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晶晶
摘 要:隨著社會生產的進一步發展,現代化加工制造業對生產線水平的要求逐步的提高,工業工程憑借其在優化相關生產環境,降低成本上的優勢,能夠有效地提升企業的競爭優勢,也得到了各方面的重視。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工業工程在生產線優化中的應用議,希望能夠促進生產的優化。
關鍵詞:工業工程;生產線;優化
社會發展,使人們各類工業的生產線生產水平有了更高要求。工業工程在生產線優化過程中的應用,可優化企業生產環境,降低生產成本投入,提升企業競爭優勢。基于此,企業在生產線優化過程中,應重點提升生產人員對相關技術的應用,按照實際生產標準優化配置生產流程,以規范的生產流程,提高生產線生產效率。
1工業工程發展現狀
1.1工業工程概述
工業工程(一般簡寫為IE)在過去一個多世紀的發展過程中,推動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工業工程是一類應用性工業技術,隨著我國工業和科技的發展,再度受到重視,并在新興行業中展現出新的應用趨勢。工業工程主要應用于作業標準和時間的設定以及改善工程分析。其中作業標準和時間的設定主要服務于工廠生產計劃,目的是確保產能充足;改善工程分析主要是對局部作業的改善。在目前無法直接對標企業利益的情況下,一般采取整體分析,逐漸改善的模式。隨著工業工程的實踐,工業工程意識的概念被提出來,指的是在實踐過程中對工業工程應用有指導作用的方法論和思維模式。具體包括成本與效率意識、問題改進意識、簡化和標準化工作意識、全局和整體意識以及以人為中心的意識。為了更進一步推動工業工程的發展,高校中也開設了相關專業和課程,將工業工程與數學、醫學、教育心理學和體育學科等結合起來,使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能夠快速適應,并在實踐中提出自己的見解,推動技術進步。
1.2工業工程的基本分類
工業工程分為傳統工業工程和現代工業工程兩類。傳統工業工程關注工廠中的布局、物料放置、庫存倉儲、生產日程、計劃調度等方面進行時間角度的分析以及操作層面的研究。而現代工業工程給予網絡技術的發展,融合運籌學和系統工程的相關理論,對生產過程進行指導。無論是傳統工業,還是現代工業工程,其作用和目的都是提高生產率,現代工業工程技術在更多的行業中被使用,管理水平更高,過程更復雜,效果更好。這來自二者在應用邏輯上的差異,傳統工業工程根據已有的工作時間和具體內容進行工作調整,而現代工業工程則利用成熟的技術進行推算后直接做出安排。二者并非相互排斥,而是相輔相成,因此從企業角度來說,要使二者的結合達到最恰當的程度,才能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
2生產線的優化
生產線的優化就是將生產線各個工序及生產內容進行有序的調整,以對其中的各個作業之間存在的時間間隔進行適當的優化,以實現各個工位之間的高效生產。對生產線進行優化,可以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生產環境,優化工人的工作安排,減少相關的資源耗費,縮短產品的生產周期,在經濟競爭逐漸增加的當下,具有重要的意義。實踐證明,運用工業工程對相關生產線進行優化,可以實現生產要素之間的合理有效配置,降低相關生產過程中的不利因素,規避不合理的工作流程等,有效地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工業工程優化生產線的應用探究
3.1建立IE模型
在將工業工程與當前的生產線進行結合時,由于工業工程技術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較為復雜的特點,不能很好地實現系統協調性統一。為了有效地避免這一問題,就需要對整個生產線進行優化改進。可以將優化整個生產線作為改善的主線,先形成一個系統的改善模型,并在之后逐步在各個工序中按照工業工程的相關內容建立系統化的IE模型,其主要就是要從現狀分析、單工序改造以及生產線平衡上面進行優化,便于之后再通過對改善后的現狀進行對比與總結。
3.2對工作流程進行記錄分析
在建立IE模型自后,就要對崗位原有的工作方式進行觀察,可以采用崗位視頻錄制的形式進行記錄。在信息化時代,豐富了信息收集的渠道,在現行的新的IE模型下就可以利用視頻導入的方式來講相關的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降低相關工作量。采用視頻拍攝的方法也能夠有效的對生產線生產過程中的細節進行分析,將各個工人的操作流程進行細化,例如,標記其各個操作單元的動作以及耗用時間,對動作進行分析,指出其中的異常動作,便于在建立標準動作體系時可以將其進行有效的改善。此外,還需要對相關的重點崗位進行分析,對這些崗位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指出,以便于制定出更加合理的改善措施,之后再將該視頻導入到專業的IE軟件中進行系統的分析。
3.3建立相關的報表并進行單個工序的改善
根據IE軟件的分析結果并制作相關的報表,包括工人工時表、理論生產能力表、平衡率山積表等,這些報表的編制能夠對當前的產品工藝進行進一步的優化,能夠建立良好的指標體系,促進相關操作流程的標準化,要逐步對各個工序進行單獨的改善,其主要是對各個生產線的工作情況進行梳理,并確定好各個工序之間的最低工作時長,以此來實現生產線的改善。在進行這一步的操作時,要記錄相關生產工序的需要關注的內容,得出相關的工時數據,并將其進行綜合對比,要選擇合理的改善方法進行改善,以適當地減少相關工序的工作時間以及工作強度,在改善之后還需要再次進行視頻的拍攝與分析,以確定其最終的改善效果是否符合生產線優化并針對改善的效果進行分析。
3.4對生產線的優化改善的效果進行分析
根據各個改善的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定額生產工藝標準,改善后的作業內容可以針對其的標準工時與標準工藝制作相關的作業規范指導書,對相關的流水線生產提供參考標準,之后還需要根據實際改善的效果制作生產信息記錄表以及對生產線的過程進行觀測。這五個步驟是作為一體化的循環來進行的,要注重對其進行整體性的分析。在工業工程的應用當中,要結合價值分析和對以手工裝配為主導的家電行業的設計思想進行有效的分析,對各個零部件的產品及結構以及相關的裝配關系進行優化改進,提高裝配環節的效率,降低相關的成本,以更好地實現經濟效益。此外,要重視參與到生產第一線進行觀察的作用,要有發現問題的眼光,深入生產第一線進行管理,要具有主動探索的精神,去對各個環節進行創新,結合工業工程的方法,優化各個環節,以更好地實現相關生產成本的降低。
4結語
在現階段工業的生產過程中,運用工業工程的相關技術能夠有效提高相關的經濟效益,解決在生產過程中的不合理、不經濟等現象,能夠有效降低企業的相關生產成本,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在實踐的運用過程中,要注重將其與各個環節進行落實,持續的進行改進,以促進市場競爭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雷斌,肖新蘭.工業工程方法在車身生產線現場改善研究[J].輕型汽車技術,2020,(06):57-60.
[2]張建政,劉俊艷,楊佳衛.基于工業工程的產線效率改善研究[J].價值工程,2020,39(15):280-284.
[3]趙俊杰.工業工程在生產線優化中的應用[J].化工設計通訊,2018,44(11):181.
[4]趙慧凱.分析工業工程在生產線優化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8,16(07):79-80.
[5]姚雪倩.工業工程在自動化生產線中的應用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8,(03):120+129.
[6]田力軍,張峰,程鈞謨,等.實驗設計(DOE)在生產線優化中的應用研究——以M工站為例[J].山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5):44-48.
(國網沈陽市東陵區供電公司 遼寧 ?沈陽 110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