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玉春
摘要:職業高中計算機學科的技能操作能力很強,計算機課堂教學需要根據學科特點和中職學生實際選擇合適的教學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入思政元素,提升學生的職業認同感及文化自信。故而提出了“預習初試、示范初探、實踐展示、師生互評、養成提升”的五步教學法,讓學生主動去學習實踐,在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得到提升。
關鍵詞:中職學生;計算機教學;提升品格;思政文化
作為職業高中,計算機專業課程的分類很多,細分成很多方向,而且很多課程都偏向技能,操作性很強。經過十幾年學習和探討,結合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總結出一些中職計算機教學的方法供同行參考。
教學方法是課堂行為的中樞。尋找適合的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方法是課堂成功的前提。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有其自身的特點: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不同初中階段的信息技術教育,它更偏向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激發學生愛崗敬業、創新創業熱情。如果我們還把中職計算機教學當著一門基礎應用課程就有點不合時宜了。在中職計算機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思政元素也是新時代的要求。基于此,結合教學實踐,總結出“預習初試、示范初探、實踐展示、師生互評、養成提升”五步教學法。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教師在這一個過程中切忌只作為一個知識的灌輸者。教師需要在實踐過程中幫助學生將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促進學生激發自己的學習興趣,形成有效的學習動機。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引入學生感興趣的事例,創設一些他們熟悉的問題情境,提供學習框架,定時間,定目標做一些適當的引導,使他們在原有的知識結構基礎上感知新知識的魅力。比如在講授網絡綜合布線課程《設備與材料初識》時,可以先布置學生尋找生活中的“綜合布線”,讓學生親自感嘆專業神奇和美。教師設置相應的表格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里尋找和發現課程專業特性,讓學生對相應課程產生極大的好奇心,渴望立刻去學習掌握相應的技能。
例表:

教師示范操作是專業技能課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招。在專業的教學過程中,示范能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接受專業技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學習的難度。當然在示范的過程中,也切忌單純的操作示范,可在示范的過程中做一些小的變化,以期保持和提高學生的信心和興趣。例如,在綜合布線課程中《RJ45水晶頭制作》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制作出包括眾多錯誤的水晶頭若干個,讓學生來找錯誤;也可以制作出若干個正確接法但美觀度不同的水晶頭,讓學生來選美。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讓學生輕松掌握知識點的基礎上進行技能初探。同樣,教師也可以采用類似的辦法,把學生進行分組,采用“找差錯”“選美”的方法讓他們自己去實踐,并初步掌握相應的技能。
經過對實踐技能的初步掌握,學生需要有認同感。這種認同感需要通過一定的方式來實現。教師采用作品展示的形式來實現學生的認同感,同時教師也能在這一過程中,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得到及時反饋,提高了教學質量。具體做法如下:我將學生優秀的作品通過作品成列、照片懸掛、數字保存等形式長期展示在技能實訓室、學校過道、數字圖書館等平臺上,對優秀的同學進行表揚,鼓勵他們追求成功,樹立他們的自信,從而更激發他們積極主動地去學習。這樣,對課堂后進者或者下一學年的后來者都產生一定的榜樣作用。作品被展示的同學得到了老師的承認、同學的認可,他們就會信心百倍、興趣盎然;后勁者、后來者有了目標、方向,學習上就更注重細節、態度及方法。在學習上,同學們就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學習風氣。
點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但是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只從課堂知識點、學習環節、學生的學習情況上做點評,注重讓學生總結自己的學習情況。但是,教學過程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除了需要組織同桌間、小組間通過討論、交流等活動形式啟發學生自己去發現知識規律,糾正錯誤或糾正對知識的片面認識;同時教師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采用不記名網絡投票、“啄木鳥行動計劃”等方式,讓學生勇于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不恰當教學方法、知識點錯誤等教師偶爾會出現的問題。這樣,在師生共同相互評價的過程中,教學相長,共同提高,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尊重了學生的人格,使課堂氛圍輕松、師生關系融洽,從而更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曾經我的一位學生在朋友圈中寫道:“從沒遇到一個讓我評價他的老師,奧耶!”,可見學生對評價老師這一做法的認同感。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我們黨立志于中華民族千秋偉業,必須培養一代又一代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立志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奮斗終身的有用人才。在這個根本問題上,必須旗幟鮮明、毫不含糊。”學習的目的在于運用。如何提升中職學生在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和情感認同上花功夫,筆者認為帶領學生觸摸歷史、感知現實,在學深悟透、入腦入心、落地生根上下功夫。比如,在《計算機信息技術教程》集成電路這一章節講解過程中,給學生描述講解芯片產業鏈的重要環節: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終端制造等。再將中美貿易摩擦、技術封鎖等熱點事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相結合起來,從專業認同、職業倫理、社會責任等各方面提升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讓他們感覺身上的擔子更重,增強學生的社會使命感。
計算機專業課程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預習初試、示范初探、實踐展示、師生互評、養成提升五步是相輔相成的,環環相扣,密不可分。在教學過程中,更多的讓學生參與進來,主動地探究,體會成功的愉悅感,增強他們社會使命感。當然,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八個統一”的要求上,在為新時代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道路上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