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寶榮
摘 要: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成為必然選擇而且已被教育部公布實施,很多地方紛紛響應,出臺了關于網上教學的指導意見,眾多網絡學習平臺海量的課程資源井噴式免費開放,學生、教師和家長陷入選擇焦慮。本文作者跟蹤、監測、梳理了20余家平臺免費供給的課程資源,分析了在線課程資源供給與需求的失衡狀況,發現適宜性不強嚴重影響在線課程的質量。在調研基礎上,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在線課程資源的公益性供給提出7點建議,引發人們對疫情倒逼的在線課程蜂擁而起的現象進行多維思考。
關鍵詞:在線課程資源;公益性供給;適宜性;新冠肺炎疫情;“停課不停學”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6-0069(2020)01-0009-06
目前,我們在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和資源開發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站在2020年這個時間節點上,回頭審視《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理念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為核心的要求時,不難發現,我們雖然已經順利地從“以硬件為中心”轉變到“以解決實際問題應用和促進人的發展為核心”,但是要想實現我國教育信息化進入到“教育與技術深度融合”的常態化應用,確實離不開新的“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創新”,而我們恰恰在這方面做得不夠。這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以下簡稱“新冠肺炎”)暴發后,眾多學習平臺積極地提供免費學習資源的公益之舉,既是近10年來我們教育信息化建設成就的鮮活展示,也給我們帶來諸多思考,其中在線課程(本文所述所論僅限于基礎教育階段)適宜性是我們思考的核心。
一、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的在線課程資源公益性供給的實踐觀察
在新冠肺炎疫情從武漢迅速擴散到多地后,我們進入了“危機時期”。為了應對疫情,武漢封城,全國范圍“大隔離”,多省市啟動一級應急響應,教育系統隨即也進入了“非常時期”。
(一)教育部反應迅速連發通知作部署
2020年1月21日,教育部發通知要求教育系統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面向離校學生,通過微博、微信公眾號、家長群、學生群等網絡渠道發放假期生活提示,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普及疫情防治知識和防控要求,引導做好防控。1月23日,教育部再發通知,要求教育系統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工作,要求各地通知轄區內中小學生不參加社會機構等舉辦的比賽、展示、評比等大型聚集性活動和考試等。1月27日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于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的通知》,強調:“各類學校要加強寒假期間對學生學習、生活的指導,要求在家不外出、不聚會、不舉辦和參加集中性活動。”以上三份通知迅即在教育系統得到貫徹執行。這為教育系統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奠定了基礎。接著,教育部于1月29日提出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給在線課程資源公益性供給打開了窗口。
(二)在線平臺和學校在“停課不停學”精神下積極行動
教育部發布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之后,很多地方迅速行動,出臺了網上教學的指導意見,社會力量積極響應,眾多網絡學習平臺免費提供線上課程資源,以至海量的網絡課程資源井噴式免費開放。一時間,學生、教師和家長陷入選擇焦慮。
在此種情況下,教育部于2020年2月4日專門提醒:各地原計劃正式開學前不要提前開始新學期課程網上教學。這個提醒受到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的普遍好評,被贊譽為“成功的急剎車”。
(三)多地教育部門出臺網上教學指導意見
在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精神發布后,很多省市先后發布了“停課不停學”實施意見。有代表性的是山東、上海、廣東、河南。山東省2020年2月4日召開全省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在明確充分利用線上優質教學資源,兼顧不同群體學生的特點,開展網絡教學、線上答疑等指導的同時,特別強調優先通過調整暑假時間保證教學學時,對調整暑假時間仍不能保證的,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開展教學。[1]同一天,廣東省教育廳發布《關于加強疫情防控期間中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充分利用信息化技術,統一對轄區內中小學校安排網絡教研、在線教學、線上指導等工作;要制定至少1個月在線教學指導計劃,并根據疫情形勢發展變化進行完善;各地組織開展的線上教學、提供的網絡教學資源等對學生要完全免費;除高中三年級和九年級外,其他年級開學前原則上不講授新課,開學后按照“零起點”實施教學。[2]上海市教委在2020年2月5日通知各級各類學校2月底前不開學。開學前這段時間,學校要向學生提供學習材料和學習建議,開展心理健康輔導,并鼓勵學生進行適當的體育運動和家務勞動,保持學校和學生之間的聯系和互動。[3]河南省《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網上教學工作的指導意見》是2020年2月1日發布的,明確省教育廳負責網上教學活動的統籌協調、技術指導和跟蹤問效。各市、縣(區、市)教育行政部門負責所屬學校網上教學活動的統籌安排和具體指導。其附件3《中小學網上教學工作實施意見》專門強調省教育廳、各地市教育行政部門通過多種渠道統籌調集優質資源向師生開放。[4]在河南省內,鄭州、開封、新鄉、靈寶等市、縣紛紛跟進出臺了本地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網上教學指導意見。
(四)個別平臺免費供給的在線課程資源適宜性不強
自從教育部發布延遲開學,提出“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鼓勵在線學習以后,一方面是眾多網絡教學平臺積極地免費供給資源,一方面是地方教育局和學校加緊趕錄課程。這說明在線課程資源供給與需求不相適應。這種失衡不是供給總量不足,而是課程資源的多樣性不夠、適宜性較差。眾多平臺免費供給的課程資源,主要有電子教材、配套課件、課堂實錄、微視頻、在線直播、在線點讀、在線輔導、作業題庫、檢測試卷等幾大類。資源的適宜性不強,影響了在線課程的質量。
(五)多元化籌措、多渠道供給在線課程資源
河南在“網上教學”方面行動早、力度大、推進穩,一方面說明河南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折射出河南“網上教學”相對薄弱。河南在《中小學校網上教學工作實施意見》中提出的公益性教學資源有五項:一是國家網絡云課堂(www.eduyun.cn)。以部編教材和各地使用較多的教材版本為基礎,提供網絡點播課程,覆蓋小學一年級至高中三年級。二是國家資源平臺上“一師一優課”資源。三是河南省資源平臺現有覆蓋全學段、全學科的《同步課堂》5500多節和2014—2018年“一師一優課”部優省優視頻資源5177節。四是河南教育電子音像出版社疫情防控期間數字教材平臺數字教材資源面向全省免費開放。五是協調“之江匯”等平臺優質課程資源,疫情期間無償讓河南師生使用。其中真正屬于河南省級資源平臺的僅10677節課。面對資源偏少尤其是資源適宜性不強的局面,河南教育界的創造力再次迸發。河南省教育廳從2020年2月2日起,陸續優選推薦一系列承諾在疫情防控期間免費使用的網絡教學平臺、資源平臺、會議平臺和相關教學工具,供各地各學校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使用;同時,積極協調廣電、通信管理等部門,優惠開通電視臺教育頻道和手機流量,切實保障邊遠貧困地區疫情防控期間“延遲開學不停教、不停學”。隨著中小學原定開學日期的迫近,河南省教育廳、河南廣播電視臺、河南廣電傳媒控股集團三家聯合以“河南省教育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文件形式,于2月7日下發了《河南省教育廳 河南廣播電視臺 河南廣電傳媒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關于做好名校同步課堂收看工作的緊急通知》。將趕制出的各學段、各學科“名校同步課堂”電視節目,從2月10日上午8:30起,通過河南有線電視、IPTV、河南省基礎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河南省教育廳微信公眾號、大象新聞客戶端等多個平臺播出,直至疫情防控工作結束。
(六)攜手在線平臺豐富本土化在線課程資源
總體而言,在線課程資源的總量已經很可觀了,但是多樣性、適宜性還不夠。在教育部“希望社會力量積極參與配合,提供更多樣的公益性優質學習資源”[5]的感召下,鄭州市教育局攜手“釘釘”,開封市教育局攜手“快手”,許昌市教育局聯合山東省泰山教育創新研究院,濮陽市教育局聯合“同桌100學習網”,河南教育報刊社聯合“簡單學習網”,河南省教育信息化發展研究中心、民進河南省委基礎教育委員會等與“愛作業”聯合……這無疑會增強公共在線資源對河南各地的增量供給。還有的省轄市如新鄉市則立足于“自主研發”。新鄉市教育局通知自2020年2月5日起,教師輪流回校錄課,要求2月10日前要做好線上教學的所有準備工作,確保線上教學正常開展。鄭州等市在選擇性使用平臺免費資源的同時,也在集中名師加緊錄制,豐富本土化的課程資源庫。
在課程資源“自主研發”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學校要數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延遲開學“課程網絡直播”實施方案》明確了直播課程的指導思想、組織機制,還附有具體詳細的操作細則,包括直播課程的整體設計、操作細則、備用方案、保障措施等。面對突發疫情,該校從農歷大年三十就迅速反應,羅敏校長要求各校區抓緊做好“停課不停學”的應急預案。經過緊張的籌備,2月3日起,九年級部分班級組開始試播。該校所有網上直播課程不僅供本校學生在線學習,而且在全網共享。
(七)召集骨干教師趕制應急性的“特殊課程”
針對防控疫情的“特殊課程”,在原定開學前這段時間里是備受歡迎的。這些“特殊課程”,當然不可能是各類課程資源庫里提早就預制好的,這些疫情防護知識、心理健康輔導、室內健身鍛煉、視力保護等方面的微視頻課程,基本上是由各學校臨時趕錄的。例如,針對假期延長、居家不出門的現實情況,河南省實驗小學制作的《科學小實驗》讓學生“把書房變課堂”;許昌市文化街小學設計的一系列“親子游戲”讓學生“把客廳變操場”;河南省實驗學校慈航小學體育組的老師們以“美篇”形式實現居家學生體育運動“云鏈接”;鄭州經開區實驗小學老師線上教學生在家自制燈籠,元宵節舉辦“網上燈展”;河南省第二實驗中學王濤中原名師工作室在2月8日元宵節晚上,聚集4400多名師生在CCtalk網絡直播間鬧元宵、猜謎語、話傳承、疏心理、唱豫劇、說快板……
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在線課程資源公益性供給分析
筆者跟蹤了20余家在河南公益性供給課程資源的在線平臺,對各類免費資源進行梳理,并對學生、教師、家長、專家等不同群體進行了微調查。結果顯示,在免費前提下,電子教材、名師課件、名師課堂實錄、微視頻課程、在線課程實時直播、在線點讀、在線輔導、作業題庫、檢測試卷9類資源的受歡迎度差別較大。
在線教學的質量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利用資源的效率,學生利用資源的效率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師所提供資源的質量。網絡課程的多元性與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難以對網絡課程進行系統評估和保證其質量。[6]不少平臺以前錄制好的“課堂實錄”式視頻課程資源,難以直接拿來就用,需要教師圍繞課程教學目標把教學重點、難點、疑點等關鍵內容予以聯通、重組和再造。針對網上不少關于“線上教學”沒有質量保障、正式開學之后需要“零起點”教學的爭議,鄭州滬華國慶中學總校長徐慧娟很有底氣地對筆者說:“延遲開學期間的線上教學就是正規教學,線上學過的部分,正式開學后沒必要重來一遍。”真正高水平的優秀教師都是能在實踐中不斷提升自己并被大家所接受的。[7]
三、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關于在線課程資源公益性供給的建議
(一)在線課程的運行在特殊時期須有特殊課表
線上教學資源超量供給,一些家長貪圖“免費”,造成學習資源嚴重“溢出”,加上“學了總比不學強”觀念的誤導,容易導致學生和老師失去方向。在假期延長的時段里,線上教學內容的設計不僅要適合學生實際,而且需要考慮四個均衡:集中講授與自主學習要均衡,規定的集體作業與學生的自主、個性化作業要均衡,學習性作業和素養提升作業要均衡,學科之間的教學任務分配要均衡[8]。所以各校教務處不應該照搬傳統的在校作息時間表,應該單獨排一份適用于這個特殊時期的課表,通過規范而又靈活的課程,安排好各學科教師的授課時間,有效避免各學科組、各教師各自為戰、形不成合力的現象出現,既要使學生合理安排線上聽課、自主練習和鍛煉放松,也要使教師免于在非常時期全天候處于應答狀態。
(二)在線課程資源及呈現渠道亟需協調整合
應該說每個平臺都有自己的資源優勢,由于協調整合不到位,也由于不同科目選用的平臺不一樣,學校推薦下載多種APP,孩子需要下載多個軟件,在多個平臺之間來回跳轉,這就需要對在線課程資源進行協調整合,實現課程資源的共建共享,提高課程資源的適應性和再生性。即使同類資源,不同平臺的呈現方式也有很大差別。面對師生和家長的選擇困難,有些平臺已經認識到單純直播的效率問題,及時推出“云直播間+智慧教學系統+學習資源”的師生異地互動教學方案。從此方案發布兩天時間全省就有30余所中小學校采用的情況來看,其適宜性毋庸贅言。對學校來說,在整合在線課程資源時一定要緊緊圍繞國家課程設置方案,落實各科課程標準的剛性要求,妥善處理好國家課程校本化和校本課程規范化的關系。
(三)在線課程的教學組織形式需要變革
學生居家學習不同于傳統的在校學習,張志勇先生認為,教與學的關系發生了重要變化,學生學習的主體性更加凸顯,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任務更重了。筆者贊成這種觀點,但不認同管理學生學習的責任主體與管理方式會發生重要變化,學校與家庭的作用相互易位[9]。家長在管理學生學習方面的作用是更加突出了,但還不能突出到“學校與家庭的作用相互易位”的地步。任何加緊突擊培訓家長管理和輔導學生線上學習的建議也都是“想當然”,我們應該明白“教師的管理”與“家長的管理”是兩碼事。
(四)在線課程平臺要了解學生用戶的團隊性選擇
在線課程教學服務升級的趨勢必將是更加關注團隊用戶。因為每一個學生都是隸屬于一定班級、一定年級、一定學校的。盡管每位學生在學習上都有自己的差異化需求,在線教育課程也確實有益于“因材施教”,但是在學業水平測試尤其是中考、高考模式沒有徹底變革的情況下,學生個體對在線教學資源選擇的自主度十分有限。在考試邏輯下,教師和學校的“指導”往往演變成對學生的“主導”。如果一個學生選一個平臺的資源,全班就會出現五花八門的平臺,再“萬能”的老師也駕馭不了。
(五)在線課程資源中的商業氣息必須剔除
參與免費開放的一些在線平臺上廣告太多。有的家長反映,孩子得先看好幾個廣告后才能由“學習導航系統”進入學習界面。有鑒于此,建議對各免費供給課程資源的在線平臺進行跟蹤監測,不能因為資源免費,就植入一些商業廣告,更不能允許不良信息的非法綁定。任何另有企圖的免費開放都是扭曲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益性供給。對此,在線平臺要堅守初心、嚴格自律,網管部門應設立專門的舉報投訴渠道,廣大師生和家長要增強抵制意識。
(六)學習資源推薦的適宜性需要增強
平臺系統會根據學生注冊時填寫的顯性信息(如學生基本情況和正在使用的資源標簽等)和學生使用資源留下的隱性信息(主要指學生在線學習活動生成的動態數據),為學生推送“適合”的資源。這里“適合”的含義是與電子商務系統不同的,電子商務系統中主要推薦用戶感興趣的商品,而學習系統中,除了學習者的個人興趣,還需要結合其學習目標,有些資源可能不是其感興趣的內容,但卻是為了達成其學習目標所需要的內容[10]。
(七)在線平臺在新冠肺炎疫情過后靠什么留住用戶
新冠肺炎疫情時期,教學組織結構從共位集中式變為異位散布式[11]。不難預測,疫情過后,當教學組織結構由疫情期間“異位散布式”回歸“共位集中式”時,在線教育市場肯定會重新洗牌。就資本與技術的邏輯而言,疫情背景下涌現出的在線課程公益性供給,短期里會刺激用戶數量和用戶在線時長的猛增,但是這樣的“午餐”會不會一直免費?疫情之后,在線課程究竟能帶來多少“用戶轉化率”?疫情倒逼的“教學改革成果”能沉淀下來多少?這不只是參與公益性供給的在線課程資源平臺不得不關注的事情。
按照《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要求,3年內,我國要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的發展目標,即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化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大平臺,探索信息時代教育治理新模式。時間緊,任務重。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在線課程資源公益性供給究竟會給我們的教育信息化進程帶來什么,還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利用自適應技術開發基于用戶差異化需求的在線課程,營造多元化教學情境,提供適宜度高的精準供給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山東省教育廳.全省教育系統疫情防控工作視頻會議召開[EB/OL].(2020-02-04)[2020-02-08].http://edu.shandong.gov.cn/art/2020/2/4/art_11969_8770883.html.
[2]廣東省教育廳.關于加強疫情防控期間中小學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的通知[EB/OL].(2020-02-05)[2020-02-08].http://epaper.sou-thcn.com/nfdaily/html/2020-02/05/content_7864476.htm.
[3]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本市各級各類學校2月底前不開學[EB/OL].(2020-02-05)[2020-02-08].http://edu.sh.gov.cn/html/article/202002/104820.html.
[4]河南省教育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網上教學工作的指導意見[EB/OL].(2020-02-01)[2020-02-08].http://www.haedu.? gov.cn/2020/02/01/1580537725986.html.
[5]教育部.延期開學后,孩子“宅家”咋學習?教育部:利用網絡平臺,“停課不停學”[EB/OL].(2020-01-29)[2020-02-08].?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1/t20200129_416993.html.
[6]錢玲,趙燕燕.以教師專業發展為核心的網絡課程質量保證體系[J].開放教育研究,2018(5):30-38.
[7]田慧生.時代呼喚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師[J].教育研究,2005(2):52-56.
[8]周照鵬.對當前線上教學的兩點思考[EB/OL].(2020-02-07)[2020-?02-08].https://mp.weixin.qq.com/s/lLo1ieSgIe-Pmo0DBOYAIQ.
[9]張志勇.關于在疫情防控形勢下指導學生開展居家學習與生活的建議[EB/OL].(2020-02-07)[2020-02-08].https://mp.weixin.qq.com/s/C8_k-31p6G2xvXMKj7VMkw.
[10]余平,管玨琪,徐顯龍,等.情境信息及其在智慧學習資源推薦中的應用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6(2):54-61.
[11]祝智庭,彭紅超.全媒體學習生態:應對大規模疫情時期上學難題的實用解方[J]. 中國電化教育,2020(3):1-6.
A Practical Observation and Rational Thinking of Commonweal Supply of Online Course Resour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VID-19 Plague
ZHOU Baorong
(Education and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nan Province,Zhengzhou,Henan,China 450004)
Abstract: Facing the COVID-19 plague,utilizing the network platform to realize“suspending class without suspending study”has become an inevitable choice and has been releas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Many local departments have responded one after another,and published guidance of online teaching.Tremendous course resources of large amount of network learning platform open freely with the blowout type,and students,teachers and parents fall into the anxiety of choices.The author has tracked,monitored and combed the course resources supplied by more than 20 platforms,analyzed the imbalanced situation of supply and need of online course resources,and found out that poor suitability has greatly influenced the quality of online courses.On the basis of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the author has put forward seven suggestions for the commonweal supply of online courses resourc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VID-19 plague and aroused people to do multi-dimensional thinking about the swarming of online courses forced by the plague.
Key words: online course resources;commonweal supply;suitability;COVID-19 plague;“suspending class without suspending st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