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亞棟
退休就意味著功成身退、“平安著陸”?未必!黨的十八大以來,領導干部退休后被查的案例不勝枚舉。有的“退休腐”實際上是“在職腐”的延續,有的在任時以權謀私、退休后問題暴露,有的違紀行為正是發生在臨近退休之際或退休之后。
1、退休前還想“更進一步”,要求未得到滿足就挾私報復
2018年10月,退休僅7個月的云南省紅河州委原常委、政法委原書記和建被查。退休前后,和建使用他人身份信息購買兩張電話卡,發送匿名短信在領導之間制造、散布、傳播政治謠言;教唆慫恿某中學原校長馬某某寫舉報信,向中央領導、省委領導反映不實信息;先后向中央領導,云南省委、省政府、省紀委、省委組織部主要領導和紅河州部分領導干部寄發由其本人署名的質疑紅河州委主要領導政績的公開信,并上傳至全國網絡舉報平臺。這一切,源于一件事:2015年5月,和建向組織伸手,要求退休前解決正廳級待遇未果。2019年1月,和建被開除黨籍,通報嚴肅指出其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等問題。
2、“即將到站”前,突擊提拔“身邊人”
知道自己“即將到站”,便抓緊最后時間,在到達任職年限的前兩個月,未經請示省委組織部同意,擅自4次主持召開廳黨組會議研究干部事宜,突擊調整25名干部。如此違規用人的,是遼寧省文化廳原黨組書記、廳長周連科。案發后,經遼寧省委組織部核查認定,違規調整的干部任免無效。2017年3月,周連科被“雙開”,通報直指其“違反組織紀律,違規選拔任用干部”等問題。
3、人走茶涼前,“鋪路搭橋”辦企業
2003年,時年50歲的浙江省紹興市副市長陳建設,本以為還能在副市長崗位再干一屆,卻得知自己將被調整到市政協任職。自認為“官途不順”,他開始利用手中權力“鋪路搭橋”。還未退休,他就和當地頗有影響力的商人孫某某合辦起房地產企業。利用手中權力,他一個電話幫公司搞定了建筑資質,此后又在項目移建等事項上為公司謀取利益。不久,陳建設正式向組織提出提前退休的申請,還未等到批準,他就迫不及待地辦起了企業。退休前后,他以笑納孫某某“下海補償金”、“優惠”入股等方式收受巨額賄賂。2019年2月,退休15年的陳建設主動投案;同年9月,陳建設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并處罰金人民幣60萬元,其違法所得被追繳。
4、錯謀“錢途”,退休后違規兼職取酬、經商辦企業
2019年11月,退休3年多的廣州市城市更新局原黨組成員、副局長葉浩軍,被公開通報違規兼職取酬。葉浩軍,2016年9月提前退休;同年11月,未經組織審批,到原任職務管轄地和業務范圍內的某民營房地產企業擔任顧問,提供規劃、建筑設計、城市更新等方面咨詢服務,并與該企業下屬的珠海某投資公司、珠海某建筑設計公司簽訂《顧問聘用協議》,規避組織監督,違規領取兼職報酬,直至2018年7月辭去顧問職務。2019年2月,葉浩軍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違紀款項被收繳。此外,2017年5月被開除黨籍的天津港(集團)有限公司原黨委書記、董事長于汝民,也存在“退休后違規兼職取酬、經商辦企業”等問題?!吨腥A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關于規范公務員辭去公職后從業行為的意見》等法規,明令禁止領導干部在離職3年內從事與原任職務管轄業務直接相關的營利性活動。領導干部必須嚴守法律規定,切莫在退休后錯謀“錢途”,以免“賠了夫人又折兵”。
5、借行業協會延長權力“保質期”,重新當“領導”搞腐敗
2011年12月,安徽省國土資源廳正廳級巡視員楊先靜正式辦理了退休手續。然而,對權力戀戀不舍的他,仍擔任省礦業評估師協會會長。該協會由省國土資源廳主管,本是非營利性的行業社團組織,不具有審批權,但退休前“說一不二”的楊先靜,早已將礦權審批的部分事項交由協會辦理?!靶翉d”,是楊先靜任會長期間人們對協會的別稱。“崗位退休、權力未退”,楊先靜利用省礦業評估師協會會長的頭銜大肆斂財。此外他還存在其他嚴重違紀違法問題。2014年5月,退休3年后的楊先靜被開除黨籍,此后被判處無期徒刑,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6、紀律松弛,退休后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
有的領導干部退休后放松自我要求,或是心存僥幸心理,在“四風”問題上犯了錯誤、跌了跟頭。例如武漢市東西湖區質監局原黨組書記、局長白德金,退休時沒有上交由其保管的公務加油卡,退休后違規使用該卡為私家車加油49次,共計11179.88元。2019年6月,白德金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據新華社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