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啟祥
摘 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大力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增強村級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斗力,注重從思想建設、教育培養、選拔配備和監督管理多個方面不斷加強村級“兩委”組織建設,使村級組織為農村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促進美麗鄉村建設。
關鍵詞:鄉村振興;村級組織;組織建設;經濟發展
村級基層組織是拉動農業、農村、農民“三農”工作開展的“橋頭堡”,是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的“火車頭”,其作用發揮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一方群眾的生產發展和生活幸福,更決定著一個地方的經濟、社會能否實現又好又快的發展。近年來,廣大村級組織通過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凝聚力、創造力、戰斗力進一步增強,在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生產發展,加強科技培訓、培育新型農民,開展文明創建、營造健康新風,實行民主管理、發展基層民主,加強組織建設、強化組織保證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長期以來多方面因素的制約,使得部分村級組織仍存在一些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求不相符、不適應的地方。為此,筆者認為當前應著重加強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設。
一是加強村級組織建設。“農村要進步,關鍵在支部”。首先,創新基層黨組織的設置形式。按照有利于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的發展、有利于充分黨組織作用的發揮、有利于黨員教育管理的加強、有利于擴大黨的工作覆蓋面的原則,積極探索創新農村基層黨組織的設置形式,如“村村聯建”、“村企聯建”、“村社聯建”黨組織,以及把黨組織建立在農業產業鏈、專業協會和各種合作社上等,不斷調整和優化黨組織設置。其次,選好配強村“兩委”領導班子。采取“兩推一選”、村民直選、組織調整等辦法,配齊配強村“兩委”組織領導班子。注重從大學生、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農村致富帶頭人、退伍軍人、回鄉青年、外出務工經商人員中選拔村組干部。
二是加強村級教育培訓。全面提高農村黨員干部的綜合素質,培養造就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善管理的新型村官,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性工程。因此,要認真做好農村“兩委”組織中黨員干部的教育培訓工作。在培訓內容上,應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廣泛開展法紀教育;強化思想道德教育特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著重農業科技文化教育,加強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在培訓方式上,堅持實際、實用、實效的原則,采取內部培訓與外出培訓相結合,中長期培訓與短期培訓相結合,集中培訓與經常性培訓相結合等多種培訓方式,不斷增強教育培訓的針對性、實效性。通過切實有效地教育培訓,不斷提高村居干部的政策理論水平和執行政策、加快發展、服務群眾、依法辦事等能力以及自己帶頭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增強他們就業、創業的能力,從而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三是加強村級經濟發展。首先,厘清發展思路。各村級組織應當能夠緊密結合本地實際,立足特色和優勢,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選準找對致富路子。其次,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發展“一村一品”、多業并舉、多點增收,帶領群眾優化農業生產結構,依靠提高農業比較效益增收;拓展農產品深加工,依靠拉長農業產業鏈增收;加大農業技術的推廣應用力度,依靠提高農業發展水平增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依靠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增收;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依靠拓寬發展空間和渠道增收。把“輸血”與增強“造血”功能有機結合起來,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持與扶助,教育村組干部苦干實干,自強不息,艱苦創業。再次,加強農業產業化建設。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組織與農戶有機結合的組織形式,形成“支部+聯合體(協會、公司)+農戶”的生產模式,讓農民在產業化經營中得到更多的實惠。注意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利用現有資源優勢,通過土地租賃、勞務輸出、交通運輸、興辦企業、建設市場等多種形式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消滅無收入“空殼”村。做大做強現有的集體經濟實體,盤活資產,擴大規模,增加積累。為村級組織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核心引領作用夯實物質基礎。
四是加強村級民主建設。首先,加強教育引導,幫助村民委員會成員牢固樹立黨的領導觀念,自覺維護和尊重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建立健全村委會定期向黨支部匯報工作、重大事項提前向村黨支部請示報告等相關工作制度,規范村支“兩委”的具體職責和工作程序,保證村民自治健康發展。其次,要加強村級組織配套建設。推行農村推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黨支部支持村民委員會依法開展工作。切實解決好一些村基層組織軟弱渙散等問題。重視、關心農村青年婦女組織;建立健全治保組織和人民調解組織,及時調解民事糾紛;重視、加強民兵組織建設,群防群治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農村社會穩定。再次,大力推進村務公開和民主管理。健全和完善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各項規章制度,特別是建立和完善“一事一議”制度,不斷創新農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機制,保障村民對新農村建設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全面提高農村民主自治水平。
五是加強村級保障建設。建立農村保障機制,使村干部干有所為,退有所安,老有所養。一是在工作上要支持鼓勵。對于村干部的工作,上級組織應多肯定、多鼓勵、多體諒、多支持,做到真正重視、真情關懷、真心愛護。支持村干部依法大膽工作,為堅持原則、秉公辦事、敢抓敢管的干部撐腰。對于惡意誣告或打擊報復傷害村干部的違法行為地堅決制止,構成違法犯罪的依法打擊懲處。采取爭取上級支持、自籌資金等多種途徑,修建或維修好村部,為黨員干部開展工作和活動、服務群眾提供便利條件。二是在經濟上要改善待遇。提高村干部工資待遇;為在任村干辦理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給退下來的村干發放補貼等,切實解決他們后顧之憂。三是在政治上要提高地位。對表現特別優秀、做出突出貢獻的村干部,要實行重獎,并爭取縣鎮事業單位有計劃按比例地把他們招聘錄用為工作人員。四是在生活上要關心照顧。千方百計地幫助村居干部解決生產、生活和子女入學、就業等方面的實際困難;村居干部因公致傷致殘或造成個人經濟損失的,視具體情況爭取縣、鎮幫助他們解決醫療費用或給予適當補償。五是在精神上要表彰激勵。對那些公正清廉,努力工作,為農村發展和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的優秀村干部,要充分肯定成績,給予表彰,并宣傳他們的先進事跡和精神風貌,在社會上形成尊重基層干部的風氣。
(中共建湖縣委黨校或建湖縣行政學校 ?22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