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杰 康燕
2020年7月27日至8月9日,我響應學校教師赴企業實踐鍛煉的號召,深入到濟南東升國峰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實踐鍛煉。通過企業崗位實踐,我將教學理論與課程實踐進行結合,學到了不少的知識。經過學習與交流,讓我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更新了自己的教學理念,明確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同時也看到了自己的長處,這些將會是我們一生的寶貴財富。現就“公共基礎課服務專業課途徑”做如下闡述:
一、公共基礎課現狀及存在問題
高職公共基礎課是高職院校實現高職教育培養目標不可或缺的、高等職業教育課程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擔負著提高學生文化素質和綜合職業能力的重任,是學好專業課的前提和必備條件,也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風范和愛崗敬業品質的重要途徑。高職院校是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公共基礎課必須成為專業課的基石。因而,公共基礎課對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發揮基礎性作用,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使學生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潛力。
高職公共基礎課不僅承擔著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基本技能的培養任務。還承擔著培養學生科學素質、人文素質、身體與心理素質并使其可持續發展的任務。綜合素質在個人就業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愈來愈大,一個專業技能突出、綜合素質強的學生往往競爭優勢明顯,所以職業學校在加強學生專業課程教學的同時,同樣希望學生能學好文化基礎課程,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它與學生職業技能的形成,就業競爭力的打造密切相關,是高職教育課程體系不可缺失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由于高職院校公共基礎課在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襲學科教育模式,過分追求基礎知識的系統性和完整性,其培養目標、教學方法等沒有體現出高職高專院校的課程特色,忽視了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造成了公共課教學與專業課教學脫節現象。因此,公共基礎課教師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樹立公共課為專業課服務的新理念。
基礎課理論的教學與實踐結合得不夠緊密。高職院校基礎課教學必須面向改革實際,樹立基礎課教學的就業導向理念,把高職學生普遍關注的就業能力問題作為基礎課教學改革的立足點與出發點,并貫穿于課程改革的各個環節,把知識傳授的基礎理論課轉變成具有吸引力、教學實效性和學生認可的能力訓練課程。在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引導學生更快更好地提升職業能力和職業素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二、結合企業需求、專業設置改進公共基礎課課程設置
積極開展公共基礎課為專業課服務的教學改革,改進公共課課程設置。應根據行業、企業需求,推進落實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教學改革,調整課程設置。堅持教學以技能為中心,專業課、文化課教學為技能課教學服務,調整教學計劃,突出實踐教學加大實踐教學比例。教學改革和課程設置應關注行業、企業的最新發展,根據企業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狀況和基本要求,結合職業技能鑒定考核大綱,突出本專業領域的新知識、新技術、新流程和新方法,及時調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在課程的難度和廣度方面,遵循“實用為先、夠用為度”的原則;在教學內容上,刪繁就簡,面對實際,講求實效。職業技術學校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一定工程實際能力的“實用型”、“應用型”人才;文化基礎課在分析生源素質基礎上,實施分層教學并取締簡單的文化課統一考試。
為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和形成專業技能奠定基礎是公共基礎課的主要功能。基礎課教學,要以為專業課服務為宗旨,淡化公共基礎課與專業課的界限,調整教學內容,搞好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的銜接,使基礎課的教學內容更具實用性和針對性,配合好專業課教學。要根據專業需要確定公共基礎課的教學目標,制定授課計劃,對教學內容進行調整。公共基礎課所涉及的知識點,要與專業課程中的相關知識聯系起來,對與專業知識無關或關系不大的基礎知識堅決舍棄。在講授基礎知識的過程中,要指明在哪門專業課中能夠用到這些知識,在什么實踐環節中能夠用到這些知識,做到有的放矢,使基礎課知識與專業知識有機地結合起來。
公共課教師要與專業教師積極溝通交流,了解專業培養目標,分析專業所需要的能力結構,詳細了解專業教學計劃、課程體系,了解該專業學生從事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文化素質和基本能力素質,充分認識自己所授課程對專業能力和素質培養的作用,尋找基礎理論知識與專業知識的結合點。在教學實踐中將學生專業素質培養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針對不同的專業特點和知識需要對公共基礎課的教學內容進行選擇和調整。這樣既可以把學生從枯燥的公式、概念、抽象理論中解脫出來,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又為學生學習專業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教學過程中,要指出在哪門專業課中能夠用到這些知識,在什么實踐環節中能夠用到這些知識,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時分配等更加合理,做到教與學的有機結合。在教學實踐中檢驗淡化基礎課與專業課的界限,增強基礎課為專業課服務做法的效果。公共基礎課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專業興趣,穩定專業思想。
三、改進教學手段、教學方法
步入高職院校的部分學生存在著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專業思想不穩定的問題。培養學生專業興趣,穩定專業思想不僅是學生管理部門的事情,也是公共基礎課教師一項重要的工作任務。學生入校第一學期的課程大多是公共基礎課,所以作為一名公共基礎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應注意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穩定學生的專業思想。幫助學生樹立專業觀念,鼓勵學生熱愛所學的專業,幫助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樹立良好的擇業觀。另外,公共基礎課教師在教學中還要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刻苦學習的精神和科學的學習方法,以便學生能更好地學好專業課程。
在語文課的教學中,能著眼于學生實際,切合高職學生的語文實際水平和就業需要,結合計算機、電子、物流等各專業培養需求,注重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人際溝通交往能力和應用文寫作能力,通過語文綜合實踐活動,組織演講賽、辯論賽、求職應聘會,鼓勵學生利用各種機會擴展自己的知識面,了解與專業相關的多方面的知識,增加見識,彌補高職高專學生知識面過于窄的缺陷,促進語文實踐能力的提升。各系部不同的專業開設了對口的《應用寫作》,進行應用文寫作教學,始終堅持理論學習和寫作實踐相結合,組織學生到機關、企事業單位的辦公系統進行實訓,結合各單位工作實際寫作各類公文,如通知、計劃、調查報告、會議紀要、請示、報告等,切實體現工學結合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模式。積極協助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技能節活動等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業精神,全面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組織學生參加普通話培訓等級證書的考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
(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濟南 ?25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