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影
關鍵詞:綠色出行 智能出行 工具 協同發展
近年來隨著我國機動車數量的劇增,汽車污染成為了現代社會各類污染中的重要污染源,汽車污染問題也因此日漸成為了人們密切關注的社會問題。在這一背景下,綠色出現、低碳出行理念應運而生。綠色出行的實現需要人們在出行中盡可能選擇綠色環保的出行工具,如依托“步行”和“非機動交通工具”,這樣既環保又綠色,且不耽誤正常出行。再者,隨著云計算、通信技術等互聯網科技的成熟,各種智能出行工具相繼出現,這也成為人們綠色出現的最佳選擇。我國現代城市交通擁堵現象嚴重,且環境污染持續加重,倡導綠色出行,依托智能工具出行能改善市民居住環境,提高生活質量,這儼然成為城市綠色建設發展的必然趨勢。
1 “綠色出行”與“智能出行工具”概述
1.1 綠色出行理念內涵
“綠色出行”是一種綠色、環保、可持續的發展理念。“綠色出行”是相對于機動車出行而言的,它具有節能、高效、低耗、健康、污染少等特點,簡言之,即在出行中所產生的環境污染很少,甚至可以為零,這種方式的出行便是綠色環保出行。綠色出行是一種對環境十分友好的現代化出行方式,隨著“綠色地球理念”的不斷普及,城市綠色出行不僅僅代表著一種健康出行方式,而是逐漸發展成一種環保理念,這種理念又將進一步推動“綠色出行”的快速發展。就當下而言,我國城市的綠色出行方式主要為步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騎自行車、多人拼車出行等,綠色出行既滿足了人們的日常出行需求,也提高了出行效率。同時,也有利于現代化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城市交通網的構建,推動了綠色智能交通工具發展。
1.2 智能出行工具概念及特點
在綠色出行理念下,智能出行工具得到了發展。所謂“智能出行工具”,即依托發達的互聯網技術,集合各種現代化智能硬件設備,創造與生產出的能最大限度方便人們出行的交通工具。“智能車”是智能出行工具的簡稱,它與一般的汽車有很大的不同,車身實現了與智能硬件的結合,如安裝了GPS、電子羅盤等現代化智能設備,“環保”、“智能”、“便捷”、“功能齊全”等是智能出行工具的主要特點。傳統汽車的行車系統中只具備“行駛”這一單一功能。而智能車除了“行駛”功能之外,還有智能導航、通訊、急救、狀態監控、智能駕駛等功能,滿足了現代人們出現的各種獨特需求。最重要的是,“智能出行工具”更加低碳、環保,是一種節約能源、綠色可持續的出行方式。
2 綠色出行與智能出行工具協同發展現狀
2.1 綠色出行與智能出行結合的意識薄弱
綠色出行、智能工具出行可為城市“緩堵”,也可“降污”,故實現二者協同發展是現代綠色、環保城市發展的必然路徑,也是必然趨勢。就目前來說,公共交通(公交、地鐵等)因經濟實惠、方便可靠、性價比高等備受市民青睞,當下公交、地鐵的智能化發展讓此種綠色出行方式更方便、快捷。但除此之外,綠色出行與智能出行工具的結合并不樂觀。就結合意識而言,從政府來說,其對發展經濟與環境污染存在不均衡、不平等的關注,寧愿大力發展汽車制造業來拉動內需,實現經濟增長,環節經濟壓力,也不愿專注智能交通工具的發展。環保意識差,綠色出行與智能出行工具協同發展的意識薄弱,成為值得關注的問題。從市民角度來說,公交、地鐵似乎更稱心,他們不愿花費時間嘗試其他綠色智能出行工具,這種傳統交通的意識有待改進。
2.2 綠色出行與智能出行工具結合程度不高
綠色出行與之智能出行工具的結合在國外是相當樂觀的。美國位列發達國家之首,其在綠色環保與智能出行方面的成就是可圈可點的。為了實現綠色出行,政府大力發展綠色智能出行工具,并提倡個人購買小排量汽車,并出臺一些政策鼓勵綠色環保智能出行。在德國,政府專門建設了智能化的自行車車道,連接本國的各個城市,形成了令人嘆為觀止的“自行車高速公路”,其智能出行工具發展也較為迅速。但在我國,綠色出行與智能出行結合程度不高,如非機動車道建設不夠,豪華機動車道的建設依然占據主導地位。再者,智能公交、智能汽車行業發展緩慢、智能輕便型出行工具的開發與使用并沒有得到全面、大范圍普及,應及時改善。
3 綠色出行與智能出行工具協同發展的策略
3.1 實現公交車運行與電子公交站牌的智能結合
公交車是城市公共交通最主要的工具,也是綠色環保人士進行出行時的首選工具。公交車既便利又環保,綠色出行全靠它。但在實際乘車過程中,公交車自身的缺陷也暴露出來。如公交車無法滿足人們“即乘即走”、“即停即下”的需求,人們必須要在固定的時間段、在固定的站點等待,有時由于市內堵車,等待的時間也相應加長,這都不利于人們出行。為了實現綠色出行與智能出行工具的協同發展,融合推進,政府應加大電子公交站牌的建立。電子公交站牌實現了GPS技術與移動互聯網的融合,它可以將人們所要等待的公交車的到站距離信息、時間信息進行準確顯示,人們可通過分析電子公交站牌信息,選擇最經濟、最會計的公交線路出行。當然,電子公交站牌的發展需要政府大力支持,公交公司、公交司機等的全面配合。政府提供政策與資金支持,做好站臺電子站牌構建、公交公司安裝車站鏈接服務器,要對公交車輛信息適時共享,并合理調度車輛,公交司機也要對車輛行駛信息進行及時反饋。這樣的智能方式,將讓公交智能出行更加綠色、環保、便捷。當然,在整個電子公交站牌建立的過程中,需要用到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互聯網技術,為智能出行、綠色出行發力。
3.2 大力發展基于綠色電能源的智能汽車行業
城區交通壓力以及城區污染的主要根源在于“燃油汽車多”。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越來越多的人選購汽車作為出行工具,私家車的“繁榮”卻導致了城市交通壓力與環境壓力的激增。為了迎合“綠色出行”理念,城市理應用智能綠色電能源汽車代替傳統汽車,實現智能綠色出行。當然,這是一種理想藍圖,在較短的時間內,電能源智能汽車行業的發展仍得不到重視。這就需要政府在政策、資金、人才等各個方面進行支持,大力發展綠色電能源智能汽車。隨著互聯網技術發展,汽車行業正朝著綠色智能方向發展,這是必然趨勢。例如,百度公司、蘋果公司等一些較大的公司都將“智能汽車”作為公司當下和未來的重要發展項目。智能汽車能給予用戶更優質的品質體驗,如用戶可用手機控制汽車,在未來,“無人駕駛”的理想目標也許將成為可能。最重要的是,智能汽車以電能源為驅動,節能環保、綠色節約,發展前景無限。
3.3 普及智能輕便型出行工具以緩解交通壓力
就我國大多數城市而言,共享單車(共享自行車、共享電車)是一種較為綠色的智能輕便型出行工具,共享單車隨騎隨走,方便快捷。共享單車與美團、支付寶、微信等APP 實現智能結合,其普及化發展迎合了綠色發展理念。但除了共享單車之外,城市還應該大力普及智能電動三輪車、智能電動自行車、智能助力車和平衡車等一些更為智能、綠色的出行工具,以緩解城市交通與環境壓力。智能輕便型的交通工具對于人們日常出行極為方便,首先說智能電動三輪車。智能電動三輪車為人們出行提供了更大的便利,這是共享單車所不能達到的。智能三輪車在行程距離上、行車速度上等較共享單車更有優勢,它們也可以與手機進行智能鏈接,更智能方便。但需要要解決的問題是智能電動三輪車的亂停、亂放問題,這嚴重影響了城市交通環境改善。其次是智能電動自行車。這種出行工具兼備“電動車”、“自行車”優勢,唯一缺點是體積過大,其未來的改善將主要集中在降低重量,減少體積方面。最后是智能助力車與平衡車。這種智能車具有小巧便捷、時尚靈活、綠色環保的優點,深受青年人喜愛,應大力開發與提倡。
綜上所述,城市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會導致環境污染的加劇,保護環境、節約資源、低碳出行成為了當下城市健康發展的新主題。綠色出行秉承了低碳環保理念,其與智能出行工具的結合是劃時代的“創新之舉”,不僅可“緩堵”,還可“降污”,且生命力強大,方興未艾。基于我國綠色出行與智能出行工具結合程度不高的現狀,有必要針對不同社會群體,倡導適合不同群體的綠色與智能出行工具,以滿足城市居民的基本出行,為城市“青山綠水新面貌”的構建培育肥沃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