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濤
摘 要:隨著我國現代文明的不斷發展,志愿服務儼然成為社會公益的主要方面,高職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活動可以更好的幫助高職大學生獲得較為豐富的社會經驗,保持良好的心態應對今后工作中的挑戰和問題。因此通過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培養高職學生職業心理素質是非常關鍵的。本文針對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現狀以及志愿服務對大學生職業素質與心理素質的影響進行闡述。
關鍵詞:高職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職業心理素質
前言
人的心理活動一般分為三個過程,即心理過程、心理特征以及心理狀態,其中心理過程是不斷變化的,存在一定的暫時性,心理特征則是比較穩固的,心理狀態介于心理過程和心理特征之間,既擁有較高的穩固性,也具有一定的暫時性,是心理過程與心理特征的總體表現。就目前社會現象來說,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相對較差,在參加工作時會出現心理脆弱的情況時有發生,雖然在社會中開展工作時,高職學校的學生擁有較高的專業素質,但是心理狀態的不成熟也會影響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致使企業對其工作狀態的不滿。大學生在校期間可以通過志愿服務活動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和心理素質,使其積累更多的社會經驗,為其走向社會參加工作時提供更多的機會[1]。
一、大學生職業心理素質現狀
當今社會發展中社會群體關注度最高的問題就是大學生的就業問題,而導致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主要原因在于學校教育與社會狀態脫軌,高職大學生憑借自身的專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可以找到一份較好的工作,但是卻因不能適應職場的人際交往而逐漸影響其工作能力,出現這種情況一般是由于學生自身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自適應力較弱造成的,但更多的因素是由于學生自身的心理素質,心理素質較差,在職場中不能接受領導的批評,針對領導布置的工作不能保質保量的完成。大學生在初入社會時并沒有完全脫離校園狀態,對專業知識的理解也缺少實踐性,因此針對上述情況為學生開展有效的職業服務活動是非常關鍵。通過志愿服務活動,學生可以充分的了解社會職業現狀,積累社會經驗,進而使自己進入社會時不會成為社會小白,而且通過志愿服務活動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保證學生的工作狀態,只有擁有堅韌的心理狀態才能積極面對更多社會與職場給予的多方面的挑戰[2]。
二、志愿服務對提升大學生職業素質的幫助
大學生可以通過志愿服務有效的提升自身的職業素質。當代大學生接觸社會、參加社會實踐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志愿服務。筆者對志愿服務提高大學生自身職業素質的幫助進行了總結,觀點如下:
(一)實踐和理論相結合,提高大學生的專業能力
大學生做志愿服務時,多會按照自身的專業有目的性的參加志愿服務。通過志愿服務,大學生可以將自身所學的課本知識和實踐進行結合,從實踐出發,明確書本知識和實際工作的不同,從而通過真實環境有效的提升專業技能。多數大學生在參與過社會的志愿服務之后,其自身能力明顯強于未參加的大學生,處理問題和臨場反應的能力均得到顯著提升,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也會更好[3]。
(二)強化大學生的身體素質
強健的身體是一切的基礎,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參加工作,完成工作,多數志愿服務均有一定的體力勞動,對于志愿者的身體素質也有相應的要求,大學生參加志愿服務不僅可以增強自身的身體素質,而且為了達到志愿服務的要求平時也要保持一定的運動鍛煉,使得身體素質達標,因此志愿服務可以有效的增強當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為以后的工作也打下身體基礎[4]。
(三)增強大學生的個人職業能力
大學生自身職業能力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其中包括專業能力、職業能力、綜合能力等,而校園環境比較簡單,大學生無法將自身所學有效的對應到現實生活中,因此也就不能快速提升自身各項能力,志愿服務的門檻較低,大學生能夠以邊學邊實踐的方式將自我所學應用于相關活動之中,并通過參加完整的志愿活動,有效的提高自我的綜合能力,最終這一切的鍛煉使得相關能力匯聚成大學生自己的職業能力,為未來踏上社會做好鋪墊[5]。
(四)提升大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到了社會上更加注重創新能力。大學生在參加所選的志愿活動時,可以對自己的想法和觀念進行重新思考,學會辨證思考問題的能力,而不是單純的只考慮一方面,而辯證思維是大學生具備創新能力的前提素質。大學生做志愿服務時可以對自己遇到的挫折和困難進行總結,思考失敗的原因以及相應的對策,最后解決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大學生的思維系統性有了顯著的提升,還可以增強大學生自我處理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能力,使其未來的職業前景更加廣闊[6]。
三、志愿服務對改善大學心理素質的作用
(一)提高大學生心理自我調節的能力
志愿服務和在校學習與生活是不同的,其情況更加復雜,也會遇到一些突發情況,志愿服務最常見的就是別人的不理解、質疑其工作能力等情況,而其實這些情況在社會中是非常普遍的,但是由于大學生在校的環境接觸此情況極少,因此會使得部分學生出現嚴重的心理問題,而志愿服務能提前讓學生適應社會狀態,提高自己的心理適應力和調節力[7]。
(二)提升意志力
堅強的意志力是一種美德,同時還是普通人實現成功必不可少的素質。志愿服務中大學生常會遇到各種苦難和挫折以及困苦的環境,這些都能有效的鍛煉大學生的意志力,增加其抗壓能力,使其未來走上社會時能夠淡然的面對各種挑戰。
(三)大學生心理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志愿服務多以活動為主,而一個完成的活動涉及的因素較多,人、物、事等[8]。高職大學生在和這些因素接觸時,可以健全其人格,完善其心理素質,通過參加各種志愿活動還能有效的鍛煉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社會適應力,增強其自信心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從而實現自身人格品質的升華和心理素質的提升。
結束語
高職大學生應該在學校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時積極參與,在服務活動工作中不斷提升和完善自身的職業能力,無論外部環境是好是壞均需要學生自己親身體會才能積累經驗。志愿服務活動所積累的社會經驗是書本和課堂均無法獲得的,因此作為即將走向社會的高職大學生,其更應該充分認識志愿服務活動的意義,積極參與其中,將其作為職業規劃中的一個重要起點,鍛煉并挖掘自身的職業能力,培養自身心理素質,為今后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呂晶. "互聯網+"志愿服務時代心理素質對高職大學生服務活動成效影響的研究[J]. 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 2018, 000(005):8-9.
[2]蘇雅.論青年志愿者服務對大學生的意義[J].科幻畫報,2019(05):168+170.
[3]劉曉,徐敏來.素質拓展訓練對高職生職業心理素質影響的調查研究[J].北極光,2019(03):124-125.
[4]俞航.職業學校學生志愿者活動的德育價值[J].知識文庫,2018(23):258.
[5]鄧桀.高職院校學生職業心理素質教育探析[J].當代旅游(高爾夫旅行),2018(08):245.
[6]班蘭美.高職學生職業心理素質培養探析[J].廣西教育,2017(35):118-119.
[7]呂晶.心理狀態和高職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的雙向影響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13):75-76+88.
[8]李寧萍.高職學生職業心理素質與職業價值觀教育研究[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6,25(05):4-6.
基金項目:
課題類別: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2019年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課題
課題名稱: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對高職生職業心理素質的影響研究
課題編號:2019XL04
(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 ?41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