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愛峰



作為抗疫的前沿陣地,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雖然未曾收治確診病例,但作為定點醫院在負責轄區疑似病例的收治和篩查工作,對經醫院專家組會診和疾控中心篩查后仍無法排除的病例轉往市級定點收治醫院進行確診。而在加強成都本土疫情防控的同時,二醫院全院黨員,紛紛響應號召主動請戰,申請前往武漢參加前線支援。截至2月19日,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已派出17人出征武漢、支援湖北。
不畏生死 主動請戰
二醫院按照當地緊缺、政治合格、業務過硬、個人自愿的原則,從1000多名踴躍報名的突擊隊(黨員突擊隊、博士突擊隊、專家突擊隊、青年突擊隊)人員中,層層篩選出17人前往湖北。其中2人隨國家醫學緊急救援隊參與四川省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15人隨四川省第六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征。這些來自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心血管內科、老年醫學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骨科、重癥監護室等科室的醫護骨干黨員,時時關注武漢疫情,主動向醫院請戰,放棄春節休假,第一時間趕回醫院,隨時待命出征。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1月26日,面對鮮紅的黨旗,醫院第一批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黨員突擊隊隊員們高舉右拳,莊嚴宣誓,并愿意以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的精神,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與湖北人民一道,誓死打贏這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戰爭。
“我退掉了回浙江老家的車票,堅守成都,隨時待命!”32歲的重癥監護室男護士張鐘滿,有著12年的黨齡,疫情面前主動報名參加黨員突擊隊,申請留守成都。“我平時一個人在成都上班,老婆在綿陽帶著3歲的小孩,周末才回去一次。本來這個春節假期是準備初一值完班就回綿陽,帶上他們一同去浙江老家看望我的父母。現在武漢人民需要馳援,我愿意報名參加醫院的黨員突擊隊,家人很支持。”
“爸媽和兒子還在老家,我都沒敢給他們說請戰的事,本來打算這兩天回去接他們,但這次春節又不能去了,還好有我老公的支持。”內分泌科博士陳冬梅,才結束為期一年的藏區扶貧任務從甘孜返回家中,準備在春節期間好好陪陪父母和小孩。但是在疫情發生后,她第一時間提交請戰書,“仰無愧于天,俯無愧于地,行無愧于心!既然穿上了這身白衣,就注定了要和疾病抗爭到底!”
32歲的任蕊在談到自己參加突擊隊,也是頗為感慨。“在申請加入突擊隊的時候,我的心里還是很忐忑的。孩子還小,怕老人不理解。但我告訴媽媽后,她表現出的卻是非常理解和堅決支持,她說:‘你放心去,家里還有我。”
其實,他們也會害怕,但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既然選擇了穿上這身白色戰衣,就會無畏艱險,繼續向前;他們也有父母子女,但在這場與病毒的戰役中,他們是醫護人員,他們不忘醫者初心,勇敢地做著生命的守護者。
馳援武漢? 遍地溫暖
“逆行而不獨行,有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全國人民的全力支持,我們團結一致,不畏艱險,勇往直前,我堅信我們一定會取得抗疫的最終勝利!”這是二醫院湖北支援隊隊長、臨時黨支部書記王賓友在電話中的肺腑之言。這次湖北之行,他們的首要援助任務是對漢陽方艙醫院的病患進行援助護理、治療,其中也有很多動人的故事。
隊員們都把這次支援湖北之行當成一次人生的鍛煉,對自己的考驗。出發之前大家都覺得武漢病人多、疫情重,任務會很艱巨,可能會身體疲憊。“到了之后進行入艙準備時,因為院感專家一再強調加強防護,千萬不能讓自己感染,面臨的心理壓力還是挺大的。直到進去看到方艙中的病人大都很積極樂觀后,心理壓力才緩解了下來。”支援隊護士、臨時黨支部副書記胡蓉坦言到湖北前后的心路歷程,“現在在方艙為病人檢測生命體征、發藥、巡視病情變化、按時發餐、開導病人增強信心,除了必須要穿嚴實防護服外,心理上跟平時沒有什么區別,就像平時的護士跟病人一樣。”
為響應習總書記“讓黨旗在防控疫情斗爭第一線高高飄揚”的重要指示,二醫院湖北支援隊成立了臨時黨支部。因疫情防控需要,支援隊隊員的工作和日常生活都處于隔離狀態,臨時黨支部就采取視頻會議的形式組織隊員交流,鼓勵每個人談自己的所見所思所想,把遇到的問題集中起來,集思廣益,取長補短,在保證隊員安全的情況下不斷提高工作效率。隊員杜月君是第一批進艙工作的,下班以后,他還顧不上休息,就立馬召集所有人開視頻會議,把他在方艙里面的工作情況,遇到的問題,有什么需要注意的事項,給大家一一詳細介紹,為下一批次進艙的隊員提供了很好的經驗,也及時緩解了他們首次進艙的心理壓力。
護士胡蓉第一次進方艙就遇到一位非常樂觀的阿姨,看見她防護服上寫著“四川”就說:“你們是四川來的呀?哎呀,你們四川妹妹說話好好聽啊,謝謝你們來支援我們啊,你們太辛苦了……”胡蓉感動得流著眼淚對阿姨說:“2008年汶川地震的時候你們也來支援了我們的,我們是來感恩的,我們都是一家人嘛,相互幫助。”同樣,王賓友醫生進艙工作時,遇到不少病人對來支援的醫護人員無聲的鞠躬表達謝意,也常常讓他眼睛濕潤。雖然每次進艙醫生和護士都為節約防護服而不吃不喝不上廁所,還得克服缺氧的困難,工作量也很大,但有這些溫暖和感動,他們每次都能開心地完成任務。
在日常生活中,各方面給的后勤保障也既充足又溫馨。二醫院作為隊員們的大后方,在生活物資和防護物資方面給隊員們不遺余力的支持,除出發時充足的防護物資準備外,隊員們在武漢還時常能收到各種生活物資,有的是“娘家”醫院寄,也有社會愛心人士的捐贈。“收到來自社會的關愛,我們一點都不孤單,中午可以享用美食了。”這是胡蓉護士在她的朋友圈曬出一張自煮火鍋照片配的文字。
在當地,所有支援隊也得到武漢各級政府用心提供的后勤保障,在酒店是一人一間房,這樣既避免了可能會產生的交叉感染又能保證每個人不同班次的休息。日常飲食為保證醫護人員的營養,每餐都有雞蛋,也會特意考慮支援隊的口味,給四川隊送去川菜。“在去往方艙的40分鐘路程中,我們觀察到路上幾乎沒有行人,一些店鋪都是定時開的,能看到的一個個忙碌的身影,大部分都是政府工作人員。”王賓友隊長感慨地說。特別是聽到他們有人說是商務局的,有人說是外貿局的……目前的工作都是保障支援隊和病人的日常生活,“聽到這種狀況特別特別感動,再一次熱淚盈眶,想到了我們黨和國家、政府為打贏這次戰‘疫真的是全力以赴了,感動中又增添了莫大的力量。”
【戰“役”日記】
1月26日下午,在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黨員活動室里舉行了抗擊新冠肺炎黨員突擊隊培訓暨宣誓儀式,這天也正好是突擊隊隊員、主管護師任蕊的生日,大家為她準備了生日蛋糕,一同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在黨旗下宣誓,加入黨員突擊隊,使她的生日變得有特別的意義。“我的生日愿望就是早日戰勝疾病。”此后,身在武漢防控一線的任蕊,更是用溫暖的文字,記錄下了在方艙醫院發生的一切。
我相信黎明的那道光會越過黑暗
2月12日
今天是我們在武漢的第3天,我們已經到達沒有硝煙的戰場,只要武漢人民需要,我們義不容辭。
接到任務的隊員陸續進艙,沒有任務的隊員,就在酒店學習各種工作流程、護理要點,向出艙的老師取經。
下午,隊長王賓友組織全體隊員召開視頻會議,龔亮和聶建軍醫生分別分享了各自入艙工作的經驗和注意事項。
很快,我也臨危受命帶領60名護理老師組成第二梯隊,準備凌晨入艙。聽到入艙的消息,我完全沒有了睡意,同時,又感到緊張。
凌晨2點,我做好防護準備后正式入艙,上一個班的老師耐心細致地拿出本子逐一交代。交班后,我們先熟悉每個人所管的床位,清點人數,劃分區域……
和平時的臨床護理操作比,在這里上班更多的是做好患者心理疏導和安撫工作。
就這樣工作持續到早上8點,做完下一班的交接后,是該出艙了。這也是最麻煩和最關鍵的時刻。大家需要排隊等候,3人組成一隊,在院感老師的指導下,像“拆炸彈”一樣把一層層防護服、防護用具慢慢“拆”下,拆一樣手就要清潔消毒一次,從污染區過渡到半污染區,直到兩個小時后的十點鐘我們才走到清潔區。我悄悄地照了一下鏡子,臉上真的有了榮譽的壓痕。
辛苦了一夜,我覺得很值得,相信黎明的那道光會越過黑暗,加油!
疫去,將不負眾望,平安歸來
2月15日 大雪
現在的武漢,朔風呼嘯、大雪紛飛,這是今冬以來武漢最大的一場降雪。武漢也啟動低溫雨雪冰凍災害Ⅱ級應急響應。這個景象著實讓人有些擔憂。
不管遇到任何困難,身為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都絕不退縮,讓我們感到十分暖心的是醫院領導對我們全力支持,在醫用防護物資奇缺的情況下,充分保障醫療隊,感謝醫院各級領導、各部門對隊員及家屬的關心,時常詢問物資是否足夠、家里有沒有什么需要、有沒有什么問題需要反饋,已成為他們最迫切想知道的事,可想而知電話那頭他們忙碌的身影、擔憂的心情。一份份物資從成都運往武漢,承載著市二院的鼎力支持,院領導的關愛呵護,同仁以及家人的牽掛。還記得臨行前徐榮華書記語重心長地對我們說,“你們就像我們的孩子,兒行千里母擔憂,有什么需要,一定記得和家里說。”,在場的人無一不動容。遠方的你們是我們最堅強的后盾最貼心的保障,有你們,我們前行的每一步都無所畏懼。
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有一個地方,正在用溫暖的山泉、肥沃的土地、柔和的風,灌溉滋養溫柔著一顆種子,不久將結出勝利的果實。
2020年2月9日,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15人出征,疫去,將不負眾望,平安歸來。
“再等等,阿姨,一家人一定會團圓的”
2月16日? 晴
昨天的武漢銀裝素裹,今天突然放晴了,太陽照射在皚皚白雪上,一切都那么美好,相信疫情的陰霾也會被清除。
上午7點,我坐上了前往漢陽方艙醫院的班車。到達后迅速穿好所有防護用品,相互檢查有無疏漏,便進艙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2月11日,設在武漢國際博覽中心的武漢漢陽方艙醫院正式投入使用,收治的是新冠肺炎輕癥患者。我們的援助武漢醫療隊員被隨機分配到艙內各個單元,承擔起醫療、護理工作。
我負責一個小組的護理工作,除了護理分管的病人,還要帶領護士查房、排班、物資分配等一些瑣事。這里的患者看到我們都很親切,我們把他們當成親人一樣對待,他們也把這里當成了家。
今天,我走到22單元時,一位阿姨叫住了我,問,“你是武漢市二醫院的啊。”我說:“我來自成都市第二人民醫院。”她說:“感謝你們,真的感謝你們來武漢,我們一家三口都在不同的方艙治療,很久沒見到他們了。”說著說著便哽咽,本能地,我伸出手想抱抱她,她卻說:“你離我遠點,我不能讓你們也感染,你們要好好保護自己,有你們我們就有希望。”此時,我已經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任憑眼淚、汗水,還有呼吸的霧氣模糊了護目鏡,我必須表現出足夠的堅強,才能給阿姨一些安全感。“再等等,阿姨,一家人一定會團圓的。”
在方艙醫院上班,工作方式不同于平日,有來自身體上的不適宜,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把自己裹成包子,穿梭于各個單元的不同床旁,一天下來可以衣服濕透,脫下口罩的那一瞬間,深深的印子烙在臉上,一碰就痛。除了這些,更多的是去寬慰病人。他們病情上是輕癥,心靈卻受到了創傷,失去家人的痛苦是無法一時間平復的,只有我們慢慢去開導,給他們親人般的溫暖。
見慣了生死的我,此刻也會失眠,平日里電視上的場景,如今近在身邊,生命是脆弱的,我們也是渺小的,愿能用一己之力,幫助身邊的人,愿武漢能好起來,太陽下的武漢真的好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