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飛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昆明勘察設計院,昆明650216)
土地是人類生存發展的物質基礎。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建設的加快,保護土地資源成為當下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國陸地面積中,山區面積占約2/3。近年來,山區城鎮建設有所加強,但由于不合理社會經濟活動,山區生態環境遭到破壞。云南省是我國西南地區的典型山區省份,城市拓展空間有限,為破解城市發展困境,省政府召開轉變城鄉建設用地方式座談會,提出城鎮上山戰略。基于云南城鎮上山戰略探討道路路線設計,對推動云南城鎮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云南省呈現山間盆地、高原、高山與峽谷相間分布特征。根據全國土地調查,云南省山區面積占省域國土總面積的93%。根據全國土地調查數據核算得,出云南省山區總面積35 865 153ha[1]。
2011 年,云南省政府印發《關于加強耕地保護促進城鎮化科學發展的意見》,2012 年,省政府在省保護壩區農田建設山地城鎮推進會上,指出建設山地城鎮要走具有云南特色的城鎮化發展道路。
云南省山地面積分布廣,地形地貌復雜,海拔高差大,氣候類型豐富多樣,區域差異性強。山地道路工程建設造價高、難度大、情況復雜,技術要求高。山地條件加大了市政基礎設施系統的難度,現行CJJ 37—2012《城市道路建設工程設計規范》適用性不強,云南省住建廳組織交通規劃設計院、昆明園林規劃設計院、昆明勘察設計院等單位專家,總結云南省山地城鎮道路建設經驗,借鑒國內外最新規范,參考重慶等省外山地道路建設經驗,編制《云南省山地城鎮道路工程設計導則》(以下簡稱《導則》)。對山地工程勘察設計計算難題提出解決辦法,在建設山地生態城鎮,保護基本農田,執行目前建筑節能標準,提高土地資源等方面具有指導意義[2]。
為適應云南省山地城鎮建設發展,規范山地城鎮道路工程設計,導則根據國家現行標準及有關城市道路工程設計方面標準,圍繞云南省城鄉一體化,城鎮上山精神進行編制,按國家現行標準及有關城市道路設計方面的規范執行。山地城鎮道路設計應達到質量可靠,技術先進的要求,遵循節約用電,節約資源的原則。
城鎮道路設計需以城市規劃為基礎,體現城鎮道路建設對土地利用開發的促進。道路設計中,應綜合考慮城鎮總體規劃,林地保護利用規劃的銜接,合理確定技術標準,城鎮道路建設應妥善布設管線,綜合交通規劃應確定城鎮公交體系,大型公共汽車換乘樞紐。山地城鎮規劃應明確道路規劃紅線寬度,主要交叉口形式,人行道與無障礙通路。
根據山地城鎮高差大的特點,城鎮道路交通組成以機動車交通為主,城鎮道路按其在規劃網中的地位及對沿線規劃區的服務功能,劃分為快速路、主次干路及支路等級。在規劃階段確定道路等級,遇特殊情況需變更道路等級時,應進行技術論證。設計速度應根據道路等級、交通特性,結合沿線地形地質、控制條件、經濟發展等因素綜合分析確定。交通功能強的平原區道路設計速度可取高值,山嶺區道路設計速度取低值。舊路擴建工程有困難可取低值,保障夜間的行車安全。山地城鎮道路設計速度小于60km/h 應采用運行速度校核,山地城鎮道路設計斷面應結合地形及沿線規劃用地情況,分布式道路可采用錯臺式斷面形式。
在云南省城鎮上山戰略下,山地城鎮規劃要提高設計水平,完善利用總體規劃。通過完善壩區耕地保護型土地利用規劃,發揮規劃導向性作用,加大對山區適宜土地資源的開發利用,提高山區土地節約利用水平,完善壩區耕地保護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緩解壩區建設用地緊缺的狀況。城鎮上山戰略是關系云南未來社會經發展的重大戰略,可借鑒經驗較少,因此,需加強山地城鎮道路規劃要協調發展,各級部門應積極配合支持土地利用規劃,林地保護規劃調整工作。提高建設用地比例,加強林地資源保護,明確規定基本農田保護區,城鎮建設空間增長邊界區域界線。
道路工程運用系統工程設計理念,全面分析新城區道路交通,確保路網結構有效合理。結合內外部交通需求、場地開發整治、后期拓展空間等因數從宏觀層面進行路網系統分析,提出道路優化方案。對用地布局提出合理化調整建議,根據不同用地性質分析周邊道路是否能夠支撐用地開發。
道路及交通一體化設計,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交通問題日趨嚴重,但道路資源有限。提出運用全新的交通設計理念,指導城市道路設計,借助交通分析軟件對規劃范圍內路網建立交通預測模型,以定量的方式計算路口的遠期轉彎車流量,合理地針對交叉口進行渠化拓寬設計,有效提升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從用地布局上分析土地對交通的需求,減少不必要的交通出行,設計旨在堅持整體設計原則,構建緊湊型社會發展模式。
結合國家節能減碳的整體推動策略,考慮利用最少的資源,達到維持現有生活品質的目的。在確保結構安全的前提下,積極采用新材料如降噪路面等降低碳排放。探索建立中水再循環利用系統,大力發展公共交通,鼓勵行人選擇公共交通模式。倡導低碳生活方式,落實節能減碳城市建設理念。
山地城市地形高低起伏很大,道路的平面、縱斷面和橫斷面受地形約束很大,道路走向布局合理,但是在道路豎向上面臨著與實際地形挖填方量過大的問題。因此,市政道路設計結合前期規劃成果,考慮其規劃設計方案對道路設計進行進一步深化,通過調整道路豎向帶來局部地塊,提高土地利用率。道路設計針對不同功能性質的土地使用功能,發揮各條城市道路的功能,提高城市功能區的活力。道路優化設計考慮道路本身施工難易,考慮道路與周邊地塊的關系,從宏微觀等角度考慮道路設計對地塊的影響,結合城鎮功能分區對不同類型的沿街界面空間進行分類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