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生
關鍵詞:新能源汽車 新能源技術 環保
1 引言
汽車是帶頭性質的行業,其有助于產業結構不斷進行升級,這也是促進我國工業化程度提升的重要載體。對國內汽車工業體系的機遇進行把握是非常必要的,這有助于國家自主地進行產品開發和創新,在新能源時代奪回自創汽車的主動權,為國內汽車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戰略強國建設目標的實現奠定基礎。基于此,本文就新能源汽車行業未來的發展展開了思考,并且提出了針對性的建議。
2 國內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機遇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人們越來越重視對環境的保護以及資源利用率的提升,這也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創造了機遇,比如國內的技術水平相對較高、阻力比較小等,這些都為臥軌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國內相關企業需要抓住發展的機遇,完善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體系,促使新能源汽車技術更好地運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提升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率。
2.1 技術水平相對較高
盡管目前全球各地都在進行新能源汽車的技術研究,但是總的來講,國內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基本上與國際先進水平基本持平,差距在三年之內。在新能源汽車商業化以及產業化體系內,我國也表現出某些優勢。結合國內相關經濟學家的觀點,若是某個行業處于起步的過程中,那么大家均處在同樣的起點上,此時核心技術與品牌的創建更簡單,新能源汽車這一行業同樣如此,相比于傳統形式的汽車行業而言,國內的機遇相對更多,因此獲得成功的概率更大。因此,國內需要將新能源汽車行業作為汽車行業進行跨越式發展的基點,從而有效縮小與世界汽車的差距,促使人、車、社會、自然實現和諧發展。
2.2 推理阻力相對較小
傳統形式的汽車行業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之后,世界上大部分國家與地區開始重視汽車行業的發展,汽車每年的銷量也在逐漸增加。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狀況,首先是因為汽車能夠創造校較多的財富,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能源汽車逐漸取代傳統形式的汽車,這也為傳統形式的汽車行業帶來了比較大的負擔。相比于其他國家,國內的汽車數量并不算多,站在整體發展的角度上進行分析,傳統汽車行業發展的負擔相對較輕,因此在對新能源汽車進行推廣與應用的顧慮相對較小,阻力也就更小。
2.3 經濟與社會效益明顯
站在總體發展的角度上進行分析,國內的傳統汽車行業與發達國家之間是存在差距的,這也是致使國內傳統汽車行業經濟效益水平低、污染嚴重的關鍵性原因。相比于美國、法國等傳統汽車行業技術水平相對突出的國家來講,在對產品進行升級時,需要面對的技術性障礙相對較小,額外需要支付的資金數額也相對有限。但是,我國的情況卻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性。無論是排放等級的提高還是產品性能的優化,都需要付出相對較高的經濟性代價,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汽車生產制造的成本數額。所以,與其只是遵循傳統的汽車制造路線,還不如對全新的途徑進行開辟,逐漸向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行拓展,這樣說取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比傳統的汽車行業更為顯著,這樣的發展路線也更加經濟和可行。
2.4 內部推動力較強
由以上分析可知,在能源、環境、經濟等不同因素的影響下,我國需要將新能源汽車行業朝著產業化的方向發展,為新能源汽車體系的發展奠定基礎。若是新能源汽車技術發展成熟,那么就需要對其進行大力推廣,同時提升產業化的速度。這樣的舉措有助于我國在國際市場競爭體系中搶占先機,逐漸拜托被動的地位,為將來更好地開展市場競爭奠定基礎。由此可知,在巨大內因的推動下,國內新能源領域實現突破式發展的概率相對較大。
3 國內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建議
隨著社會的建設與發展,能源的總量逐漸減少,并且人們需要與時俱進,不斷追求新技術,國家、企業、消費人員都在迫切希望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崛起。人們環保意識的強化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在上個世紀末期,大部分國家與地區的汽車公司投入了相對較多的人力以及物力,旨在研究新能源汽車幾十斤,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研究道路上也遇到了比較多的艱難現在就,需要社會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
3.1 政府扶持力度加大
對于一個企業來講,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產業化發展涵蓋著前期階段進行的市場調研、產品研發與測試、銷售網絡系統創建、市場推廣等不同的板塊與體系。這些都需要建立在人力與物力的基礎上,單單依靠企業自身的力量是遠遠無法滿足需求的,還需要政府部門在資金以及政策上予以支持,提升研發以及生產的力度與強度,其中涵蓋著投資、金融與補貼政策等不同的內容。
結合行之有效的經濟型政策,對新能源企業上市融資提供一定的輔佐與支持,對民間性資本進行吸引,從而創建出更為廣闊的平臺,實現風險共同承擔的效果,當然相應的成果也是共同享受的。對英語消費人員而言,當新能源汽車剛剛就進入到市場體系內時,因為生產還未形成規模化,因此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生產的成本很難減少,相比于傳統形式的汽車行業,新能源汽車的整體價格也會提升。政府部門需要創建出系統性的財稅激勵政策,減免部分差價與稅費,促使消費者能夠主動購買新能源汽車。
3.2 強化國際合作與分工
在對新能源汽車行業進行深入發展的過程中,需要積極落實國際共同研究與合作的舉措,促使國際間積極開展交流和合作,對國外所具備的先進技術進行學習,對國外研究人員進行接納,創建人才培養的網絡體系。除此之外,還需要在國際產業分工中體現出參與感,使得不同國家能夠實現風險和利益共擔。之前,我國參與的大多是勞動力密集程度比較高、附加產值相對較小的產業,而核心的技術往往被掌控在發達國家的手里。
3.3 制定產業發展策略
無論何種產業,其未來的發展都需要對國界進行打破,這不僅需要基于全球的資源體系,也需要拓展全球市場。在發展新能源汽車時,發達的國家逐漸趨向進行產業轉移活動,比如,豐田混動汽車在天津正式投入生產,我們需要與實際國情結合起來,與國際和全球化的發展趨勢相適應,充分發揮出區位的優勢,抓住探索出一套與區域產業的發展規律相適應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戰略。除此之外,還需要充分地對政府的引導作用進行發揮,對新能源汽車制度、法律體系進行完善和健全,為新能源汽車行業快速健康發展。
3.4 明確責任
為了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體系的發展,首先,需要對約束性的政策進行明確,限制生產和銷售超標排放汽車,對于超出排放標準的企業、單位等需要征收一定數額的空氣污染防治費用,倡導使用經濟環保同時排放量比較小的汽車,促使混合動力的汽車實現快速發展。在此基礎上,需要對尾氣排放標準進行明確,從而實現完全替代燃油汽車的效果。其次,需要做好新能源汽車性能與安全的測試工作,對不同板塊的責任進行明確,創建出更為健康的運行環境。
3.5 技術多元化發展
隨著新能源體系的落實,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需要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從而實現控制風險的作用。不同的汽車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狀況以及所在區域的文化、習俗等,因地制宜地對新能源汽車研發方案進行明確,此時新能源體系建設成功的概率會被提升。
3.6 強化公眾宣傳工作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為了進一步提升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速度,需要不斷提升宣傳與教育的力度,從根本上促使社會環保意識的提高,從而促使人們養成購買并使用新能源汽車的習慣。當然,也需要定期開展汽車技術及其相關產品的博覽會、交易會等 對電動汽車的知識內容予以普及。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增強,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新興的市場,這一行業未來的爆發期大約在五到十五年之后,然而,某項技術的研發到量產,需要基于時間積淀的基礎上。對下一代汽車主導權進行爭奪逐漸進入白熱化階段,因此需要強化國內汽車行業體系架構的創建工作,這也直接影響到國內的汽車行業能否取得突破式發展。
4 結語
隨著社會的建設與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不斷強化,這也使得新能源汽車成為社會的新興行業,為了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的發展,需要明確新能源汽車的優勢,抓住發展的機遇,政府、企業與個人都需要為之付出自己的努力,共同協作,在原來的傳統汽車基礎上進行技術創新,加大研發力度,為新能源汽車的進一步運用奠定堅實基礎,這也是促使國內經濟實現突破式發展的基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