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近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中央、四川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六穩”的工作要求,按照防疫優先、統籌兼顧、分類指導、精準高效的原則,成都市印發《關于有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運行20條政策措施》,從持續加大疫情防控力度、支持各類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加大金融財稅支持力度、加大援企穩崗力度、補齊短板加大項目投資力度、著力穩定居民消費發展新經濟新業態六個方面提出20條具體舉措,有效應對疫情,穩定經濟運行。現本刊特將20條政策措施部分重點圖解如下。
五大特點
全面系統,
體現“兩手抓”
堅持防疫優先、統籌兼顧、分類指導、精準高效的原則,突出疫情防控、經濟運行兩手抓、兩手硬。
精準施策,
問計于企業、專家
通過5000多份企業網絡問卷、10余個行業協會座談、多名專家訪談等方式,分行業分領域問癥問計,了解企業困難訴求和發展愿望,在政策中充分采納了各方的意見建議。
分類指導,
科學防控
以幫助企業抗疫情、渡難關為重點,分行業協助企業達到復工防疫標準、降低運行成本,支持各類生產企業依據防疫物資儲備水平和防疫能力有序復工復產。
政策疊加,
增加含金量
在全面落實國家和省上政策的基礎上,結合超大城市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實際,細化了財政補貼標準、財政補貼比例,明確了市和區(市)縣財政責任,疊加了增強戰略物資儲備能力、發布疫情防控產品(服務)新經濟企業能力清單等“成都元素”,同時也為區(市)縣結合實際細化政策留下了空間。
因地制宜,
長短結合
當前以鼓勵支持現有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復工達產擴產和幫助中小企業渡難關為重點,長遠以建立重要防疫物資戰略儲備制度、完善相關產業鏈生態圈、彌補城鄉公共衛生應急服務設施短板和加快培育新經濟新業態為重點,力求統籌兼顧。
持續加大疫情防控力度
01抓實抓細疫情防控工作
各單位各企業切實履行法定防疫責任
健全城鄉社區疫情防控網格化管理體系
02確保防疫和生活必需品生產流通
對原輔材料、生產設備等應急物資開辟物流“綠色通道”
加快建立我市重要醫用物資戰略儲備制度
疫情期間,對市上確定的參與生活物資保供重點企業,按物流費用、員工防護費用分別給予50%、合計不超過200萬元的補貼
對參與保供、疏通農產品等供需的重點批發市場,減半征收經營戶的入場交易服務費(交易傭金),減收部分由政府補貼,每個批發市場補貼金額不超過400萬元
對新增產能項目“一窗式”48小時內辦結審批,對按要求增產轉產防疫用品的技改設備投資予以50%補助
支持各類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03協助企業達到復工防疫標準
04降低企業用水用能等負擔
05建立供應鏈及進出口貿易應急機制
穩定公路、航空、鐵路等物流通道
協助受疫情影響導致未能按時履約交貨的外貿企業,向國家有關進出口商會申請免費出具不可抗力事實性證明
加大金融財稅支持力度
06確保中小微企業融資總量增加、利率下降
人行成都分行營管部專項安排10億元低成本再貸款、再貼現資金
中小微企業存量貸款疫情防控期間到期辦理續貸或展期,利率按原合同利率下浮10%,新增貸款利率原則上按基準利率下浮10%
銀行機構不抽貸、斷貸、壓貸
對暫時陷入困難但前景較好的中小微企業,市財政給予不超過貸款合同約定市場報價利率(LPR)50%的貸款貼息
因疫情影響未能及時還款的,經金融機構認定,相關逾期貸款可以不作逾期記錄報送,已經報送的予以調整
確保普惠小微企業年末貸款余額高于2019年,綜合融資成本同比下降0.5個百分點以上
07合理分擔金融機構疫情貸款損失
金融機構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中小企業提供續貸支持而造成貸款損失的,市財政給予30%的補助
支持融資擔保公司對受疫情影響的小微企業在一定期限內減收或免收融資擔保費,減免部分由市和區(市)縣財政按企業隸屬關系予以適度補貼
鼓勵融資擔保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對中小企業適當延長寬限期,寬限期間不加收罰息
08提高地方法人金融機構貸款不良率容忍度
09延期繳納稅款
對納稅人繳納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確有困難的,經稅務機關核準,依法予以緩征、減征或者免征
對確有特殊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稅款的企業,依法辦理延期繳納稅款,最長不超過3個月
10加大政府采購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力度
采取預留份額、評審優惠、消除門檻等方式,力爭政府采購中小企業貨物、服務比例達80%以上
建立健全預付款制度,鼓勵采購單位向中標供應商預付一定比例的合同價款
全面執行“蓉采貸”政策
加大援企穩崗力度
11緩繳社保及減輕公積金繳存負擔
適度延期繳納社會保險費,延繳期間不收取滯納金,企業職工個人權益記錄和待遇不受影響
實行失業保險金穩崗返還,對不裁員、少裁員的參保企業,按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總額的50%予以返還,對其中暫時困難但有望恢復的參保企業,返還標準按6個月的月人均失業保險金和參保職工人數確定
繼續執行社保降費調基政策
對中小企業吸納登記失業半年以上人員以及因疫情無法返崗的農民工就業且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按規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的,給予1000元/人一次性吸納就業補助。
疫情期間,對醫療防疫物資生產企業擴產能,每增加一名員工并穩定就業的,按2000元/人標準給予補助。
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向重點工業企業輸送勞動者,員工穩定就業并連續參加社會保險6個月以上的,按1000元/人標準發放補助
12加強就業適崗技能培訓
13維護勞動關系和諧穩定
補齊短板加大項目投資力度
14突出重點補齊城市發展短板
加快彌補健康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體系短板建設
加快建設智慧城市治理和應急體系
加快建設區域協調與城鄉融合發展體系
15保障重點項目建設
將大運會場館、東西城市軸線、天府大道北延線、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天府國際機場等重點工程建設單位人員疫情防控、生活物資保障、施工物資供應等工作納入重點保供范圍
16支持工業企業提能擴產
對工業企業滿足市場需求的擴大再生產新增固定資產投資,按年度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額給予最高500萬元補助
投資額在100萬元—2000萬元的按10%比例補助,投資額超過2000萬元部分的按5%比例補助
17激勵企業提升研發能力
重點支持病毒學領域前沿研究
定期發布科技成果清單和企業技術需求清單
支持企業建立研發準備金制度
著力穩定居民消費發展新經濟新業態
18減免中小企業租金
減輕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休閑娛樂、餐飲住宿、旅游商貿、康體美容及相關制造行業資金負擔,承租國有企業經營性物業的非國有中小企業(個體經營戶),2020年2月份租金全免,3、4月份租金減半
各區(市)縣可對減免的業主給予適度財政補貼
19聯動激發服務業產業鏈活力
發揮商協會作用,支持上下游聯動
鼓勵進行線上轉換的消費業態發展
20發布新經濟企業能力清單
用活新經濟天使投資基金
發布疫情防控產品(服務)新經濟企業能力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