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崔明軒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也讓島內基層醫護人員工作壓力沉重。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4日報道,有“立委”透露,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有多達50名醫護人員正醞釀集體請辭。對此,臺北市聯醫企業工會秘書高若想回應稱,近來因為疫情,聯醫有護理人員反映擔心被調到收治患者的負壓隔離病房,或從其他院區被征調到專責防疫醫院,工會將就相關配套和醫院溝通。臺北市副市長黃珊珊透露,2018年1月至3月聯合醫院總計104人離職,2019年同期也有77人,今年截至目前有86人,“這是過完年后的正常離職潮,每年都差不多是類似數字”。黃珊珊強調,臺北市最危險的和平醫院負壓隔離病房26名護理人員,沒有任何一人離職,所以聯合醫院有醫護人員離職不是因為疫情,而是個人生涯規劃。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4日則稱,疫情對于社會上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心理壓力,特別是醫療人員,呼吁大家要互相體諒,一起渡過難關。
《中國時報》4日評論稱,島內出現院內感染,但目前僅對有肺炎癥狀者進行篩檢,顯然臺灣的檢驗方式已不符合新冠肺炎檢測需求,“疫情指揮中心對防疫部署不足以及心態輕忽,著實難辭其咎”。文章直言,指揮中心至今不愿坦承島內進入小區傳播及擴大院內感染,“鴕鳥的防疫心態”讓醫護人員陷入未知,就連民眾對當局的防疫標準也無所適從。
與此同時繼口罩之后,蔡英文當局又宣布限制出口體溫計。據臺灣“中央社”4日報道,臺“經濟部次長”王美花當天表示,由于島內額溫槍需求大于供給,出口訂單多來自中國大陸,“為保障自身防疫需求,公告自5日起針對額溫槍管制出口,期限到本月底為止”。據了解,目前島內管制出口的體溫計有5種,包括紅外線非接觸式額溫槍、接觸式額溫槍、耳溫槍、電子體溫計及紅外線測體溫熱像儀,但不包括水銀體溫計;若島內旅客出境要攜帶體溫計自用,以兩支為限?!瓣P務署”統計顯示,去年全年上述受管制的體溫計出口達114.6萬支,主要出口地依次為比利時、美國及西班牙;今年1月出口近5萬支,主要出口地依次為尼加拉瓜、美國、韓國、澳大利亞及越南。
聯合新聞網4日稱,額溫槍被管制出口,不過耳溫槍仍可以申請方式出口,島內為此質疑在“口罩之亂”后將再掀起“耳溫槍之亂”。陳時中則回應稱,量體溫的工具不是只有耳溫槍,還有很多選項,就像一般人不會在家里設紅外線量體溫一樣。據中時電子報報道,島內各學校機關已經陸續收到“教育部”下發的額溫槍,以桃園市為例,大約每兩個班級共享一支額溫槍,但根本不夠用。目前體溫計的價格紛紛上漲,一支原本不到2000元新臺幣的額溫槍,現在有人賣到5000元?!?/p>
環球時報20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