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家
菲利普·尚塞爾
Philippe Chancel

策展人
米歇爾·普瓦韋爾
Michel Poivert
15年來,菲利普.尚塞爾不斷探索著我們星球上的敏感區域,研究這個世界,并記錄下它那最令人擔憂的衰退癥狀。他以這種并不符合任何既定攝影流派的方式去工作,使得其作品《數據地帶》成為一項包含了可預測災難明顯跡象的發明:生態創傷、混亂的去工業化、現代化后帶來的惰性衰敗與挫折。從中國到美國,從非洲到歐洲,全世界都在尖叫,我們似乎看不到任何庇護所。
與其說這是一場宣言,倒不如說這14個被拍攝的地點讓人想起了一部堪比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的史詩。這場與荒謬的斗爭描繪了一幅傳奇壁畫:我們的。當信息不再相互關聯時,攝影能做什么呢?這份“遲來的”聲明構建了《數據地帶》的初衷,以及這些遺址上的未來。全球化是一種沒有陽光的文明,人們在哪兒生存,矗立等待世界末日的到來,而政治制度剝奪了他們任何解決方案。
菲利普·尚塞爾是一位傳統的攝影師。他所創作的一切都在證實著這個現代世界沒有信守它的承諾。這個宏大的故事是由那些對世界有著深刻反映且敏感的系列圖像組合的。這一向懸崖移動的舉動,承載著反彈的喜悅嘗試。這些畫面的美可能看起來很可笑,但堅持美學是恢復生活品味的唯一途徑。我們這個時代病態的美孕育了“數據地帶”。
這次展覽使人目眩,但同時也讓我們重新站了起來。讓我們想象一下,哪怕僅僅一瞬間,假設我們來自一個更早的時代,《數據地帶》則展示了我們的未來:我們應該感謝攝影師的提醒,為他改變了歷史的進程,但這是不可能的。
直到現在。
展覽與法國Frac公司普羅旺斯-阿爾卑斯-蔚藍海岸合作舉辦。

1數據地帶#09,西岸,喬丹谷地,耶利柯,2014。藝術家和Melanie Rio Fluency畫廊提供

2數據地帶#03,海地,太子港,2011。藝術家和Melanie Rio Fluency畫廊提供

3數據地帶#14,法國,馬賽,2018/2019。藝術家和Melanie Rio Fluency畫廊提供

4數據地帶#10,印度,馬哈拉施特拉邦,孟買,達拉維,2015年。藝術家和Melanie Rio Fluency畫廊提供

5數據地帶尾聲,中國。中國,重慶,西安,江溝,蘭州:新絲綢之路,2018年。藝術家和Melanie Rio Fluency Gallery提供
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收藏

策展人
露斯·勒巴特
Luce Lebart
1915年至1938年間,作為鼓勵和促進科學發展和工業研究的國家政策的一部分,法國拍攝了數千張照片和電影。這些鮮為人知的影像提供了超過20年的研究和發明的圖像記錄,這些研究和發明最初涉及戰爭和國防,隨后將主題切入到居民和家庭生活。這些模擬檔案概述了那段創新的歷史時刻。用設計作為這一切的聯系點,是科學、技術、工業和設計的結合體。
這些照片和電影還敘述了一個有關研究制度化建設的故事,故事始于1915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當時建立了以國防為目的的創新研發部門(用于國防的重要發明)——數學家保羅·潘勒韋時任部長,因國家科學研發辦事處(ONRSI)的解散而告終。其后,在1939年,由法國物理學家讓.佩蘭領導的國家科學研究中心(CNRS)所取代。
從這一時期開始,中心開始制定了一項系統歸檔政策。這些發明都是在一個中立的背景下拍攝的,有些是居中拍攝,有些是從上方拍攝,有時又在正面和側面拍攝,如同拍攝大頭貼照片一樣。人物照片一通常是發明家自己一與其發明作品的合影,無論是戰爭期間的機槍,還是戰后生產的橡膠掃帚。這些時間序列同樣具有說明性。他們展示了這些物體的潛在和操作方式,從觀鳥塔到洗衣機。該中心生產了大量行政類圖像,他們在視覺美學上都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這些圖像的背后,有著許多先驅者和有遠見卓識的人們,他們理解并展現出靈活運用靜態和動態圖象的潛力。倚仗于他們的指引,檔案資料不僅有維護記錄的功能,更有進行教育、愉悅視覺及宣傳交流的力量。
該展覽由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檔案館和集姜阿爾勒聯合出品,與國家檔案館合作。

1國家科學與工業研發辦事處,路易斯·拉皮克的視野快門護目鏡,1926年12月。現由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收藏,B_6127

2國家科學與工業研發辦事處,喬治·馬布布克斯的聲號筒,用于航空器定位,1935年5月31日。現由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收藏,A_3264

3國家科學與工業研發辦事處,于勒·路易斯·布雷頓的洗衣機(小模型),1925年3月26日。@現由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收藏,B_5536

4研發部門,劇院的照片,約1916年-1920年。現由法國國家檔案館收藏,398ap061“1125”

5國家科學與工業研發辦事處,于勒-路易斯·布雷頓的拼貼照片(家用電器),1923年12月4日。現由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收藏,B_4912

藝術家
路西安·克萊格
Lucien Clergue
藝術家
愛德華·韋斯頓
Edward Weston

策展人
薩姆·斯道茲
Sam Stourdze
1970年7月,在路西安·克萊格、讓莫里斯·魯蓋特和米歇爾·圖尼爾的領導下,借著展覽“致敬威斯頓”的機會,創辦了第一屆阿爾勒攝影節。展覽匯集了在法國罕有展出的36幅愛德華.韋斯頓的攝影作品。
雖然第一屆攝影節是以偉大的美國攝影大師為主,但克萊格和韋斯頓在很久以前就在一起合作。
1965年,克萊格遇到了杰羅姆.希爾。他是一位全方面的藝術家,也是一位偉大的藝術贊助者。當克萊格告訴他,他和魯蓋特計劃在阿爾勒的勒杜博物館(Musee Reattu)創建一個攝影館時,希爾捐贈了10幅韋斯頓的作品。克萊格寫道:“在那里,我虔誠地搬運著洋薊、查理斯.威爾遜的裸體、Point Lobos的巖石、死亡谷沙丘。”勒杜博物館于同年開設了攝影館,這十幅作品都已列入永久收藏品的目錄中。
五年后,1970年的7月,36幅美國攝影大師的作品同時在這里展出。另外兩個分館的展覽使得第一屆的攝影展覽內容更加完善:《攝影是一門藝術》——一份“對20世紀典型藝術形式的審慎考察”,一個真正支持攝影;藝術的宣言,以及由攝影師高加.米利在“我們這時代的音樂家”展覽中呈現的作品。

1路西安克菜格,《拾荒者的人體模型》,阿爾勒,1956。圖片由路西安·克菜格工作坊和賽義夫公司提供,2019

2路西安·克萊格,《沙灘上死去的火烈鳥,菲爾曼燈塔》,1956。圖片由路西安克菜格工作坊和賽義夫公司提供,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