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院腫瘤二科 駐馬店463000)
乳腺癌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威脅著女性患者的生命健康,是否發生遠處轉移可直接影響患者預后。腫瘤細胞入血、未發現的微小轉移灶為術后患者發生腫瘤轉移的主要原因[1~2]。尋找特異性的標志物對早期發現微轉移病灶,改善患者預后臨床價值重大。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為直接作用于血管生成的重要因子,產生于缺氧刺激狀態下,為內皮細胞特異性有絲分裂原,具有較強的擴散能力,在內皮細胞增生、遷移,新血管形成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3~4]。本研究以我院乳腺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分析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在乳腺癌患者中的表達以及臨床意義,以期為乳腺癌轉移的早期診斷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 年12 月~2018年12 月于我院就診的100 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組)及同期于我院就診的40 例乳腺纖維腺瘤患者(乳腺纖維瘤組)的臨床資料。乳腺癌組年齡27~66歲,平均(53.41±2.35)歲;浸潤性導管癌68 例,混合型癌24 例,小管癌8 例;TNM 分期Ⅰ期34 例、Ⅱ期46 例、Ⅲ期20 例;出現淋巴轉移60 例,未出現淋巴轉移40 例。乳腺纖維瘤組年齡26~67 歲,平均(53.37±2.42)歲。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乳腺癌組患者已進行保乳手術治療,術后給予輔助化療,排除術前已進行放療、化療及免疫治療的患者。
1.2 VEGF 檢測方法
1.2.1 染色方法 所有患者的病理標本采用10%福爾馬林固定,脫水包埋,做成切片。采用S-P 法進行化學染色[脫蠟、水化、蒸餾水沖洗、磷酸緩沖鹽溶液(PBS)沖洗、阻斷內源性過氧化物酶活性、PBS 沖洗、熱抗原修復、封閉、PBS 沖洗、滴加二抗、PBS 沖洗、滴加鏈霉卵白素工作液、PBS 沖洗、二氨基聯苯胺(DAB)顯色、蘇木素染色、梯度酒精脫水干燥、二甲苯透明、封固]。
1.2.2 結果判定 陽性判定標準:細胞膜胞漿內或細胞膜存在黃褐色清晰顆粒細胞漿。半定量分析:于400 倍鏡下觀察5 個視野,觀察陽性細胞百分率及染色程度。0 分:未染色或陽性細胞數<10%;1分:存在染色現象,但較弱或陽性細胞數在10%~25%;2 分:染色十分清晰、明顯或陽性細胞數在25%~50%;3 分:陽性細胞數在50%以上。陽性細胞百分率及染色程度分別計分,分值之和≤1 分為陰性表達,2 分及以上為陽性表達(≥2 分為陽性,計+;≥4 分為強陽性計++)。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VEGF 水平,并分析乳腺癌患者VEGF 表達情況與相關病理因素的關系。
1.4 統計學方法 研究數據采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VEGF 表達情況比較 乳腺癌組VEGF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乳腺纖維腺瘤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VEGF 表達情況比較[例(%)]
2.2 乳腺癌患者VEGF 表達情況與相關病理因素的關系 不同腫瘤直徑、病理類型乳腺癌患者VEGF 陽性表達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年齡≤50 歲乳腺癌患者VEGF 陽性表達率高于>50歲患者,未絕經乳腺癌患者陽性表達率高于絕經患者,TNM 分期Ⅱ、Ⅲ期乳腺癌患者VEGF 陽性表達率高于Ⅰ期患者,存在淋巴轉移的乳腺癌患者VEGF 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未存在淋巴轉移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乳腺癌患者VEGF 表達情況與相關病理因素的關系分析[例(%)]
乳腺癌的發病率已逐漸超過宮頸癌,居女性惡性腫瘤第一位,同時也具有較高的病死率,而轉移、浸潤則是乳腺癌患者病死的主要危險因素。臨床研究已證實,腫瘤生長、轉移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為新生血管的生成,新生血管可為腫瘤的持續浸潤、生長提供充足的養分[5~6]。若腫瘤缺少足夠的血液供應,無法獲得充足的養分,代謝產物無法及時排出,癌腫生長至2 mm3左右便不會再繼續生長,逐漸處于休眠狀態,情況樂觀者可出現癌腫退化現象。VEGF 是一種蛋白質,在正常機體中呈低水平或陰性表達,主要家族成員有VEGF-A、VEGF-B、VEGF-C、VEGF-D及胎盤生長因子,基因由8 個外顯子、7 個內含子構成,編碼基因長14 kb,最早于1989 年由Ferrara 提取發現,通過與活體組織中的特異性內皮細胞受體結合(VEGF 受體只存在于血管內皮細胞的表面,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直接促進新生血管內皮細胞的增殖,是重要的新生血管促成因子,同時還可誘導多種組織蛋白酶分泌,促進細胞膜上大分子通道的形成,增加血管通透性,介導腫瘤的浸潤、遷移。此外,VEGF 還具有明顯的趨化作用,引起免疫抑制,為腫瘤的侵襲、轉移提供便利,促進腫瘤細胞的可持續生長[7]。本研究中,乳腺癌組VEGF 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乳腺纖維腺瘤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腫瘤直徑、病理類型乳腺癌患者VEGF 陽性表達率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年齡≤50 歲乳腺癌患者VEGF 陽性表達率高于>50 歲患者,未絕經乳腺癌患者VEGF 陽性表達率高于絕經患者,TNM 分期Ⅱ、Ⅲ期乳腺癌患者VEGF 陽性表達率高于Ⅰ期患者,存在淋巴轉移的乳腺癌患者VEGF陽性表達率明顯高于未存在淋巴轉移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VEGF 在乳腺癌的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調控作用,其陽性高表達為影響乳腺癌預后的危險因素。綜上所述,VEGF 在乳腺癌組織中呈現高表達狀態,患者TNM 分期越晚、合并淋巴轉移時,VEGF 陽性表達率越高。VEGF 可作為早期診斷乳腺癌轉移的重要標志物,臨床可根據該指標的表達情況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改善患者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