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秀蘭
(河南省新鄉市中心醫院產科 新鄉453000)
前置胎盤屬于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誘發因素,多發生在多次人工流產、多次妊娠、多次刮宮操作等產婦中,此外,宮腔操作史、產褥感染史、高齡、剖腹產史、子宮形態異常等也屬于誘發因素,嚴重危及胎兒和孕婦身體健康,因此強化前置胎盤患者的臨床護理干預尤為重要[1~2]。本研究主要探討在前置胎盤患者中采取人性化護理干預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 年12 月~2018 年11 月收治的54 例前置胎盤患者,隨機分為參照組和試驗組,每組27 例。參照組年齡21~46 歲,平均年齡(32.54±3.21)歲;平均孕周(33.82±1.86)周。試驗組年齡19~40 歲,平均年齡(32.54±4.01)歲;平均孕周(33.78±1.83)周。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與《前置胎盤的臨床診斷與處理指南》中診斷標準相符合,孕周28~36 周,單胎妊娠,胎兒存活,患者以及家屬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伴嚴重內分泌系統疾病患者;精神嚴重異常患者。本研究獲得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 護理方法 參照組接受常規護理干預:密切觀察患者陰道流血與脈搏等情況,讓患者絕對臥床休息,監測胎兒心率、胎動、子宮收縮、胎兒發育等,同時檢測患者凝血功能、血常規等,做好糾正貧血和備血等工作,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環境,遵醫囑給藥,做好生活護理和產前、產后護理。試驗組在參照組基礎上接受人性化護理干預。(1)改變護理人員服務理念,明確人性化護理服務目標,改變以往被動護理模式,建立主動護理服務模式及人性化服務氛圍。(2)注重患者的心理護理,及時評估患者心理狀態,以溫和、親切、尊重的態度耐心傾聽患者主訴,充分尊重患者隱私,負責且認真地回答患者的疑惑,以親切語言對患者進行及時鼓勵,穩定患者不良情緒,提高心理舒適度,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3)針對絕對臥床患者,護理人員需告知其休息的正確姿勢,研究是否需要在腰部墊小軟枕,討論按摩肢體不適位置的方法,針對病情發生好轉者,需要分析活動方案,指導患者正確進行活動;針對入睡困難者,護理人員需要和患者溝通醫院氣氛、燈光、室溫、床鋪、枕頭、作息時間、噪聲等,依據患者狀態進行調整,建立舒適且溫馨的環境;針對長時間臥床者,護理人員需要和其交談營養、烹調、飲食等內容,選取營養豐富、清淡、消化的食物,并且采取私密方式告知患者外陰清潔、大便護理、感染預防等相關內容,提升患者接受程度。(4)加強病情監護及病房巡視,在患者出現出血、宮縮等癥狀時能夠迅速報告醫生并配合處理,使癥狀在最短時間內得到緩解,以消除患者的緊張情緒,減少出血。(5)備好各項搶救藥品及物品,使其處于完全的備用狀態。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妊娠并發癥(產后大出血、貧血、產褥期感染)發生情況、新生兒結局(胎兒宮內窘迫、極低體質量兒、Apgar 評分)及干預前后焦慮評分。焦慮評估采用視覺模擬焦慮量表(VAS-A)進行,0~10 分,分值越高焦慮癥狀越嚴重。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檢驗,理論頻數<5 時,使用確切概率法計算,P<0.05 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妊娠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試驗組妊娠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妊娠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2.2 兩組新生兒結局比較 兩組胎兒宮內窘迫、極低體質量兒發生率及5 min Apgar 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試驗組新生兒出生1 min Apgar 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新生兒結局比較

表2 兩組新生兒結局比較
注:“-”表示使用確切概率法計算。
組別 n 胎兒宮內窘迫[例(%)]極低體質量兒[例(%)]1 min Apgar評分(分)5 min Apgar評分(分)觀察組對照組χ2/t P 27 27 1(3.70)3(11.11)0.270>0.05 0(0.00)1(3.70)->0.05 9.01±0.72 8.21±0.44 4.926<0.05 9.28±0.46 9.05±0.55 1.102>0.05
2.3 兩組焦慮評分比較 干預前,參照組和試驗組焦慮評分分別為(7.43±2.35)分、(7.56±2.47)分,組間比較無顯著差異(t=0.273,P>0.05);干預后,試驗組焦慮評分(3.12±0.87)低于參照組(5.69±0.93)(t=15.350,P<0.05)。
前置胎盤為常見妊娠期并發癥,包括完全性前置胎盤、部分性前置胎盤、邊緣性前置胎盤三種類型[3~4]。前置胎盤疾病可能導致新生兒呼吸窘迫、胎兒先天性畸形、死亡,且前置胎盤疾病容易發生無征兆陰道流血,進一步加重孕婦抑郁、焦慮情緒,提升胎兒和孕婦的分娩風險[5~6]。對于不同階段的患者存在不同的心理情況,因此需要對前置胎盤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改善患者不良心理情緒,盡可能降低對妊娠結局帶來的影響。所以,構建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尤為重要[7~8]。
人性化護理理念是將尊重患者生命價值與人格作為核心,依據患者需要予以符合個體基本情況的臨床護理服務,在護理工作中融入真誠、愛心、同情、責任,全面落實人性化護理理念。在人性化護理中,于患者入院后予構建舒適、溫馨的環境,能夠減輕患者因環境帶來的不良心理;針對存在不良心理的患者,通過心理溝通和疏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可使其負面情緒得到改善;進行合理的健康教育,提升患者與家屬疾病認知度,提升患者的依從性,有助于改善妊娠結局。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妊娠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干預前,兩組焦慮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試驗組評分焦慮評分低于參照組(P<0.05);兩組胎兒宮內窘迫、極低體質量兒發生率及5 min Apgar 評分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試驗組新生兒出生1 min Apgar 評分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說明人性化護理干預有助于減少前置胎盤患者產后大出血的發生,提升產后安全性,同時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緒,降低新生兒不良結局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