多,適宜就近排入水體。一般情況下,雨水管道以箱涵形式進入綜合管廊較好,并可保證一定的坡度要求。
GB 50838—2015《城市綜合管廊工程技術規范》[1]中的第4.3.9 條規定“進入綜合管廊的排水管道應采用分流制,雨水納入綜合管廊可利用結構本體或采用管道排水方式”,第4.3.10 條規定“污水管道納入綜合管廊應采用管道排水方式,污水管道宜設置在綜合管廊的底部”,規范的制定為排水管道納入綜合管廊提供了技術支撐。
2016 年,財政部、住建部聯合組織的全國地下綜合管廊試點城市(第二批)共15 個,均將排水管道納入綜合管廊,目前大部分地區工程已經完工。合肥地處皖中,丘陵地勢,作為全國第二批綜合管廊試點城市之一,建設綜合管廊時將污水管納入綜合管廊,通過優化雨污水規劃走向,采用污水PE 管重力流入廊、出廊。
通過在排水管道中設置壓力梯度,利用壓力差產生的動力實現各個區域內的污水分級輸送,最后集中到真空站后經過一定的處理再排放到指定區域,這便是真空排污系統的工作原理。通過真空排水管道的壓力梯度分級輸送,可以擺脫傳統排水管道對重力的依賴,管道的鋪設不用再考慮坡度的要求。在路面坡度滿足重力排水要求時,可以鋪設重力排水管道,在路面坡度不滿足重力排水要求時,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鋪設合適的真空排污系統。
真空排水管道不屬于傳統的壓力和重力排水管道的范疇,而是介于兩者之間的一種新式設計,真空排水管道的應用,避免了坡度問題對排水管道入廊造成的一系列問題。假設真空排水管道以100m 為單體管段長度,單個管道在埋深一定距離后可以通過指定角度的彎頭恢復到需要的高度,這樣就可以保證真空排污系統即使在最糟的情況下也不會對綜合管廊的深度造成太大的影響。但據有關文獻反映,真空排污系統的應用具有局限性,真空排污管道入廊所需空間要比普通管道入廊所需空間要大[2],同時受到機器設備技術的限制,真空排污系統的管徑較小,能夠服務的人數也有所制約。
綜上所述,綜合管廊與排水管網是城市地下管網建設的有機部分,兩者的規劃建設應該結合地下空間利用相互協調,整體規劃。重力排水管道的鋪設受到坡度的限制,沒有合適的坡度條件,排水管道入廊會對綜合管廊造成很大的工程負擔。在開發大范圍地下商業中心的城市建設工程中,綜合管廊的建設滿足排水管道的鋪設深度要求,排水管道入廊可以降低工程造價,而且可以整合利用地下空間,節省工程成本。真空排水管道入廊已經具備一定的條件,但是由于機器設備和目前真空排污技術的限制,其實際應用沒有受到推廣,只適用于個別符合條件的區域。受綜合管廊豎向占據空間影響,排水管道不入廊的情況下,要對管廊和管道的鋪設位置進行提前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