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瑙
(河南省南陽市中心醫院血液內科 南陽473000)
急性白血病是臨床上常見的血液惡性疾病,是因骨髓中異常的原始及幼稚細胞大量繁殖,從而抑制正常造血功能,以出血、貧血、發熱為其主要臨床表現,對人體各項機能具有破壞性的作用,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臨床上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治療方式為化療(即化學藥物治療),但由于其治療方式單一,臨床療效一般,亟需尋找更加合理有效的治療方案。研究表明[2],全蝎解毒湯聯合化療治療急性白血病具有良好的療效,二者相輔相成,取長補短,可顯著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改善血常規指標。本研究旨在探討全蝎解毒湯聯合化療治療急性白血病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選取2018 年1 月~2019 年1 月我院收治的100 例急性白血病患者為研究對象,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50 例。對照組男27 例,女23例;年齡22~61 歲,平均年齡(48.21±8.53)歲;病程1~10 d,平均病程(4.35±1.12)d;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9 例,急性髓細胞白血病41 例。觀察組男28例,女22 例;年齡21~65 歲,平均年齡(49.13±8.31)歲;病程3~8 d,平均病程(4.46±1.09)d;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11 例,急性髓細胞白血病39 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組標準 納入標準:西醫符合《WHO 造血和淋巴組織腫瘤分類》中關于急性白血病診斷標準[3];中醫符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4]中有關虛勞、血癥診斷標準;交流無障礙;精神狀態良好;患者及其家屬均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血液疾病;合并心、肝、肺等功能障礙;對本次試驗有干擾性疾病;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具有過敏史;中途退出本研究或未完成相關數據隨訪統計;治療依從性差。
1.3 治療方法 兩組均予以常規白血病治療,包括防止感染、糾正貧血、控制出血等。對照組予以化療治療:注射用鹽酸阿糖胞苷(國藥準字H20054695)皮下注射,濃度100 mg/m2,每次注射間隔12 h,第1~14 天;注射用鹽酸阿柔比星(國藥準字H10910092)靜脈滴注,濃度20 mg/d,第1~4 天,或者在第1~8 天靜脈滴注注射用鹽酸阿柔比星,濃度10 mg/d;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子注射液(國藥準字S19991016)靜脈滴注,200 μg/m2,1 次/d,第1~14天。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以全蝎解毒湯水煎服治療,方劑組成:全蝎10 g、銀花30 g、白花蛇舌草30 g、半枝蓮15 g,2 次/d,1 劑/d。30 d 為1 個療程,兩組均連續治療6 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1)根據《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5]中相關療效標準判斷兩組臨床療效。完全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基本緩解,無感染、出血等癥狀,骨髓象正常;部分緩解,患者臨床癥狀較小幅度緩解,偶發貧血、感染等癥狀;未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無緩解跡象,骨髓象異常。總有效=完全緩解+部分緩解。(2)分別于治療前、治療6 個月后采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珠海科域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型號:KU-800)對患者血常規進行測定,測量指標包括白細胞(WBC)、紅細胞(RBC)、血紅蛋白(Hb)、血小板(PLT)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以表示計量資料,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2.2 兩組治療前后血常規比較 治療前,兩組血常規指標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6 個月后,兩組WBC、Hb、PLT 水平較治療前下降,RBC 水平較治療前升高,觀察組WBC 水平低于對照組,RBC、Hb、PLT 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常規比較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血常規比較
注:與同組治療前相比,aP<0.05。
PLT(×109/L)治療前時間 組別 n WBC(×109/L)RBC(×1012/L)Hb(g/L)對照組觀察組50 50 tP治療后 對照組觀察組50 50 tP 19.57±2.08 19.13±1.93 1.097 0.276 11.37±3.58a 7.02±2.83a 6.740 0.000 2.21±0.52 2.37±0.68 1.322 0.189 3.07±1.59a 4.15±0.83a 4.258 0.000 123.84±32.59 120.38±30.91 0.545 0.587 82.73±12.15a 116.27±11.08a 14.423 0.000 257.46±19.52 260.35±20.43 0.723 0.471 159.64±12.71a 173.57±11.25a 5.803 0.000
急性白血病是近年病死率不斷上升的造血干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以貧血、出血、感染及細胞浸潤為主要臨床表現,發病后其平均生存周期僅3 個月左右,嚴重者甚至發病幾天內即可死亡,已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及生理健康。目前,臨床治療急性白血病的主要方式為化學藥物治療[6]。
急性白血病目前公認的主要致病因素有電離輻射、化學因素、病毒感染以及遺傳因素等,發病時骨髓中的幼稚細胞大量繁殖,聚集于骨髓,影響骨髓正常造血功能[7]。采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阿柔比星及阿糖胞苷的化療方案治療急性白血病具有良好的療效,其中G-CSF 可作用于造血細胞的增殖及分化,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從而達到促進造血細胞增殖分化的作用;阿柔比星為抗癌藥,具有親脂性,能迅速轉運進細胞并維持較高濃度,抑制核酸的合成,阻斷細胞周期;阿糖胞苷可抑制DNA 的合成,干擾細胞增殖,三種藥物聯用可有效抑制骨髓中幼稚細胞的繁殖并促進造血細胞的增殖活化,對于急性白血病治療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8]。有研究表明,中醫用于治療急性白血病具有良好效果。急性白血病在中醫學中屬于“虛勞、急勞、血癥、熱勞”等范疇,多由陰陽失和、稟賦不足、臟腑虛弱等因素引起,主要病機為精氣內虛、情志不暢、肝氣郁結、氣血失和等[9],因此中醫治療時多以解毒、扶正為主。全蝎解毒湯是傳統醫學中重要方劑,主要由全蝎、銀花、白花蛇舌草、半枝蓮組成,方中全蝎為鉗蝎科動物東亞鉗蝎的干燥體,具有息風鎮痛、攻毒散結等作用[10];銀花具有疏散風熱、涼血止痢、清熱解毒等作用;白花蛇舌草具有消痛散結、利尿除濕等作用;半枝蓮具有活血祛瘀、利尿消腫、清熱解毒等作用。諸藥聯用可起到解毒、扶正、益氣的功效。將全蝎解毒湯與化療聯合治療急性白血病可使二者發揮最佳效果,有效緩解患者癥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6 個月后,兩組WBC、Hb、PLT 水平較治療前下降,RBC 水平較治療前升高,觀察組WBC 水平低于對照組,RBC、Hb、PLT 水平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綜上所述,急性白血病患者使用全蝎解毒湯聯合化療療效顯著,可有效提高臨床有效率,改善患者血常規指標,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