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2018年旱季引進10個水稻新品種在長泰縣眾建果蔬專業合作社進行品種對比試驗。通過對比試驗及考種收割以及對品種各種農藝性狀及產量進行分析,對品種抗性和產量表現結果進行綜合評價。
關鍵詞:早季水稻;區域試驗;結果分析
長泰縣為閩南糧食主要生產區,近年來,由于氣候及農作的變化,水稻品種一直在不時的更新。為了受不良的氣候影響而不減產,確保水稻大米的優質化、生態無公害化,在本區域內每年不斷通過引進水稻新品種進行區域對比試驗,客觀評價新品種的豐產性、適應性、穩定性、抗逆性等,從而篩選出適合我縣種植的水稻新品種,保障糧食生產安全,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1]。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田基本情況
本試驗實施地點為巖溪鎮石銘村,土壤類型為灰砂泥田,土壤pH值為6.5,土壤肥力中等,水源豐富,排灌設施條件好;試驗過程的施肥和栽培管理與當地大田生產條件一致,供試田前茬為冬種蔬菜。
1.2參加區試品種
參試品種為:“創優華占”、“裕優美占”、“南桂占”、“堆優1135“、“合豐油占”、“鑫豐優3號”、“隆8優華占”、“晶兩優8612”、“香龍優176”、“廣8優2156”、“天優華占(CK)”,共11個品種,“天優華占”為對照品種。
1.3試驗田設置
區域試驗采用隨機區組排列法,3重復,共33個小區;小區設置為長方形,每小區面積為24m2,播插株行距22cm×22cm,每小區500叢播插。試驗田四周設保護行,各小區品種成熟時單收單曬。
1.4試驗田間主要農事管理
區域試驗品種統一于3月8日播種,4月10日大田插秧;4月9日施基肥,每667m2施用“正友”有機肥500kg、過磷酸鈣25kg、碳酸氫銨25kg;4月25日追肥一次,每667m2施過磷酸鈣25kg、碳酸氫銨25kg;6月4日施穗肥,每667m2施尿素10kg、氯化鉀肥料15kg;6月21日每667m2補施尿素5kg。田間排灌水:播插后淺水返青促分蘗,在每叢分蘗達10株時,分次適度擱田;在孕穗及揚化灌漿時期保持不斷水,蠟熟期開始后田間千千濕濕,在成熟收割前1星期左右田間斷水,為養根保葉,保證后熟創造良好田間小環境。圭要病蟲害防治:4月1日秧苗田“40%稻瘟靈粉劑”500倍液防水稻葉瘟病;5月15日大田用“30%撲生畏”1500倍液防治紋枯病;6月10日用“35%氯蟲苯甲酰胺”3000倍液噴治二化螟、卷葉蟲;6月28日用“20%勝雀粉劑”1000倍液噴治稻飛虱[2]。
2結果與分析
2.1區試品種生育期分析
從表1看,10個供試品種及1個對照品種中始穗期最早的是“堆優1135”及“天優華占(CK)”為6月16日,“創優華占”、“合豐油占”6月17日,“鑫豐優3號”、“晶兩優8612”、“香龍優176”最遲為6月19日,早與晚始穗日期相差3d;而從生育期來看,最短的是“合豐油占”及“天優華占
(CK2)”為140d;“創優華占”、“南桂占”、“隆8優華占”為141d,比“天優華占(CK)”長1d;“裕優美占”、“堆優1135”為142d,比“天優華占(CK)”長2d;其余品種為143d,比“天優華占(CK)”長3d;總的來說,供試品種生育期差別不是很明顯。
2.2區試品種農藝性狀分析
從表2供試品種看,分蘗力最高的品種是“鑫豐優3號”畝達26.1萬苗,對比天優華占(CK)25.95萬苗增加0.15萬苗;其玖“天優華占(CK)”畝為25.95萬苗;最少的“合豐油占”為21萬苗,對比天優華占(CK)25.95萬苗減少4.95萬苗。有效穗最高為“天優華占(CK)”畝24.3萬;最少的為“晶兩優8612”畝16.65萬,對比天優華占(CK)畝24.3萬有效穗減少7.65萬穗。成穗率最高的為“南桂占”95.9%;最低品種為“晶兩優8612”76.6%。穗實粒數方面,“裕優美占”最多平均為264粒;“堆優1135”品種最少平均為170.1粒。結實率最高的品種為“香龍優176”88.4%,對比“天優華占(CK)”83%提高5.4%;最低的品種“堆優1135”為74.6%,對比“天優華占(CK)減少8.4%。千粒重方面,最高品種“堆優1135”為26.5g,比天優華占(CK)24.0g,增加2.5g;最低品種“南桂占”為21.3g,比天優華占(CK)24.0g,減少2.7g。
2.3區試品種抗性及其它性狀表現
通過田間觀察記載(見表3),區域試驗品種在抗葉瘟、穗頸瘟病雖然有預防噴藥但表現抗稻瘟病性好;由于氣候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持續陰天下雨,紋枯病在進行噴治后所有區試品種仍有輕度發生;所有區試品種自葉枯病沒有發生。雜株率只有“裕優美古”出現有0.2%雜株;所有區試品種整齊一致,株型適中,抗倒伏能力強。
2.4區試品種產量分析
通過每小區實割驗收(見表4),區試品種中“晶兩優8612”產量631.3kg/畝,對比“天優華占(CK)”產量587.5kg/畝,增產43.6kg/畝,增長7.42%為最高;“隆8優華占”產量628.4kg/畝,對比“天優華占(CK)”產量587.5kg/畝,增產40.9kg/畝,增長6.96%為第二;“創優華占”產量608.9kg/畝,對比“天優華占(CK)”產量587.5kg/畝,增產21.4kg/畝,增長3.64%為第三;“香龍優176”產量597.7kg/畝,對比“天優華占(CK)”產量587.5kg/畝,增產10.2kg/畝,增長1.74%增產效果一般;“廣8優2156”對比“天優華占(CK)”微增產但不明顯;其它區試品種均比“天優華占(CK)”出現不同程度的減產。在運用“SPS5”統計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較結果顯示(見表4):“品兩優8612”和“隆8優華占”之間、“創優華占”和“香龍優176”之間產量與“天華華占(CK)”之間存在差異不顯著,這幾個品種與“堆優1135”、“鑫豐優3號”、“南桂占”品種之間產量存在極顯著差異。
3小結
通過實施早季水稻10個參誠新品種和1個對比品種區域試驗,從品種的農藝性狀表現、抗性表現、其它性狀表現、產量效益表現,綜合出有4個品種比現有當家品種“天優華占”在各種表現中均優勢勝出,特別以“晶兩優8612”“隆8優華占”“創優華占”3個品種在綜合性狀中表現優良,可進一步選擇不同地點、不同季節、不同土壤類型進行再次區域試驗觀察,為水稻優良新品種推廣種植提供可靠的科學依據。
參考文獻
[1]涂軍,陸建康.不同水稻品種對細菌性條斑病菌(RS105)的抗性表現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8(23):54+57.
[2]劇成欣,不同水稻品種對氮素響應的差異及其農藝生理性狀[D].揚州:揚州大學,2017.
[3]覃世霖,探究水稻優質高產栽培新技術[J].農技服務,2017,34(8):27+26.
作者簡介:楊龍壽,農藝師,中專畢業,研究方向:農作物新品種試驗與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