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化杰
【摘要】小學階段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目標,歸根結底就是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道德素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學生在求品立德中增長智慧,健康快樂成長.
【關鍵詞】巴學園教育;培養措施;多彩課題
一、培養內容
本著為學生成長負責的責任意識,我校將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作為工作之首.于是,根據學生成長和發展要求,結合我校的實際,確定學生學習習慣培養內容為:
(一)學習準備習慣
1.要求學生每天依據教師下發的導學案,預習即將學習的內容,自主解決基礎問題,明確重點,找到難點,并將內容整理在預習筆記本上,以便上課能夠有的放矢,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
2.教師要對學生課前預習進行指導,每上完一節課,都要布置具體的預習內容,有針對性地設置問題,明確細化要求,并落實好課前檢查.
3.學生每節下課后,要將下節課所用書籍,練習本及學具等準備好,并有序地擺放在書桌上,預備點響,要迅速進入教室,等待上課.
(二)合作交流、探究質疑習慣
1.要求學生轉變學習方式,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學會合作,樂于交流,學會傾聽、記錄和質疑,借鑒學習方法和經驗,取長補短,共同進步.
2.教師上課時要依據班級學習分組,小組活動效果明顯.并結合本學科或者班級小組學習評價相關要求,創設情境,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評價的能力.
(三)整理復習、獨立作業習慣
1.要求學生及時加深和鞏固對學習內容的理解,防止通常在學習后發生的急速遺忘.
2.教師要注意督導檢查,及時批閱,指導方法,幫助學生將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重點化.每學習一個專題,要把分散的知識點連成線、輔以面、結成網,使學到的知識系統化,規律化、結構化.
3.要求學生按時、獨立完成作業,認真細心,書寫規范,文面整潔,適時展評.
4.要求學生學案整理有序,錯誤修改及時,標注清晰,理科建立錯題集,教師要對學生的學案和錯題集進行檢查批閱.
二、培養措施
對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我校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的原則,在實踐中逐步摸索經驗、澄清認識、提高水平.從而逐步形成了學科教學、班級、學校三層面的培養措施.
(一)學科教學培養措施
1.實施新課教學“三段式管理”
(1)落實課前預習管理.課前預習的基本操作環節是:每上完一節課教師都要布置具體的預習題目——明確細化要求并進行方法指導——課前檢查落實(主要由班主任督導小組長進行檢查,并做好記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要及時了解各組成員預習完成情況,并及時督導調整)
(2)落實課堂學習管理.預習檢測——探究質疑——討論交流——聽同學或教師講解——檢測練習、自我矯正.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變“課堂”為“學堂”,變被動的“聽”為主動地“學”.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上課習慣,幫助學生改進學習方法,適時評價,充分調動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
(3)落實課后復習管理——鞏固、系統化知識,培養反思、歸納總結學習習慣.具體要求是:建立錯題集,把錯題寫在專門的筆記本上,以供單元復習使用;整理學案,每天利用幾分鐘時間回顧基本知識要點.教師要輔以必要的檢查與指導,并將相關內容體現在學習習慣培養記錄中.
(二)班級培養措施
1.加強班級建設,營造良好學習氛圍
(1)強化紀律管理,營造安靜舒適的學習環境,利用園地開展學習方法,經驗交流展示,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2)多種形式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形成比學趕超的競爭氛圍,班級要堅持開展一幫一結對子活動;適時開展小組挑戰賽.
2.建立小組學習周總結評比制度.制訂評比細則,設立小組學習評比表,班級設立記錄長,記錄各組每天學習情況,組內設立記錄員,記錄組內成員的表現情況,班級一周一評,班主任進行總結,讓學生明白自己學習的狀況,以便于及時自我調整,每月進行一次“勤奮學習星”評比,表彰先進,激勵后進.
二、文化立魂,管理樹標,促內涵發展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名學生,促進每名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名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
(一)實施巴學管理,為三適教育保駕護航
巴學管理以“精細勤巧”為管理原則、以服務為宗旨、以制度和人文相結合的實效為管理方式.“把細節做到極致,把小事做成精品,把服務做出精神”是諾德實小人的行為準則.學校堅持依法治校,以科學、規范及可持續發展為準則設立管理機構,并將學校的管理中心下移,在行政、德育、教學、后勤管理等各個環節上制訂了切實可行的工作規范.
1.創設機制,重落實,促保障
我校建立并完善了三大機制,確保學校的良性發展.
評價機制.從“德、能、勤、績”四個方面對教職工進行考核,尤其注重對廣大教師貫徹教育方針、實施巴學教育的考核.制訂了《諾德實驗小學星級少年評價細則》《班主任工作量化管理考核細則》《教師工作量化考核細則》等一系列教育教學評價細則,并與教師職稱晉升、評優評先等掛鉤.
獎勵機制.建立激勵機制,將學生社團的建設和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納入與教師獎勵掛鉤,制訂了《諾德實驗小學教育科研管理制度》《諾德實驗小學教育教學獎勵方案》,激發了教師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和素質教育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使學校的管理逐步邁入了人本化、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的軌道.
制約機制.實施校長負責制,實行層級目標管理責任制,層層設立目標,使全校形成一個自上而下的管理體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工作有目標.各部門工作責任明確,全校工作運行有序,管理效能高.
2.實行民主管理,特色化,人文化
學校以值周班管理為平臺,自上而下,分層管理,層層推進,大力推進自主管理.
實行分級部管理制度.不同的年級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學生個體情況相差甚大,為此劃定重點進行分級部管理,以各中隊為主帥,由少先隊大隊委進行總領,各班主任為主力,科任教師為助手.大隊委進行統調,每天由年級值班教師巡視監管年級內的課堂效果、課間紀律等常規學習生活,每天進行值班反饋,相關教師及時進行整改跟進.級部間每月進行常規情況評比,促進級部自主管理成效.級部定期召開研討會議,分享交流工作管理經驗,并針對級部內的問題共謀良策,然后及時召開年級組師生會議,總結年級內的學習生活情況,表彰優秀、樹立榜樣.
(二)踐行巴學德育,為三適教育揚帆起航
巴學德育就是蹲下身子的德育,是微笑的德育,是生活化的德育,是潤物細無聲的德育,是學生樂于接受的德育.三適教育核心是德育,其內涵是“教育適合學生”.
學校將感恩知識系列化,通過父親節、母親節、教師節、國慶節、軍訓、大型感恩家校互動——“傳遞感恩?點燃夢想”等系列活動,教育學生感恩父母、感恩教師、感恩社會,同時以“知恩、感恩、報恩”為主線,每月開展感恩主題活動匯報,以孝敬父母、尊敬師長、關愛他人、學會感恩、學會報效為內容,使學生胸懷感恩之心,立報國之志,做到尊老愛幼、互助友愛、勤奮好學、愛護集體、保護環境,把學生培養成知恩圖報、立志成才、誠實守信、道德高尚的新時代小學生.
三、巴學教育,多彩課程,彰顯特色發展
只有當學校真正成為學生的樂園,成為他們快樂成長的沃土,才能讓學生留戀其中,收獲其中,成長其中.我們所推行的“健康巴學課程”包含三大內容:三適課堂、多彩課間、特色課外.一是基于學生發展的需要,二是基于學科的自身特點,三是基于教師的個性和教學是一門藝術這一出發點.
(一)三適課堂——讓學生學會學習、快樂學習、享受學習
巴學教學就是學校的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身心發展和需求特點.我校致力于擺脫單一的講授教學的束縛,在全面貫徹課程標準,認真落實課程標準目標要求的基礎上,通過教師“攀登”工程的實施,以“電子教材”為主線的三適課堂的打造,為教師創造條件,提供平臺,致力于挖掘教師潛質,用心工作,激情工作,享受工作,讓教育教學適合學生學習需求,促進學生釋放潛能,學會學習,快樂學習,享受學習.
以“電子教材”為主線的三適課堂,遵循了學生特點與需求,徹底將課堂主動權交還給了學生,讓學生思維靈動活躍,全面發展學生,真正智慧發展,師生在互動中和諧健康,學生也真正地享受到了自己在課堂上當家做主學習的樂趣.現在,我校在語文、數學、英語中已全面推開“導學案”進課堂;同時已將國家課程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與地方課程傳統文化、環境進行深度融合,以長短課時為實施途徑,保障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精簡師資,為開展健康巴學園特色課程節省出了課時.
(二)多彩課間——讓學生律動沸騰,釋放童年活力
學校建筑特點鮮明,每間教室前都有一個寬敞別致的平臺,為學生精彩的課間活動創造了有利環境.學校根據這一走廊寬敞的優勢,以“精致、精彩”為旨,創建了不同的課間活動場所,打造了五大課間活動:讀書大課間、棋藝大課間、道德銀行大課間、英語大課間、體育大課間.為學生每日的課間活動創造形式豐富、健康積極的課間活動項目,極大地豐富了大課間活動內容.
讀書大課間:每逢課間,喜歡讀書的學生會在各層樓道的讀書吧里,自選自讀圖書,悄無聲息,陶醉、沉浸在書的海洋里.
棋藝大課間:每逢課間或周四下午第三節,喜歡下棋的孩子會三五成群,相約來到棋藝館,進行博弈,錘煉耐力,提升素養.
英語大課間:你問我答,你說我讀,口齒伶俐,發音標準,讓學生感受到多國文化之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
體育大課間:每天上午第二節后,學生通過快速集隊,跑操、做操鍛煉,集體共舞,提高團隊意識,提升紀律意識;
這些課間活動既適合學生需求,符合學校實際,更好地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又切實地讓學生律動起來.在這里,同學們釋放的童年應有的青春活力,留下的是童年美好的記憶與情懷.
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讓每名學生的個性都受到了尊重,找到了自我的閃光點.學生在這樣的學校里亦倍感自在,有力地助推了學校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劉彬.風勁揚帆正當時——安徽省霍山文峰學校8年建設與發展紀實[J].中國教師,2014(S2):18-19.
[2]劉艷光,陳洪娟,張銳.民辦高校校園文化企業化建設研究——以山東協和學院校園文化建設為例[J].中國教師,2014(S2):24-25.
[3]張爾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幼兒活動設計與組織能力培養初探[J].中國教師,2014(S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