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秀靜

山東發改:全力奪取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雙勝利”。
正月初三,濟南市民由女士的手機里出現這樣一條短信:“今日,全省居民生活消費品交易價格總體穩定。糧油蛋魚類價格運行平穩,蔬菜價格延續升勢,水果價格總體穩定(山東省發展改革委)”。
彼時,跟全國大部分地區一樣,在這場疫情中,濟南人也剛剛完成“從淡漠到緊張”的情緒反轉,各種微信群、QQ群里,開始有“蔬菜要漲價了”的小道消息醞釀,這則短信來的既權威又及時。
正月初八,由于家里余糧不多,由女士再次打算出門“囤積點啥”,以應付不知還要持續多久的“閉關”生活。
但在離家不遠的超市里,她發現物品供應豐富、肉蛋奶齊全、價格合理,“大白菜只要9毛9/斤”,于是,成功地打消了囤糧的念頭。
這段時間里,山東大部分居民也感受到了物價的穩定、供應的充足,但他們不知道的是,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狀況,有關職能部門從春節前就開始“嚴陣以待”了。
2月25日,記者來到省發展改革委價格管理處,四級調研員史華南告訴記者,由于經歷過SARS、汶川地震、福岡核泄漏等突發事件的價格異常波動處置,當鐘南山院士在媒體上談到“存在人傳人的情況”時,省發改部門就敏感地意識到“可能又是一場嚴重危機”。
1月20日(臘月廿六),省發展改革委下發加強疫情防控相關商品價格監測的通知,要求各級發展改革部門安排專人開展市場巡查,密切關注本地醫用防疫商品的市場供需和價格變化,如市場出現搶購、斷檔及價格異常上漲等情況,第一時間向同級人民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報告。
1月21日(臘月廿七),價格管理處安排專人負責網上價格輿情監測。臘月廿九,價格管理處相關負責同志放棄回老家過年計劃,留在濟南“隨時待命”。
1月24日(臘月三十),山東啟動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Ⅰ級響應。正月初二,當大部分人還在過節,價格管理處處長李東方就已經返崗工作,初三開始,其他相關同志全部返崗到位,自此開啟一天不休的連軸轉模式。與此同時,省發展改革委圍繞價格監測、市場監管、復工復產的一系列措施、政策密集出臺。
1月27日(正月初三)開始,為穩定價格預期,省發展改革委通過各種渠道發布市場價格信息,特別是將重點監測的55個品種居民生活消費品價格情況,委托山東移動、聯通、電信公司以短信方式向社會群發,日均發送短信1.2億條,通過信息主動公開的方式,抑制價格恐慌,避免不必要的囤積。
1月28日(正月初四),為加強全省保供穩價工作,以省政府名義下發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物資供應穩定市場價格的通知,部署全省春節假期和疫情防控期間居民日常生活物資供應和穩定市場價格工作。
1月29日(正月初五),會同有關部門下發通知,明確哄抬價格違法行為認定辦法:對防疫用品及日常生活必需品價格實行漲價幅度控制,購銷差價超過35%的,由各級市場監管部門依法查處。有效打擊了囤積居奇、哄抬價格等不法行為。
隨著疫情逐步緩解,為引導企業及時復工復產,省發展改革委又相繼出臺了一系列價格支持政策,如大工業支持性電價政策、中小企業疫情期間“欠費不停供”政策、涉農企業電價扶持政策,非高耗能工商業電價降低5%……
史華南梳理,疫情期間的整個價格工作,其實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月20日開啟的價格應急監測;第二階段是從初二開始,主要是保供穩價、打擊哄抬價格,確保市場穩定;第三個階段是近期密集出臺的引導企業復工復產支持政策。
史華南介紹,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不同階段,出臺不同的應對措施,既考驗職能部門及時預判、準確施政的能力,也需要決策部門當機立斷、勇于擔當。政策的背后,就有許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比如查處哄抬價格行為認定辦法,2020年1月27-28日,網上相繼曝光山東部分超市出現“50多元錢的白菜,100多元錢的韭菜”等多起價格異動波動事件,此風一旦蔓延,搶購之風將隨之愈演愈烈。但哄抬價格只是局部地區發生,國家層面尚未有明確要求,其他省份也沒有先例,特別是機構改革后誰來牽頭這項工作并沒有明確規定。危機之下,省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局、醫保局“思想高度統一”,“需要我做的,我做好;不需要我做的,我配合好”,三部門29日起草文件、會簽發文、公布執行,當天就曝光了第一批哄抬價格違法案例,社會反響極其強烈。2月2日,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常務副省長王書堅直言:“凡是囤積居奇、哄抬物價、擾亂市場、發國難財的人,要罰得他傾家蕩產”。從此,山東市場哄抬價格行為得到有效控制,市場逐步平穩。
對支持性能源價格政策的出臺,被認為是“實打實”的為企業減負政策,是真金白銀的好政策,但這些價格政策“一手牽兩頭”,各類企業的實際情況都要考慮。為確保政策落實到位,省發展改革委與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進行了多次溝通、對接,國網山東省電力公司積極表態,明確表示疫情期間減免電費等降價政策全部由其承擔,不向上游企業傳導,同時確保各項價格政策在第一時間得到落實。
據了解,大工業支持性電價政策出臺后,國網德州供電公司立即主動對接2100余戶大工業客戶,逐一了解企業復工、復產情況,主動引導客戶優化調整基本電費計費方式,出現了“賣家主動為買家省錢”的感人場面。

1 月27 日,山東省發展改革委開始發布物價信息公益短信。

年初八,市中區陽光舜城附近一家超市推出9毛9/斤的大白菜。

省發展改革委開通省級政策信息發布平臺及24小時值班熱線,實時征集企業和項目建設單位反映的現實問題。
疫情就是戰場,時間就是生命。前線防護物資緊張、生活物資緊急調撥,來自黨中央國務院、山東省委省政府的一道道指令,就是職能部門的“軍令”。
省發展改革委綜合處是承擔委里統籌工作的職能部門,綜合處處長王棟介紹:正月初四開始,綜合處全體人員到崗,緊急調撥物資、研究疫情對經濟形勢的影響、開通政策信息發布平臺、24小時值班熱線、出臺扶持中小企業20條、復工復產10條政策建議……過去的一個月,處里全員上下,通宵達旦定政策、半夜三更收發通知,都是常態。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發展,山東省委、省政府成立省委經濟運行應急保障指揮部,辦公室就設在了省發展改革委,由綜合處具體承擔辦公室和綜合協調組職責。為了實現與企業、群眾的直接對接,2月14日,綜合處策劃設立省級政策信息發布、問題訴求反映和協調解決平臺,同步開通24小時熱線,每天接到的電話數以千計。
“省經濟運行應急保障指揮部辦公室:你們好!真的很感謝你們的協調,鴨子屠宰問題能盡快解決。咱們國家高層真的是重視為人民辦實事,謝謝你們做的這么一個反映渠道,希望省政府一直保持這么一個通道,為老百姓辦些難事。也希望咱們國家基層的部分公務員能轉變觀念,把為企業和百姓辦事當做自己該做的工作。祝2020年工作順利,開心每一天。”
這是一位養殖專業戶通過平臺發來的感謝信,王棟一直把它保存在手機里,其他輪值接聽熱線的同志也說,他們聽到來自基層的聲音,感覺“很踏實”。
助力中小企業渡過難關、扶植中小企業發展的“20條”,被認為是山東省保經濟促增長“實打實的政策干貨”,是由綜合處負責牽頭制定。王棟介紹:“當時是省領導審時度勢,提前研判,提出要為中小企業減負,指示我們研究擬定一個省級層面扶植中小企業的政策。”
“我們按照特事特辦及時辦理的原則,再充分借鑒蘇州、上海、重慶、天津、江蘇等地的經驗,結合山東的實際和以前的政策儲備積累,利用一天的時間制定了20條建議。頭天晚上11點接到任務通知,第二天就制定完成,第三天省領導簽發,出臺文件之快創了一個記錄。”
2月25日,記者到熱線現場參觀,兩部熱線電話幾乎沒有停歇,從社會保障、疫情期間工資發放到復工后酒店不接收外地人員入住等問題,工作人員都一一記錄、耐心解答。記者發現,這些來電反映的問題,有些會轉給相關部門限時辦理,有些本來不是熱線辦理范圍,他們也會幫著積極想辦法找途徑。
物資馳援、政策發布,出臺舉措經常上“頭條”的背后,就是這群甘于奉獻的幕后工作者。
濟南地鐵2號線是唯一一條貫穿濟南中心城區的東西向市域快線,也是2020年山東省重點工程項目。
2月下旬,記者來到2號線寶華街站。寶華街至萬盛北街站和長途汽車站盾構區間,位于無影山地段,是2號線地質最復雜、難度系數最大的區間。
“無影山真是一個看不見‘影子的山,該地塊地下巖石堅硬無比,堪比鋼筋。平均掘進1米就要更換2把刀片,現在已經累計換了300多把刀片。”中鐵三局濟南地鐵2號線萬寶標段盾構經理李學飛告訴記者。
目前該施工段已經全面復工,大約320名管理和施工人員正在進行盾構推進作業施工。據了解,為確保2號線年內通車目標,一期工程19個車站已全部啟動施工,其中17個車站主體結構封頂,25個單線區間貫通。
2號線的建設狀況是山東重點項目復工提速的一個縮影。2月中旬,山東省發展改革委重點項目建設按下“快進鍵”,總投資2.9萬億元的1021個省級重點項目相繼“出爐”,321個省年度重大項目、500個年度首批新舊動能轉換優選項目、200個“雙招雙引”重點簽約項目,聚焦基礎設施、現代產業、社會民生、重大平臺四大重點領域。根據省發展改革委的統計,截至2月25日,1021個省級重點項目、343個地方專項債券項目和1115個市縣重點項目,復工率分別達到70.7%、71.1%和44.6%。
而針對疫情防控中暴露出的短板,完善公共衛生服務、應急體系建設,及醫療物資龍頭企業培育等,省發展改革委已篩選274個項目,計劃總投資8922億元,這些項目都是2020年新增建設內容。
省發展改革委投資處副處長王坤告訴記者:2月7日,省里召開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專題會議提出,山東要加大重點項目投資力度,針對疫情暴露出來的醫療體系建設、公共衛生領域等存在的問題補短板、強弱項。
為做好項目篩選制定,投資處與省衛健委、應急廳、農業、水利、交通、大數據局等部門密切溝通,制定項目計劃,擬定投資方向、項目重點,用一周時間完成了上報。下一步,將會同財政等部門,配套跟進資金、融資、專項債、土地等政策保障措施,爭取項目盡早落地。王坤告訴記者,正如省委書記所言:疫情之下,“危中有機”。只要萬眾一心、政策到位,相信春天就不會遠。

備受矚目的濟南地鐵2 號線施工現場。
推進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專項小組——
灘區遷建項目復工和疫情防控兩手抓
本刊訊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省推進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專項小組辦公室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將疫情防控作為首要政治任務,迅速安排部署,加強統籌協調,督促各市縣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穩妥推動灘區遷建項目復工,確保完成灘區遷建全年任務。
根據省委、省政府關于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結合灘區遷建工作實際,及時印發《關于做好全省黃河灘區居民遷建工程復工和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指導各市抓好已搬遷社區疫情防控,并就項目復工、疫情防控、質量安全、落實責任等提出要求,推動市縣在嚴格落實防疫措施的前提下統籌抓好遷建工作。?
完善遷建項目疫情防控監測機制,每周調度一次疫情防控和項目復工情況,督促條件成熟的項目盡早復工建設,已復工項目同步建立疫情防控工作臺賬,確保施工人員健康安全。
同時,省灘區遷建專項小組辦公室積極幫助協調市縣解決項目復工中的現實困難。督促市縣協調解決復工過程中遇到的用工、備料、交通運輸以及生活安排等現實困難,推進項目早復工、早竣工,全力保障灘區遷建重大民生工程建設。
截至2月12日,已有濟南、菏澤2市4縣區的外遷、筑堤保護和村臺安置社區工程復工。預計2月底前,16縣區遷建工程將全部復工,3月中旬前五類工程全面復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