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健全
(亳州市河道管理局,安徽 亳州236800)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科技水利、智慧水利、生態水利對管理人才隊伍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強水利工程管理人才隊伍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必然要求,當前水利管理人才隊伍出現的問題,如不及時糾正,勢必成為影響我國水利事業發展的制約因素,事關百姓福祉和國家的長遠發展。
水利工程管理人才主要集中在水行政主管部門及下屬涉水管理事業單位,由于歷史原因,這些單位的人才隊伍主要由學校委培或者部隊轉業人員組成,他們不僅承擔管理任務,而且很多人兼顧一線工程建設、運行任務。目前,這些人員中大部分已經在45 歲以上,甚至部分水管單位人員平均年齡達50歲以上,但因無崗位空缺,直至近年才開始進行招聘,從而出現了年齡斷檔、比例失調導致新進人員無充足時間學習老職工的寶貴經驗等諸多問題。
水利工程建設選址越來越偏遠、條件越來越艱苦,水利管理工作環境隨之變化,但是相應的福利卻不能及時跟上,比如,水管單位防汛工作需要24h 值守,肩負著工程安全及人身安全的責任,而值班無任何福利。另外,社會的不斷發展為現代人才提供了更多的就業選擇,水利管理工作環境及福利待遇的落差使工作人員的心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選擇其他工作,導致人才隊伍不穩定、工作交接出現空檔現象。
由于歷史原因,很多單位的工作人員學歷層次低、知識水平不足是普遍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在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日益發達的今天,顯得尤為突出。例如,水利工程、水力設備的管理運行已經完全趨于機械化、智能化[1],以前效率較低的手動模式逐漸被淘汰,而部分老同志由于年齡較大、知識層次不高、學習速度緩慢等原因不能適應目前崗位,有些人員甚至提出換崗的要求。
雖然一部分水管單位現在已經逐步招聘新生力量,但能夠招到專業對口的人才很少,且新進人才的能力參差不齊。事實證明,專業能力強的管理人才做起事情會事半功倍,從而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比如,水利工程管理人員,如果能夠清楚工程管理過程中的各項程序、管控要點、資料檔案等,工作起來會得心應手,從而保證工程安全、質量、進度按要求完成,參建各方也會更加配合、更加積極,共同促進工程建設。
現階段,行政單位職級并行改革已基本完成,而事業單位改革剛剛開始。當前水管單位人員管理模式是,行政領導“雙肩挑”,既做行政管理兼任專業技術崗位。然而專業技術崗位比例設置不足,不能滿足專技人才的需求,形成了行政領導身兼數職,專技人才崗位不足的矛盾,從而影響專技人才的工作積極性。水利管理事業不缺人,而是缺少人才,特別是高水平人才。水利行業環境差、待遇低,因此,流失不少人才,“水利人”改行去交通、房建、造價等條件好、待遇高的行業和單位已經屢見不鮮。隨著社會的發展,改革的深化,有不少地方和行業先后出臺優秀人才引進政策,用來吸引、留住、穩定地方和行業人才隊伍,而水利管理人才激勵政策尚不完善[2]。
公開招聘、競聘是公平、公正、合理選擇人才的平臺,相關企業和部門應充分利用好這一平臺,做好人員招聘及干部提拔工作[3]。對于切實不能適應科技發展的同志,充分考慮各方面因素,將其調整至其他對現代科技要求不高的崗位,有目的、有計劃地逐步招收新生力量,充實到各崗位,爭取在老同志換崗或退休前完成新老工作交接。
對新進的工作人員,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并從生活上、工作上、學習上給予關懷、理解和幫助,創造條件改善工作環境,逐漸合理提升人才的福利待遇,增強人才的歸屬感,調動人才的積極性,激發人才的潛能。
老同志要發揚“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不拋棄、不放棄,不斷學習、提升自己的知識層次結構,提高學歷、學識不僅能滿足工作科技化、智能化發展的需要,更是自身素質的提升,是跟上社會發展步伐的一個標志。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盡可能地提供水利管理人才的學習平臺和機會,并出臺一定的激勵措施。
水利管理人才招聘時應合理設置相關專業,控制專業性人才招聘比例,新進人員進入水利管理單位后不僅要從書本上學習業務知識,同時要在平時向老同志、老前輩學習實戰經驗。只從書本學習遠遠不夠,還要經常去實地、現場中去學習、去體驗、去摸索,比如,工程施工工藝只有實地觀察才能真正理解其流程、工序,從而更好地控制質量、工期、成本,為成為合格的水利管理人才奠定基礎。
事業單位機構改革正在進行,實行職級并行,消除“雙肩挑”現象。一般水利管理事業單位偏重于技術、技能,專業技術人才是水利管理人才隊伍的主體,是科技水利、智慧水利的主力軍,而專技崗位比例設置不足的現象普遍存在,水行政主管部門應適當增加事業單位專技崗位比例,以最大限度地發揮專技人才的作用,是人才隊伍建設工作中的重要環節。
制定和完善激勵政策和措施,吸引更多的水利管理人才,激發人才的進取精神和競爭意識。對水利事業急需的高層次技術人才,可實行政策上優惠,優先安排能最大發揮其能量的工作崗位,使其有大有作為之感,并在生活人才提供便利,解除其后顧之憂,讓其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同時,要做好新時代水利精神、個人先進事跡、模范水利人的宣傳工作,及時總結報道水利系統的優秀人才、先進經驗、典型做法,營造出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圍,激發和引導水利管理人才積極投身到現代水利事業建設中去。
人才是水利事業的基礎,水利事業的健康發展需要新時代的水利管理人才。加快培養和造就結構合理、適應科技水利、智慧水利需要的高素質的水利管理人才隊伍,是振興水利事業的根本保證。要把人才作為第一資源,用偉大的事業凝聚人才,用合理的待遇留住人才,用有效的措施激勵人才,切實加強水利管理人才隊伍建設,努力開創人才輩出、人盡其才的局面,為新時代科技水利、智慧水利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