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偉
摘 要:本次研究探析云計算和大數據教學實訓平臺的設計問題。具體探討中結合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經驗,先對云計算和大數據進行簡要說明;然后,分別從平臺架構模型、平臺大數據處理流程兩大層面其設計實踐展開具體論述。
關鍵詞:云計算;大數據;教學實訓平臺;設計
云計算屬于新型計算模式,能夠以中心化管理模式進行數據資源的統一調度和管理,為用戶提供資源庫服務,并完成各類大數據的分析處理,通過云服務為用戶提供服務范圍內的需求資源。大數據屬于多元化信息資源的新型處理模式,重點在于對異構數據進行應用價值分析,能夠以專業技術實現對數據信息的優化與海量加工,擴增數據服務價值。二者的關系十分密切,大數據可以為云計算提供分布式框架與分布式存儲,并通過云服務將有用資源運用到實際的應用領域。下面以此為出發點對主題進行說明。
1、教學實訓平臺架構模型設計
大數據教學實訓平臺在架構平臺模型設計的基礎方面,以云計算的Paa、Iaas、SaaS服務模式為準;底層用網絡資源、數據資源、服務器、存儲等搭建虛擬資源池。服務對象設置為教師與學生,目標旨在實現智能化、高效化大數據教學實訓平臺設計,并使其發揮效用。具體如下:
1.1數據源
數據源的典型功能體現為資源監控、部署、負載均衡。首先,負責虛建設擬資源池,具體包括數據資源池與存儲、服務器、網絡虛擬資源池等;其次,提從物理資源池,具體包括網絡設備、存儲設備、服務器等。第三,對硬件資源與軟件資源的分散性進行數據源整合,借助虛擬技術完成可供調度的虛擬化資源池,一方面為上層服務;另一方面,支持獨立數據源服務。從而將系統數據整合與各層單獨利用做好準備。
1.2數據存儲與處理
在數據存儲方面,主要以HBase、YARN、Hadoop等為主。在數據處理方面則包括了數據清理、數據牽引、聚合關聯等。數據存儲與處理旨在通過對數據的預處理,實現對不同類型的數據進行存儲,存儲方式則以分布數據庫存存儲為準。
1.3數據分析與管理
在數據分析方面,以數據統計、聚合關聯、設備學習等為主。在數據管理方面則以資源分配與調度,以及生命期管理等為主。具體而言,憑借數據管理有效性的提升,可以進一步促進對數據資源的科學分配與調度,并為數據分析方面的上層數據挖掘提供支持,具體可以根據不同需求,運用不同的數據分析法。
1.4應用服務
應用服務旨在對數據進行挖掘與應用。以挖掘數據為例,其中涉及到專題偵測、教育評估、趨勢發現等;而在數據應用服務方面,則主要針對教務管理系統、學習管理系統、教育評估系統。在應用服務層通過數據挖掘方法能夠滿足學生在學習、生活方面的個性化信息與資源需求,同時,保障教師在專業領域內提高其教學針對性與管理工作的合理化。
1.5云終端
該層屬于云服務向不同云終端的關聯,就是把用戶需求的云服務應用于云終端。比如,以PC機為主的云終端,和以用戶為主的移動終端,以及智能終端等。在云終端層能夠搭建起一站式教學實訓中心,并為教師與學生提供更為精準的需求型云服務。而云服務在目標對象確定的條件下,可能實現網絡教學資源共享與應用,認證統一身份,合理分配網絡教學資源等。因此,云終端具備提供多元化云服務的基本特征,而且在不同的云終端能夠通過個體化應用直接訪問需要的云服務。但是,在權限設置方面,則應該以實際的教學實訓需求為準,從而構建起“公有云+私有云”模式,實現對云資源的安全訪問。
2、教學實訓平臺大數據處理流程
2.1數據來源
通過云服務教學平臺,主要集中在對學生學習行為相關數據收集、整理。具體包括了學習成績信息、獲獎信息、競賽信息、生活信息、電子閱讀信息、社團信息等。
2.2數據抽取和存儲
對不同的數據來源進行關聯處理,運用不同的數據選擇方法,使信息系統數據應用常規工具,尋找對應結構,吸收價值數據存入數據資源庫。按照分布式數據庫存儲方案,將視頻、網頁類的非結構化數據進行索引,再以標記或網址等形式存到資源數據庫。
2.3數據分析
針對數據來源建立的數據庫,對相關數據實施統計和分析,具體以學生學習行為相關數據為主。比如,協作篩選方式下的學習行為能力分析、不同維度的學生類型聚類分析等。在學習行為能力方面的分析沒生于已分類學生的各項活動信息,以相似度敘述搭建新的學習方案;而在學生類型方面則先尋找相似點,再實施屬性比對,根據比對結果對不同類型的學生進行針對性建議方案設計。期待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完善以個體化為主的學習計劃與生活方式。
2.4數據展示
數據展示以可視化技術顯示數據結果為主,有利于實訓平臺部署。首先,按虛擬化資源池搭建,在一體化系統中建群開展部署工作;包括教學環境、獨立運行、心跳信號基礎上的交互等。其次,運用HDFS、HIVE大數據分布式存儲組件,增強Gluster分布存儲系統。第三,立足教學實訓平臺推進云計算教學與實驗平臺、統一認證服務,促進互動交流平臺、資源平臺發揮功效,并于此之上創新多元化培訓系統。第四,通過支持云終端桌面替代PC電腦,提高藝術設計教學水準,促進專業傳送與可視化成果展示,強化直觀數據分析對教學效率的提升作用。
3、結束語
總之,云計算和大數據在社會生產與生活領域已經獲了廣泛應用,將其引入到教育領域,不僅能夠在信息化教育的基礎上發展出更為高效的在線教育模式,同時,也可以為傳統教育教學提供資源共享與價值信息提煉及分享。尤其是在現階段的教學中通過大數據分析、存儲,可以為師生提供更為有效的云服務,有利于教育教學效率的提升與學術化的成果創新研發。
參考文獻:
[1]胡燏.云計算和大數據分析在教學領域的深度應用[J].信息與電腦,2016,(9):215-216.
[2]王冬青.智慧課堂教師行為數據的分析方法與應用驗證[J].中國電化教育,2020,11(5):120.
[3]劉文杰.基于HDFS的大數據文件傳輸實驗設計[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9,38(12):132.
(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