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總工會
——打造1座特色“領軍產業園”。興化經濟開發區調味品企業集聚,產業規模占全國的1/8,擁有6萬多名調味品產業工人。結合這一特色優勢,興化市總以調味品行業協會為抓手,依托伽力森、安井、特味濃、長牌食品等龍頭企業,推動成立興化市調味品產業工會。積極發揮調味品產業工會的“高地”效應,吸納眾多中小調味品企業和產業工人加入到工會組織和工會隊伍中來,全力打造特色“領軍產業園”。以組織聯動為紐帶,通過龍頭企業帶動中小企業開展工會規范化、長效化建設,筑牢“領軍產業園”陣地堡壘。
——打造20家“領軍產工之家”。在全市產業工人集聚的不銹鋼、健康食品、裝備制造三大主導產業和儀表、醫藥、木船等行業,以黨工共建為抓手,選取一批基礎好、有特色的企業,著力培育、創建20家“黨工組織健全、維權機制完善、勞動關系和諧、發展健康有序、職工評價良好、工會工作創新”的“領軍產工之家”,推動實現產業工會服務職工能力明顯提高,活力明顯增強,工作績效滿意度明顯提升。
——打造30所產業工人“領軍講堂”。整合全市工會教育培訓資源,推動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競技互促,充分發揮先鋒模范和高技能專業人才傳幫帶作用,打造30所產業工人“領軍講堂”。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授課與示范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聘請“名家講師”“勞動模范”“優秀黨員”“技能大師”“首席工匠”“金牌工人”,傳授政策理論、法律法規、道德文化、生產技術、業務實踐和創新成果等,推動“領軍講堂”成為產業工人提升學習力、創新力、執行力的“加油站”“練兵場”。
——打造40名產業“領軍人才”。以促進產業工人成長為導向,加大力度培育、選樹優秀產業工人典型。通過提供各類勞動競賽、技能大賽、名師帶高徒等技能提升活動,讓一批技術骨干、能工巧匠在實踐中脫穎而出,逐步成長為開展技術革新改造、解決生產實踐中關鍵技術問題的骨干力量和產業轉型升級的主力軍。選樹40名在技術業務領域有專長、有工作經驗和創新能力的高技能“領軍人才”作為產業牽頭人,吸引、集聚更多的技術尖子、崗位標兵、創新能手,形成技術攻關的“強磁場”,催生產業創新的“核聚變”。
圍繞鍛造產業工人“領軍方陣”目標,興化市總集眾智、匯眾力,從企業、職工最緊要、最需要的問題切入,試點先行、典型引路,推出了一系列扎實而有效的舉措:
一是聯動共建,產教融合。在全市產業企業中探索建立黨建、產改、工建一體推進的長效機制,推動產業企業和職業院校、技能學校開展結對共建,在人才培養、技術交流、教育培訓、品牌建設、產學研用、成果轉化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推動企業升級為寓產于教的“生產基地”,學校升級為融教于產的“學習工廠”。
二是名師帶徒,育苗傳承。針對企事業單位的關鍵工種、緊缺工種、高技能工種,組織“拜名師,帶名徒”,推進產業工人學習理論、鉆研業務,促進技術技能持續提升。遴選一批“勞動模范”“興化工匠”“技能大師”,聘任為“領軍講堂”導師,注重發現和引導產業工人隊伍中優秀青年職工,政治上給予關心和引導,業務上給予培訓和指導。

濕拉工、捻股工工作場景
三是技術創新,聚合人才。以創新工作室為平臺,優化充實產業工人創新導師團,聚合生產一線技能人才。聚焦興化重點產業和本企業、本單位生產經營活動中的重點難點問題,組織技術攻關、技術革新和發明創造等創新性活動,開設“產業工人創新論壇”“創新工作室剪影”等專欄,舉辦“產改創新成果展”“企業創新我先行”等活動,組織全市產改創新優秀案例匯編,為更深層次推進產改工作提供借鑒。
四是技能提升,競技相長。健全完善“項目統籌、分級組織、層層負責、上下對接、同步聯動”的競賽組織體制,以產教融合示范基地、“領軍講堂”為依托,以全市十大工種技能競賽為載體,組織萬名產業工人大練兵、大比武,以賽促學、以賽代訓、以賽賦能,為產業工人搭建施展拳腳、實現夢想的舞臺,打通崗位成才的快速通道,推動形成人人強技能、創業績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