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
(江蘇華新城市規劃市政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蘇連云港222002)
隨著社會經濟的穩步提高以及交通設施的完善,城市道路設計也需不斷發展和完善。以往的道路設計首先注重的是人們出行的目的,其他方面考慮得不周全,關注度不夠。然而,隨著現在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外來人口日漸增多,城市土地的可利用面積越來越少,車輛也越來越多,人們對于城市道路建設設計必然有著更高的要求[1]。基于此,人性化設計理念應用于城市道路設計中是必然趨勢,這不但能保持道路暢通和道路安全,還能更進一步提升城市道路的美觀,更能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也給人們的生活創造了一個良好的出行環境,并提供更多便利。
人性化設計城市道路是城市發展與城市文明的重要體現,也是城市道路未來設計的主要方向,在城市規劃中占有重要地位。人性化城市道路設計能夠反映出城市經濟發展的水平。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城市人口不斷增加,而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車輛急劇增加,給城市道路交通運輸帶來的壓力也越來越大,道路擁堵情況日益嚴重。改善城市道路情況,緩解交通壓力保障人們出行的效率與安全是當前城市道路設計的主要問題。同時,生活水平的提高,環保理念的普及,使人們需要道路不僅僅具備一定的交通能力,還需要城市道路具有一定的綠化與人文功能,這樣才能滿足現代化城市人們的需求[2]。因此,人性化設計理念成為城市道路發展的必然趨勢。人性化設計理念的應用,使在城市道路建設中設計人員的思路更加開闊。在城市道路設計中堅持以人為本的思想,把人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城市道路的功能會更加多樣化和現代化,為城市的進一步發展貢獻力量。
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城市人口的構成成本也相對復雜。其中,疾病殘疾人口占有相當的比例,這類人員的出行與生活非常不便,無障礙設計是對殘障人士的關注與愛護的表現,為使殘疾人員更好地融入社會,必須加強對城市道路無障礙的設計,引入人性化的設計理念,提高殘疾人員出行的安全,給殘疾人員提供更加優質便利的服務,以便殘疾人員在城市中的生活更加便利。專門為殘障人士設計的專用無障礙通道是城市道路設計中非常重要的環節。無障礙設計包含2 方面的內容:一方面是輪椅通行的無障礙設計。要保證輪椅有一個較好的通行環境,不會因其他障礙影響到輪椅的通過,如設置緣石坡道,可以使輪椅乘坐人員能夠順利在人行橫道以及不同區域之間跨越,提高輪椅乘坐人員出行效率和出行安全。另一方面是針對盲人設計的通行與保護措施。對于盲人來說,他們的出行需要特殊的道路引導和指示才能夠完成通行,如設計專門供盲人行走的盲道,在盲道上鋪設特殊花紋的磚,盲人通過磚體表面紋路就能夠辨別行走的方向。
公交站牌的盲文識別設計,能夠使盲人通過盲文讀取公交信息等。通過無障礙道路設計,能夠在一方面提高殘疾人員在城市道路通行的安全與效率。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殘疾人員的自身安全感與自信心,提高殘疾人員的生活質量[3]。
城市人行道是專門給行人提供服務的,在城市化日益發展的今天,人行道涉及的縱向人流量和橫向流量都相當大,因此,為保障行人安全,很多人行道在關鍵路口設置一些專門的安全設施來保障行人的安全,如擋車石、升降桿等。在人性化的城市道路設計中,要采取人行道與行車道分開的方式,針對改造的原有人行道,要控制行車道與原人行路之間的高度差在一定的范圍內,采取人行路與車行路兩級縱坡的設計方式。在人行密集地區采取過街天橋的方式。另外,人行道的景觀設計也是人性化設計的體現,對人行道景觀設計加以突出,把道路景觀與城市景觀融合在一起,使人們在行走時能夠感受到整個城市的文化氛圍。
道路的平整度與道路使用性和使用性密不可分,在實際應用中對道路平整度應予以充分的重視,不能因道路美觀而忽視。如果過于追求道路美觀效果而使道路起伏過多或者凸凹不平,會直接對人們的出行造成影響,嚴重的還會造成安全隱患。人性化理念的道路設計應更加關注道路平整度的要求,從安全出行角度出發,將道路平整度放在設計首位,選擇平整度好且密度高的緊密材料,并具有一定的防滑防水功能,保障雨雪天氣人們的出行安全。
生活性街道是城市人口活動的主要區域,因車流量和人流量較大會相對復雜,因此,針對生活性街道的設計要更加謹慎,科學合理進行設計。生活性街道對于車輛行駛和停靠所需較多,因此,需要對生活性街道的停車位和車輛人員交通科學規劃設計。要在生活性街道范圍內劃分引導式和限制式設施,對車流量與車輛行駛速度采取有效的限制,為人們提供更加安全和足夠廣闊的活動區域。道路設計以彎路為主,可以設計成蛇形或者鋸齒形,使車輛進入道路后速度不得不減。道路兩邊或中間種植景觀樹木,創建一個車輛難以進入的環境,同時景觀植物的種植又能起到美化環境、凈化空氣的功能。道路交叉設置減速帶或者設計高差,以對車輛行駛給予警示,提示行駛車輛減速,路面鋪設材料選擇顏色鮮艷且各異的不同顏色,能夠起到在提醒駕駛人員減速的同時增加生活街道的生活趣味性。
城市道路的設計要符合人們的審美要求,因此,在城市人性化道路設計中要從美學角度出發,考慮道路相關的美觀性和色彩關系以及一定的協調性,對道路設計中的直線與彎路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一般來說,城市道路設計大都以直線為主,在個別地區使用曲線來保證道路的整體性和美觀性。需要注意的是,直線道路設計不宜過長過多,避免造成道路單調的現象。尤其對于機動車行駛的道路,避免道路過長造成駕駛者因單調而出現疲勞駕駛。另外是色彩協調,對于道路色彩目前道路周圍大多種植綠色植物或樹木,這些植物通過人工修剪高度能夠統一,但是要注意到單一顏色的色調同樣能夠引起駕駛人員因視覺疲勞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在城市道路設計中要注意色彩的搭配,使道路色彩鮮明錯落。可以利在現有樹木周邊增加植物品種,或者在植物周圍以花草進行點綴,并在直道設計上適當增加曲線設計,以使道路兩邊色彩產生錯層,環節視覺疲勞和駕駛疲勞保證安全[4]。
綜上所述,城市道路是城市非常重要的基礎設施。它是保障城市各個區域之間相互連接的重要設施。人性化設計理念是城市道路發展和城市建設的必然趨勢。通過人性化理念設計的城市道路,能夠滿足城市人們正常出行和安全出行的需要,同時能夠提升城市形象,提高人們的生活品質,為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