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
關鍵詞:汽車及零部件 出口 檢驗認證 對策
1 引言
近年來隨著我國汽車產業的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國際市場競爭,伴隨著汽車企業的“走出去”,不少國家對汽車及零部件進口提出了檢驗認證要求,并將相關檢驗認證證書作為進口清關法定必備文書之一,此類檢驗認證某種意義上對于進口國都屬于法檢,是以限制進口為目的的非關稅壁壘。
2 汽車及零部件出口檢驗認證業務概述
汽車及零部件出口檢驗認證業務的關鍵在于報檢,不同的檢驗認證有不同的報檢資料要求。目前中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主要目的國家還是非洲、中東、東南亞、中亞市場,文章針對以上區域對汽車及零部件進口檢驗認證的要求,主要介紹比較典型的埃塞俄比亞CIQ 認證、尼日利亞SONCAP 認證、坦桑尼亞PVOC 認證以及沙特SABER 認證。
2.1 埃塞俄比亞CIQ 認證
CIQ 是原中國出入境檢驗檢疫局(ChinaEntry-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Bureau) 的英文簡稱。CIQ 認證遵從的是裝運前檢驗協議,該協議是世界貿易組織(WTO)管轄下的非關稅壁壘貿易協議。根據相關規定,該項協議適用于由成員方政府通過政府授權或政府合同的方式,指定專門檢驗機構對包括商品檢驗、價值評估和監督裝載三項內容在出口國境內進行的所有裝運前的檢驗活動。商品檢驗、價值評估和監督裝載三項內容是裝運前檢驗工作的普遍要求,每批貨物對應的具體檢驗項目根據進口國的法律和貿易合同(包括信用證)的規定確定,檢驗標準依次選擇使用相應的國際標準、我國國家標準或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行業標準。汽車及零部件出口埃塞俄比亞貨物需要辦理CIQ 證書,作為該國家進口清關的法定必備文書之一。CIQ 報檢資料一般包括出口產品的《產品符合性聲明》、《廠檢報告》、箱單(Packing List)、商業發票(CommercialInvoice)、合同等。
2.2 尼日利亞SONCAP認證
SONCAP全稱是StandardsOrganization of Nigeria—ConformityAssessment Program(尼日利亞標準組織——符合評估計劃),是尼日利亞國家標準局對出口到該國的管制產品實施裝船前強制性合格評定程序。SONCAP 證書是管制產品在尼日利亞海關辦理通關手續的法定必備文書(機動車備用零件屬SONCAP 強制認證產品范圍),缺少SONCAP 證書將造成管制產品通關遲延或被拒絕進入尼日利亞市場。
SONCAP 包括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產品認證”,通過后可獲得“PC 證書”(ProductCertificate);第二階段為“SONCAP 認證”。按照尼日利亞政策規定有3 種途徑可以取得SONCAP 證書,途徑A 是針對一年偶爾出貨的情況,需要抽取樣品測試,測試合格后出具PC 證書,出貨前進行監裝并貼封條,合格后出具SONCAP 證書。途徑B 針對產品一年中多次出貨情況,首先由出口商申請PC 證書,申請流程包括提交申請表、產品信息、有效的測試報告,對工廠進行體系審核;PC 證書有效期為一年,出口商在貨物生產好后申請監裝,資料齊全后檢驗機構對貨物按不低于40% 比例檢驗、抽樣測試及監裝,合格后出具SONCAP 證書。途徑C 針對一年頻繁出貨的情況,首先由工廠申請PC 證書, 申請條件如下:檢驗機構對工廠進行審核且合格,提供有效的測試報告;PC 證書有效期為一年。工廠在貨物生產好后申請SONCAP,資料齊全后對貨物進行一定比率的一年不少于兩次的檢驗和監裝。
由于途徑B 和途徑C 不是100% 驗貨,需要對工廠質量體系以及產品生產能力等行為進行審核以確認是否達到尼日利亞的規定,審核工廠是否具備良好的生產工藝以及出色的生產能力,主要包括貨物內部檢查、生產線審核、檢驗儀器功能檢查、計量器具校準、記錄文件、ISO9001 正本及復印件、提供不合格品處理規程、客戶投訴記錄和解決措施,驗廠前提供文件包括工廠審核申請表、營業執照和副本、質量體系文件(如有)和產品內部檢驗報告。
2.3 坦桑尼亞PVOC 認證
坦桑尼亞國家標準局規定, 所有在PVOC(Pre-Export Verification ofConformity to Standards,裝運前符合性評估程序)程序涵蓋的管制產品(汽車及其零部件屬管制產品范圍)都必須進行檢查,產品須符合坦桑尼亞國家標準或其認可標準,在此基礎上出具產品符合性證書(Certificateof Conformity,COC)。COC 證書是確保貨物順利清關的法定必備文件;如無法提交COC 證書,可導致清關延誤甚至貨品被退回。2020 年以來坦桑尼亞國家標準局加強了對PVOC 程序的管控,根據PVOC 要求,所有提交的單據最終要由檢驗機構上傳英文版到坦桑尼亞標準局或其授權的檢驗機構審核,通過后通過實際的驗貨方可出具證書。
按照坦桑尼亞國家標準局規定有3 種途徑可以取得COC 證書,途徑A 適用出貨不頻繁的情況,主要進行產品測試+ 驗貨認證,即出運產品需同時進行產品測試和現場檢驗,以證實產品符合相關標準、關鍵要求或者制造商規范;途徑B 適用出貨頻繁的情況,主要是產品登記、驗貨認證,是由PVOC 國家辦公室進行產品登記,為質量合理和穩定的產品提供的一種快速認證程序;途徑C 適用于能證明在生產制造過程中執行質量管理體系的制造商,由PVOC 國家辦公室審查該產品的生產程序和注冊產品,需要資料包括:形式發票(Proforma Invoice)、箱單(PackingList)、檢驗申請表、企業ISO/TS16949 證書、英文產品測試報告。
2.4 沙特SABER 認證
SABER 認證是沙特阿拉伯標準組織引入沙特產品安全計劃SALEEM 后,于2019年1 月1 日啟動的沙特產品安全計劃的在線認證系統,是對出口沙特產品的符合性認證評估程序。2019 年11 月汽車零部件納入產品認證清單。SABER 認證流程與尼日利亞SONCAP 認證類似,產品首先要申請PC 證書,出貨時對每一批次產品申請SC 證書。主要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PC 證書(ProductCertification)申請,進口商注冊SABER 系統賬號,向SABER 系統輸入申請信息,進口商在SABER 系統中選擇一家發證機構,發證機構收到申請后聯系出口商提供認證文件,發證機構提交審核通過的文件至SABER 系統,頒發PC 證書,證書有效期一年。第二階段SC 證書(Shipment Certification)申請,進口商通過SABER 系統提交SC 申請;發證機構確認PC 證書有效性后,進口商支付SC認證費、簽發SC 證書,證書只針對該批次進口的貨物。SABER 是原SASO 認證的升級,根據SABER 認證要求,產品將根據高、中、低風險類別,采用不同的符合性檢驗程序,根據不同的檢驗程序,提供包括符合不同標準的零部件測試報告等報檢資料,并由不同的認可機構執行。
3 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檢驗認證方面存在的問題
目前,除以上國家進口產品需要檢驗認證外,肯尼亞、烏干達、科威特、阿爾及利、加蓬等國家進口汽車及零部件也需要檢驗認證;另外,出口美國有DOT 認證(US.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美國交通部), 出口歐盟有ECE 認證(EconomicCommission of Europe, 歐洲經濟委員會)等,這對我國汽車及零部件企業提出了更高要求。出口檢驗認證的關鍵在于報檢,不同檢驗認證有不同的報檢程序和申報要求,有Emark 認證要求的需要提供零部件生產商的Emark 證書,有的還需要提供整車生產企業的ISO9001 或ISO/TS16949 證書,提供零部件生產企業的ISO/TS16949 證書,以上報檢資料的提供意味著汽車企業不僅要注重汽車整車產品質量的可靠性,還要注重汽車配套零部件質量的可靠性,汽車企業須從生產供應的源頭開始重視質量管理。通觀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現狀,在檢驗認證方面仍存在諸多問題。
3.1 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質量體系控制管理不完善
目前,我國主要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基本都通過了ISO9001 或ISO/TS16949 認證,但整車生產企業在供應鏈質量管理方面有要求、沒管理,有的供應商在供應商準入時零部件甚至沒有經過檢驗、沒有零部件檢驗報告就被納入合格供應商清單,整車生產企業的零部件入庫檢驗也形同虛設,沒有嚴格執行零部件質量控制規程,造成汽車生產企業在面臨進口國檢驗認證要求時無所適從,無法提供合規的零部件測試報告,沒有建立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無法滿足部分進口國零部件檢驗認證要求。
3.2 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對國際化檢驗認證的重視程度不夠
我國本土汽車零部件生產企業對國際化檢驗認證的重視程度普遍不夠,國際化意識淡薄。有的零部件企業雖然產品質量過硬,但并沒有對產品進行國際檢驗認證,沒有考慮委托具備ISO17025 實驗檢驗能力的檢驗機構或具備CNAS 能力的實驗室出具產品測試報告,以證明零部件產品質量保證能力;更沒有考慮對企業實驗室申請ISO17025 實驗室或CNAS 實驗室認證;沒有考慮對零部件策劃進口國檢驗認證,以滿足進口國標準后進入國際市場。
3.3 中國本土檢驗認證機構少
中國本土檢驗認證機構少、實驗檢驗能力不足也是制約汽車及零部件出口檢驗認證的重要因素。目前,國際知名的檢驗認證機構主要有SGS 瑞士通用公證行、BV 必維國際檢驗集團、INTERTEK 天祥、T?V 德國萊茵等,國際檢驗認證行業屬于典型的壟斷競爭市場,部分業務甚至被歐美寡頭壟斷;而中國本土的跨國檢驗認證機構僅有CCIC中國檢驗認證集團一家,CCIC 雖然目前在30 多個國家和地區設有機構,但不論是實驗檢驗能力、業務范圍還是國際知名度均無法與SGS、BV、INTERTEK、T?V 等老牌的國際檢驗認證機構相比。
3.4 政府部門缺乏專門智囊機構系統研究國外技術壁壘
進口國出臺汽車及零部件進口認證制度,是評價汽車或零部件產品是否符合進口國汽車技術要求標準的程序,此類檢驗認證是以限制進口為目的非關稅技術貿易壁壘,是強制性市場準入認證。我國政府有關部門目前缺乏對此類檢驗認證的系統研究,造成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面對進口國出口的檢驗認證時,只能被動接受、只能各自匆忙應對。
4 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檢驗認證的應對對策
針對目前我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檢驗認證方面存在的問題現狀,文章提出如下對策。
4.1 建議不斷加強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質量體系管理
汽車零部件企業未通過ISO9001 或ISO/TS16949 質量體系認證的,建議一定要加強企業的質量管控能力建設、通過質量體系認證,建議整車生產企業將認證作為供應商準入的基本條件,嚴格整車及零部件企業質量體系管理,不斷提升整車及零部件產品質量,建議整車企業強化零部件入廠檢驗,建議零部件生產企業嚴格零部件出廠檢驗,嚴格執行零部件質量控制規程,不斷提升我們汽車及零部件產品質量水平。
4.2 建議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充分重視國際檢驗認證
建議我國汽車及零部件生產企業能夠充分重視國際檢驗認證,國際檢驗認證是打開國際市場的一扇門。整車或零部件實驗檢驗能力不足的生產企業建議委托具備ISO17025實驗檢驗能力的檢驗機構或具備CNAS 能力的實驗室對零部件進行測試,以驗證零部件產品品質;整車或零部件實驗檢驗能力充足的企業可以申請ISO17025 實驗室或CNAS實驗室認證,以證明整車或零部件生產企業的實驗室具備按有關國際準則開展校準、檢驗的技術能力,并一定程度了證明了汽車整車或零部件質量保證能力,為企業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提供入門鑰匙;計劃進入某一國家市場的建議了解進口國檢驗認證要求,提前策劃進行檢驗認證。
4.3 建議國家政策性支持中國本土檢驗認證機構發展壯大
目前國際檢驗認證市場基本被SGS 瑞士通用公證行、BV 必維國際檢驗集團、INTERTEK 天祥、T?V 德國萊茵等歐美檢驗機構壟斷,致使中國企業在國際檢驗認證市場話語權不足,不能有效對接進口國產品進口標準制定或管理部門,建議中國政府有關部門能夠加強對本土檢驗認證機構的支持,培育發展更多的本土“CCIC 中國檢驗認證集團”,增強本土檢驗認證機構的實驗檢驗能力、業務范圍和國際知名度,打破國際貿易中的技術壁壘,以有效促進中國本土企業發展進入國際市場。
4.4 建議政府有關部門有專門機構系統研究國外技術壁壘
建議我國政府有關部門能夠充分重視對此類檢驗認證的系統研究,設立專門機構系統研究進口國家制定的市場準入技術標準、市場準入程序,為中國政府制定與之對應的市場準入標準提出政策性建議,為中國企業順利進入國際市場提出策略性建議,組織中國相關行業企業開展與進出口國檢驗認證標準制定或管理部門進行溝通交流等,以有效應對國際市場檢驗認證技術壁壘,促進國內汽車及零部件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