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梁 任金原
摘 要:本文主要簡介了水中遺留的抗生素的來源以及對微生物的影響,和抗生素對微生物引發的耐藥性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我還通過以上幾點推出現當代社會所存留的一系列與此有關的社會現象和問題。
關鍵詞:水體; 微生物; 抗生素; 人體健康; 社會現象和問題
當今時代,人類對抗生素的依賴性越來越大,而水源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物質,水源是人類使用的抗生素流入環境中的重要途徑之一,人類在環境中排放的抗生素主要集中在水環境中,對其中的微生物的影響作用目前而言是顯而易見。微生物的耐藥性我們很早就已經了解到,但其中的具體細節和對人的影響我們卻了解的很少。從此推出的一系列社會現象與問題更加讓我們深思。
一:水體抗生素來源
1.市政廢水
我們平時生病時所使用的抗生素主要是從醫院或者診所來的,那么醫院和診所里倒掉的廢水不出意外的話應該有大量的抗生素。抗生素被注射或者吃進人體內,人體無法利用,代謝后,從人體的糞便中排出,一般沖進了下水道。那么無論是從醫院排出來的廢水還是我們自己家里產生的廢水,其實統稱為市政廢水。還有一些工業生產需要大量的抗生素。除了生產抗生素的工廠之外,生產過程、生產的產品需要抗生素來滅菌消毒的工廠也會排放大量的抗生素。這些工廠會排出含有大量抗生素的工業廢水。其實范圍廣泛一些來說,工業廢水也屬于市政廢水。所以我認為市政廢水是水體抗生素的重要來源之一。
2.各種養殖活動、農業生產
很多的抗菌藥物不僅被用于人體,同時也被廣泛地用于動物。比如在養豬的過程中,豬農一般都會在豬飼料中添加一定量的抗生素,以確保豬不會得傳染病。沒吃完的飼料中含有抗生素,豬的糞便中也含有抗生素。這些抗生素一般不加處理直接排放掉了。家禽養殖同理。水產養殖就更直接了,把抗生素直接排放在水中。在農業生產中,農民也會在肥料中添加一定的抗生素以應對植物生病的情況。抗生素一般會遺留在土壤中,然后隨著雨水的沖刷流淌到江河中。
3.從生物鏈傳播
從生物鏈傳播,比如人吃了養殖的動物,動物體內含有抗生素,則人體也會攝入一定量的抗生素,然后排放到環境中。又比如鳥吃人種的糧食,抗生素又轉移到了鳥體內。這種來源是次要來源。
二:水生環境中的抗生素
抗生素可以被人類和動物或多或少廣泛代謝。給藥后,供人使用的抗生素或其代謝物排到廢水中并進入污水處理廠。沒有被代謝部分仍然以有活性的化合物排出。抗生素在污水處理廠只是部分被去除。如果在凈化過程中沒有被去除,則會通過排水系統最終可能會留在環境中,主要集中在水環境中。殘留部分可以到達地表水、地下水或沉積物中。農業上用作肥料的液體糞便中的活性物質可以雨后從表層土被沖洗走。此外,直接排放,尤其是來自于禽類加工、肉類加工和水產養殖以及寵物(如水族館)的直接排放,也可能引起污水和地表水中抗生素的總濃度升高。人們已經發現,在不同國家不同的部分(如污水和地表水中)測定的抗生素在同一濃度范圍。
β-內酰胺類(包括青霉素、頭孢菌素、碳青霉烯類、單環β-內酰胺類和β-內酰胺酶抑制藥)的出現沒有經常涉及,盡管到目前為止β-內酰胺類被最廣泛使用。目前尚不清楚其不出現在水生環境中是否是由于β-內酰胺環的可能的降解;也不清楚這個結果是尚未被分析,還是由于可能的分析缺陷和困難而尚未被分析。抗生素在飲用水中很少被發現。【1】
三:耐藥性
前面提到人類排放的抗生素主要集中在水環境中,則會產生水環境中微生物的耐藥性。細菌的耐藥性原本是沒有的,細菌遵循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進化法則,在人類的抗生素高壓之下存活下來的一批細菌,也許只有幾個,擁有了耐藥性,然后不斷繁殖,才造成現在耐藥性的情況愈發嚴重。下面是關于細菌耐藥性的簡介。
細菌的耐藥性又稱抗藥性,一般指細菌對藥物反應降低的一種狀態,反過來就是說藥物對細菌的抑制、殺滅能力降低了。細菌的耐藥性是細菌產生對抗生素不敏感的現象,產生原因是細菌在自身生存過程中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天然抗生素是細菌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用于抵御其他微生物,保護自身安全的化學物質。人類將細菌產生的這種物質制成抗菌藥物用于殺滅感染的細菌。細菌接觸到抗菌藥物,也會通過改變代謝途徑或制造出相應的滅活物質抵抗抗菌藥物,產生耐藥性。
細菌的耐藥性可分為固有耐藥和獲得性耐藥。固有耐藥性又稱天然耐藥性,是由細菌染色體基因決定,代代相傳,不會改變的。如鏈球菌對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天然耐藥;腸道革蘭陰性桿菌對青霉素天然耐藥;綠膿桿菌對多數抗生素均不敏感。獲得性耐藥性是由于細菌與抗生素接觸后,通過改變自身的代謝途徑,使其不被抗生素殺滅。如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對青霉素的耐藥。細菌的獲得性耐藥可以因不再接觸抗生素而消失,也可將耐藥基因轉移到染色體上代代相傳,成為固有耐藥。可怕的是,細菌耐藥性并不是發生在某個病人身上,它是某個菌種作為一個整體對某些抗生素不再敏感,耐藥性一旦產生,不論感染在哪一個人身上,抗生素都不能再有效地殺滅或抑制這些細菌。【2】
四:由上文所推出的社會現象以及問題
1.我國的市政廢水排放存在著一定的問題
首先我認為有著監管不力的問題。在去城郊游玩時,經常看到一些工廠排放出一些帶有刺鼻氣味、很臟很臟的工業污水,這些工業廢水直接排入到河中,卻沒有人去管。還有,我們的生活污水都是會經過污水廠處理的,處理污水的規定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目前關于廢水排放和固形物處理的規定主要考慮到微生物病原菌(與耐藥性細菌同類),這種考慮不是很合理,因為直接攝取處理后廢水和固形物的機會很少,幾乎都是偶然事件。【3】
2.中國的抗生素濫用情況比較嚴重
中國在濫用抗生素方面是世界有名的。這里面有很多的原因,我根據我的認識總結了如下三點。
2.1體制原因。中國不同于歐美等發達國家,他們對抗生素的管理非常嚴格。中國也不同于非洲等國家,他們由于經濟原因,使用的多為低端的產品。你去醫院看病,給醫生說給我開一劑抗生素,醫生一般會滿足你的,他們也省事,患者也開心。
2.2患者認識的誤區
中國人對抗生素有些神話了,認為什么病都可以用它來治。其實對于普通感冒,多休息,所喝水,自己就好了。有人生病不僅去醫院要求醫生開抗生素,而且家中常備,這完全是濫用藥,增加了細菌耐藥的機會。
3.農民或者養殖戶不懂得醫學知識,濫用抗生素
在養殖或者種田中濫用抗生素,可能導致人畜共患病的增多。當耐藥性增高,意味著細菌變異。當變異由量變累積到一定程度后產生質變,就可能導致由這種細菌產生的疾病流行。這種情況在中國發生過不止一次了。
4.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當今時代科學技術發展之快,醫療藥物更新換代速度之快。
在細菌耐藥性已成現實,細菌正在以瘋狂的速度繁殖、將變異遺傳給下一代的時候,人類并沒有被打垮,我們至少現在與耐藥性細菌戰成平手,前幾年出現的超級細菌現在也不見報道了,應該是人類戰勝了吧。雖說暫時控制了耐藥性細菌,但是我們還是要科學合理地使用抗生素,給我們的后代一個無抗生素的水體吧。
結語:通過對水體抗生素來源、分析以及思考等,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處理水環境保護問題,對我國水環境整體評價和我們身體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P.L.科恩,M.H.M.M.蒙特福斯特,等.環境抗藥性【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243-244
[2]韓景田.細菌的無奈【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9 160
[3]P.L.科恩,M.H.M.M.蒙特福斯特,等.環境抗藥性【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5 183
作者簡介:
李中梁(1999.02——),男,漢族,河南省淮濱縣人,本科生,鄭州大學。
任金原(1999.03——),男,漢族,河南省駐馬店市人,本科生,鄭州大學。
(鄭州大學 ? 河南鄭州 ? 4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