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恒,韓慶祥
(山東建筑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濟南250100)
在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中,社會各界對水資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由于各個地區的水資源總量都存在很大差異,一些城市面臨著水資源短缺問題[1]。在城市化建設日益推進的大背景下,政府部門必須認識到水資源開發的重要性。加強水資源保護力度,實現水資源的充分利用,有效地改善水資源惡化、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在水資源保護的基礎上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為區域經濟的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我國水資源問題比較多,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1)水資源短缺問題。水資源短缺的原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為因素的影響,如我國人均水資源不足,且在社會的發展中人均用水量日益增加,導致水資源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2)水旱災害。水旱災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如水澇災害、旱災等[2]。通過相關研究發現,我國每年缺水總量都比較多,很多地區出現了嚴重的超采地下水、擠占生態水等問題。(3)水體污染。水體污染是不可忽視的問題之一,直接影響我國水資源的質量。據統計,我國每年有3.60×1010t 的廢水被排入江河中,導致水資源無法被引用。
水資源在農業生產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水資源直接關系著農產品的數量和質量,以及農產品的品種結構和食品安全性[3]。例如,黃河三角洲南部區域屬于重要的農業產區,黃河和其他河流為三角洲地區的農業生產和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水資源,但黃河斷流問題、水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為這一區域的農業生產和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為了有效地改善這一現狀,政府部門需要從食品安全、發展生態農業的角度,深入分析黃河三角洲地區的水污染問題,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治理,建立地區農業經濟發展、水資源保護融合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水資源會對工業發展造成很大的影響,直接關系著一個區域的工業生產進程、工業布局、技術升級更新速度、工業機構的發展趨勢等[4]。高質量的水資源能夠減少工業企業的生產成本投入,為工業生產的順利進行提供支持。工業產業具有高水耗、高污染等特點,為了實現區域經濟的高效、有序、生態化發展,政府部門需要建立完善的工業機制,及時更新并升級工業技術,但水污染問題直接影響著工業結構的調整,使得新技術更新速度有所降低,進而導致工業技術更新停留在初級層面,無法有效地提升產品的質量和層次,在社會的長期發展中會被淘汰,對生態經濟區域的高效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5]。
水體污染會對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和生產生活帶來很大影響。人作為一個有機體,需要大量水分作為支持,在攝入被污染的水后,人體的集體、器官功能都會受到影響,出現身體疾病,嚴重的還會威脅人體的生命安全,長期下去會影響人的勞動能力、智力水平和生育能力,為社會發展帶來了一系列的安全隱患,不利于社會的和諧和穩定發展[6]。
目前,我國水資源管理系統執法機構主要是水資源管理局、地方政府水利部門、稅政機構,出現了權力交叉的問題,影響依法行政工作的實施。為了有效地改善這一現狀,發現并糾正違法行為,政府部門需要建立專業的水資源行政執法隊伍,并賦予執法人員相應的職責和條件。在行政執法過程中,水資源行政執法人員應認真履行自身的崗位職責,充分發揮出監督檢查的作用,還要和水利公安相關部門進行合作,實行聯合執法模式[7]。另外,政府部門還需要針對執法人員進行崗前培訓,使其掌握相關的法律法規,進一步提高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維護生態系統的平衡,為社會的和諧、穩定發展提供支持。
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各個地區需要做好雨水資源儲存工作,合理優化并利用劣質水源,尤其是沿海地區應注重海水淡化工作,進行雨水補充地下水工作,還要將洪水資源改造成生態水,有效地開發水資源,實現跨流域水資源調整和開發目標,有效地解決水資源短缺問題,確保水資源的平衡發展,如我國南水北調工程,是一項跨流域水資源調整的成功案例[8]。跨流域水資源調整不僅可以優化各個區域的農業生產,還能夠保障農作物收入的穩定性,為社會的和諧發展提供保障。
相關部門不僅要嚴格按照相關原則和規范進行,還需要針對水資源進行全面勘察,并引進水資源勘察技術,全面評價、開發和利用水資源,實現水資源的高效、充分利用。除此之外,為了有效地改善水資源短缺問題,相關部門還需要將先進科學技術應用到水資源循環利用中,降低污水、廢水的排放量,減少水資源浪費問題的出現[9]。另外,相關部門還要在產業結構調整中,引進相應的科學技術實現工業產業的綠色化、生態化發展。
建立完善的水資源保護制度有利于遏制水資源惡化問題,這就需要在政府主導的基礎上完善水資源保護制度,針對排污量超標的企業加大經濟、行政處罰力度,要求新建企業配備污染物處理設施,建立水資源可持續利用制度,人民群眾還要樹立節約用水理念,確保有限的水資源得到充分利用。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水資源短缺問題越來越嚴重,相關部門需要注重水資源開發和利用工作,大力發展水資源循環經濟制度,有效地解決水資源短缺和水資源污染問題[10]。另外,為了實現水資源的可持續發展,相關部門需要積極探索水資源循環經濟模式,在循環水資源利用過程中,注重污水和廢水清潔工作,實現污水、廢水的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