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英,張 蘊
(有色金屬技術經濟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北京 100080)
標準管理系統是對標準制修訂全程進行管控,實現標準申報、審批、審查等業務工作的無紙化和網絡協同,實現全過程監管,進度實時監控、動態跟蹤的平臺。
為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加強對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的管理,建立公開透明、快速反應市場需求的國家標準制修訂機制,2005年12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試運行“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管理信息系統”(標委辦[2005]161號)(以下簡稱“國標制修訂系統”,見圖1),2014年新版正式運行上線,2019年5月,進一步完善了國家標準制修訂程序。
工業和信息化部是根據2008年3月11日公布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組建的國務院直屬部門。目前我國工業通信業行業標準由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2017年5月,工信部試運行“工業通信業標準化服務信息系統”(以下簡稱“行標信息系統”,見圖2),2020年3月,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工業通信業標準化工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標準制修訂工作效率和質量,行業標準立項、標準報批等工作通過系統實現線上處理。
筆者從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者的角度對國標制修訂系統、行標信息系統中標準立項、制修訂流程進行了研究和對比分析,并提出建議。

圖1 國標制修訂系統主界面

圖2 行標信息系統主界面
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管理信息系統、技術委員會組織管理系統、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工作平臺是國家標準化業務管理平臺的三個最核心業務系統,將標準委、行業主管部門、各個TC以及技術委員會委員等各類用戶相關的業務抽取到統一平臺集中辦理,實現統一認證、單點登錄、集中授權,用戶只需要登陸統一業務平臺,即可實現任一業務系統的業務處理,實現多系統關聯業務查詢和標準制修訂工作過程情況的監控。
其中國標制修訂系統主要設置強制性國家標準管理、推薦性國家標準管理、外文版管理三個板塊。提供國家標準計劃項目的申報、審批、協調、征求意見、網上公示及下達等各階段環節的流程管理和控制;以及國家標準報批稿申報、部門審批、審查部技術審查、委內專業部審核、委務會審定、批準、公告等各階段環節的流程管理和控制。(見圖3)

圖3 國標制修訂系統介紹
以TC身份登錄系統,國標制修訂管理系統目前主要功能有:強制性國家標準管理、推薦性國家標準管理、我的計劃與標準、計劃調整管理。這些功能可以對國標的立項、制修訂過程以及復審工作進行管理;可以針對項目名稱、歸口單位、項目延期、項目撤銷發起調整單;還可以查看本行業國家標準歸口數量,執行計劃情況,本年度應報批數量,已報批主管部門情況,已報批標準委的項目數量,未報批的情況,完成率等,以及其他年份的標準化完成情況。同時可以進入外文版管理,TC組織管理,TC工作平臺進行操作,見圖4。

圖4 國標制修訂系統登錄TC賬號主界面
行標信息系統主要提供行業標準計劃項目的申報、審批、協調、征求意見、網上公示及下達等各階段環節的流程管理和控制;以及行業標準報批稿申報、部門審批、支撐機構審查、專業司局審核、科技司公告等各階段環節的流程管理和控制。
以TC身份登錄系統,行標信息系統目前主要功能有:標準體系查詢;標準立項、標準制修訂、標準復審、標準國際化、團體標準、專業委員會。另外有項目公示、立項公示、報批公示、復審公示;行業動態、制修訂計劃、發布與復審公告、政策法規、常用下載等功能,見圖5。

圖5 行標信息系統登錄TC賬號主界面
國標制修訂系統業務模塊涉及國家標準從計劃申報到標準研制、批準發布以及復審等全部流程,行標信息系統目前只有標準立項、標準制修訂兩大功能可以進行網上申報,標準體系、標準國際標準化、標準復審等三大類,目前只具備查詢功能,還未開通線上申報流程,仍然是由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進行線下逐級申報。
國標制修訂系統同時包括外文版標準制修訂管理,行標信息系統目前暫未涉及。
項目申報是標準制修訂工作的重要一環,申報單位對收集到的項目提案進行預研后,通過系統進行申報。推薦性國家標準采用隨時申報、分類評估、定期下達的方式,一般每季度下達一批計劃項目。行業標準原則上一年申報四批,召開四次評審會,下達四批計劃項目。國標立項管理環節流程見圖6,行標立項流程見圖7。

圖6 國家標準立項管理環節流程圖

圖7 行業標準立項流程圖
申報推薦性國家標準計劃項目需要提交申報計劃的公文、國家標準項目匯總表、國家標準項目建議書、標準草案。
行業標準申報材料中各級申報單位的公文、行業標準項目匯總表、行業標準項目建議書為必傳項,申報項目說明、體系補充說明、申報補充說明、標準草案等為可選項。推薦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申報材料要求對比見表1。
國標制修訂系統的立項過程除了提交申報材料外,還需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通過“技術委員會電子投票功能”進行電子投票(見圖8),技術委員會對每一項立項項目發起B類通過性投票,技術委員會全體委員對該項目是否適合立項投出贊成、不贊成或棄權票。《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管理辦法》中規定:參加投票的委員不得少于3/4。參加投票委員2/3以上贊成,且反對意見不超過參加投票委員的1/4,方為通過。

表1 推薦性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申報材料清單對比

圖8 委員投票情況
國家標準在專家評估結束后,審評中心將評估結果匯總審核后上報國家標準委進行審批,最終通過的項目,將在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http://std.samr.gov.cn/)上進行公示。(見圖9)。

圖9 國標擬立項標準公示
行業標準在征集項目后先在行標信息系統上進行公示,公示中沒有異議的項目和公示中有異議在經過協調后已經達成一致的項目才進入專家評審環節。(見圖10)。

圖10 行標立項公示
國標制修訂系統具有對申報項目全程進行監控的功能(見圖11)。從計劃項目申報開始到網上公示立項評估結果,項目審核,最后到下達計劃,每個流程都能進行查看。在業務流轉頁面可以查看專家評估意見及立項評估不通過的具體意見或建議(見圖12)。

圖11 立項過程監控

圖12 業務流轉
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在立項過程中都需要通過各自的系統上傳相關材料,進行全社會公開征求意見,以及召開立項專家評審會等流程后下達計劃,不同的是國家標準在審評中心立項評估之后國家標準委下達計劃之前進行計劃網上公示,而行業標準則在召開立項專家評審會之前進行網上公示。國標立項過程除了提交申報材料外,還需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通過“技術委員會電子投票功能”進行電子投票,并可以通過國標制修訂系統對申報項目全程進行監控,這些都是行標信息系統不具備的。
國家標準編制需要經過標準起草、征求意見、審查和上報階段,在征求意見階段必須發起征求意見,公開征求意見兩個月后項目才能提交到審查階段,在審查階段必須通過電子投票系統進行委員投票,投票結束后才能提交到上報階段。每一階段都要嚴格按時間節點完成各階段的材料上報。標準在制修訂過程中出現項目名稱(范圍)調整、歸口單位調整、項目延期調整及項目撤銷等情況,需要在標準上報前發起調整單。國家標準制修訂流程圖見圖13。

圖13 國家標準制修訂流程圖
行業標準編制經過征求意見稿、送審稿、報批稿階段。委員投票情況在報批階段需上傳委員投票情況和委員簽字單,行業標準制修訂流程圖見圖14。

圖14 行業標準制修訂流程圖
國標制修訂系統和行標信息系統在制修訂的各個階段需要上傳的材料并不完全一樣。表2中列出了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在各個編制階段需要上傳的文件類型和文件格式。

表2 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編制階段所需上傳材料清單對比
在國家標準制修訂過程中,可以通過制修訂過程監控查看項目信息、下載各階段相關文件、查看業務流轉情況以及征求意見反饋等。真正做到了從下達計劃-標準起草-征求意見-審查-標準上報-TC審核-行業主管部門審查-審評中心-國標委-出版社,每個階段全過程監控。見圖15、16。

圖16 項目業務流轉明細
行業標準系統業務流轉流程相對來說要簡單一些,流程為下達計劃-標委會報批-部委托審查-專業司局審查-科技司。見圖17。
行業標準在報批階段,經科技司審核通過后,將報批稿在http://www.bzw.com.cn標準網上公示。

圖17 行業標準報批審查過程
通過對比,可以發現行業標準報批審查過程存在一些問題:
(1)目前系統中沒有項目提交到科技司以后直到標準發布期間的進展流程;
(2)查詢功能無法正常工作,在需審查項目列表中輸入項目名稱或計劃編號都無法篩選出目標項目,只能每頁查找,很不方便。
(3)系統沒單獨設置標準樣品管理功能,標準樣品報批材料和紙質版標準報批材料有很大區別,目前只能同紙質版標準共用一個系統。
有很多全國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下設多個分技術委員會,并且存在跨行業等情況,在申報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立項、制修訂過程中的區別在于:
推薦性國家標準是按專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進行管理,所有的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申報立項、報批等標準化活動需要通過全國總標準化技術委員會進行上報。比如:全國煤化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69)秘書處單位有4家,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國家煤及煤化工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西南化工研究設計院、冶金工業信息標準研究院,并下設:SC1煤轉化分會、SC2煤制化學品分會、SC3煉焦及焦化產品分會、SC4檢測方法分會。雖然各分技術委員會直屬不同行業,但在申報國家標準立項、制修訂環節,需經全國煤化工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審查上報。
行業標準是按行業進行管理。比如:全國標準樣品技術委員會現有6個分技術委員會,分別是SC1環境標準樣品、SC2冶金標準樣品、SC3有色標準樣品、SC7酒類標準樣品、SC8建筑材料、SC9皮鞋和制鞋,另外還有2020年擬成立的石化化工標準樣品。這些分技術委員會都是通過所在行業管理部門上報行業標準立項、報批,不通過全國標準樣品技術委員會申報。
從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角度,針對國、行標制修訂系統,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對于國家標準制修訂系統,該系統運行時間長,相關的操作指南、系統介紹以及標準立項、制修訂流程管理較完善,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
(a)筆者經過對國標制修訂系統和行標信息系統在立項流程上的對比發現:國家標準立項流程設計存在不妥之處,所有立項的項目并不是先公開征集社會意見,而是先通過審評中心進行立項評估、專家審核等,確定技術內容通過審核才進行網上公示,沒有首先考慮項目是否存在歸口交叉或是項目根本不合適立項等問題。曾經發生過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直接修訂了其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的國家標準這樣的重大事件。行標立項在這方面的經驗值得借鑒,所有項目先進行網上公示,沒有異議的項目和公示中有異議在經過協調后已經達成一致的項目才能進入到下面的環節,這樣就能從根本上杜絕類似事件發生。
(b)國家標準系統功能復雜、承載內容多,容易造成系統運行速度慢、系統錯誤等現象。當前已經進入信息時代,有多種先進的數據存儲和傳輸手段,建議更新數據庫系統,提高系統多點并發的承載能力。
二是針對行標信息系統,由于該系統目前還處于運行初期,標準立項、制修訂上報流程中會出現諸多小問題。也尚未發布正式試運行指南,對網上申報也沒有出臺明確文件要求,又因為今年新冠病毒疫情原因突然啟用,略顯倉促,暴露系統平臺不少問題。因此,建議:
(a)行標信息系統管理部門應向行標信息系統的各級使用者征集系統試運行以來在標準立項、制修訂流程管理、上傳材料等方面遇到的各類問題,并加以優化;
(b)盡快完善行標信息系統,在系統中開辟標準復審、外文版行業標準、國際標準化、標準樣品管理等功能;
(c)行標管理部門應正式發布啟用“行標信息系統”文件,明確無紙化管理或線上線下同步進行;
國、行標制修訂系統申報,減少了紙質文件的使用,節約了資源,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任何系統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只要能建立通暢的意見反饋渠道,并采用先進的數據庫系統,相信兩個系統的運行都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