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計算機信息技術的高度發展使得電子商務隨之蓬勃興起,網絡虛擬財產也應運而生其是虛擬物與權利為一體的虛擬結合物。對于網絡虛擬財產以及其相關交易活動的新出現與之相應的財產糾紛案也與日俱增,我國對其的相關法律制度基本處于空白,基于此本文對網絡虛擬財產的概念特征進行分析,得出它在物權法可以適用與發展的方向,以保護互聯網金融的發展與權利人權利的保障。
關鍵詞:網絡虛擬財產;物權屬性;物權保護
一、網絡虛擬財產的概述
概念:網絡虛擬財產是因網絡交易活動而產生的,是財產在網絡虛擬空間的表現形式,是存儲于游戲服務器中的數據、信息、符號等電磁記錄,它具有著經濟、法律與以及網絡絡意義。
網絡虛擬財產具有虛擬性、合法性、期限性等特征。
虛擬性,是網絡虛擬財產區別于其他形式財產最本質的特征,網絡虛擬財產依附于特定的網絡服務器。他必須借助特定的網絡虛擬環境才能實現其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它本質上是一組存儲于服務器上的電子記錄。不具有任何物理的外觀和形狀。
合法性,是指財產的獲取方式必須是合法的,取得途徑必須符合游戲規則和法律要求,通過使用游戲外掛破壞游戲程序師傅等非法方式得到虛擬財產,不能被界定為法律意義上的虛擬財產,為維護網絡環境的安全穩定,法律會對其給予[1]。
期限性,是指網絡虛擬財產的客觀存在狀態有一定期限,因為其存在于網絡而虛擬的一個非實體環境,一個網絡賬號若離開網絡運營商提供的服務器就無法繼續運營虛擬空間的存在延伸的虛擬財產若無情者不復存在,那么虛擬財產權利對虛擬財產的權利也自然會隨虛擬空間的終止而消滅。
二、網絡虛擬財產的屬性
(一)網絡財產法律屬性的四種學說
關于網絡財產法律屬性主要有四種學說:知識產權說、債務權說、物權說、新型財產說。
知識產權說而言網絡虛擬財產雖然形態上可歸屬于無形財產但是它是開發者以及其使用者的智力成果并且它符合知識產權說的特性可以歸入知識產權中的著作是知識產權的客體。
債務權說上來講網絡的用戶和網絡運營商之間有著種債權債務關系作為一種特殊的服務合同,網絡虛擬財產權利人開始接受運營商提供的網絡服務時取得權利,運營商同時應該履行其相應的義務,且網絡虛擬財產權利的消滅是在運營商終止服務平臺或權利人終止使用網絡服務平臺之時。與網絡虛擬財產相對應的權利人享有放棄權力行使的權利,例如相關債務免除;同時運營商終止服務平臺的行為屬于債務不履行。所以該說合理。
物權說上解釋網絡虛擬財產是用戶相應的代價獲得網絡虛擬財產的所有權,依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對它具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使得網絡虛擬財產具有可支配性和客觀實在性并且可自由流轉進行交易權益的轉移。可以作為物的客體所以符合物權說解釋。
新型財產說主張網絡虛擬財產,基于網絡虛擬財產不具備客觀實在性是一種無形的財產,不符合物的界定否定了物權說,基于知識產權說傳統的知識產權具有無形性、專有性、時間性和地域性四大性質而言網絡虛擬財產依附于網絡服務器不是無形的,它具有法定的時間限制,沒有相關地域要求,所以提出權利為網絡服務使用者擁有,主體不是專有的。債權說在債權上具有極強的相對性,其義務主體應該是特定的,例如網絡游戲中網絡用戶與運營商之間簽訂的一般為一種格式合同,運營商對該合同有明確的相關要求且相對的免責條款是用戶無法協商更改的,所以當網絡用戶使用游戲簽訂合同在網絡虛擬財產發生合同條款中侵權是運營商不承擔賠償的責任,這明顯具有不利于使用者的所以債權說欠妥 因此將網絡虛擬財產歸類于三個學說外的新型財產說[2]。
(二)網絡虛擬財產的物權屬性
網絡虛擬財產具有權利主體,例如網絡虛擬財產的開發者對虛擬財產對它原始的狀態享有所有權。當開發者將網絡虛擬財產轉用給使用者時,所有權即發生轉移屬于使用者。將交付時間作為分界線,商品所有權分別屬于商家和買家。與現實中有形物品的交易方式并無差別并且在市場有經濟價值,有法律意義的。
網絡虛擬財產是受現有技術和行政資源的限制的,但是網絡虛擬財產滿足在法律允許的條件下滿足有效的法律行為,簽訂相關合同,處分權的流轉及完成交付的其處理交易流程來決定了它與動產的屬性是相符合的可以作為特殊動產處理。
網絡虛擬財產在法律上具有排他支配和管理的特性,在獲得方式上,網絡虛擬財產是網絡運營商通過金錢和勞動的付出取得的,這些付出和勞動是真實的且產生了一定的經濟利益進行的投資,它的用戶是付出了時間、精力、勞動來獲得的所以它具有其獨立的經濟價值。網絡虛擬財產的存在需要依附于網絡環境和傳統的物存在方式類似。雖然網絡虛擬財產有它與一般財產的特殊性區別,但是網絡虛擬財產符合國家的法律規定并且它符合物的本質,具有物的特征,物的財產屬性,所以說明它也應該具有物的效力,我們應該對它進行保護。
(三)網絡虛擬財產在物權原則的適用
據網絡虛擬財產具備財產特征和物權的屬性把它劃分至物權保護法范圍是具有合理性的,所以對于網絡虛擬財產的權利人來而言在遭受不法侵害時,可以依照物權保護原則來明確自己的權利,例如,包含消除危險、修理與更換以及損害賠償等物權請求權,或通過要求侵權人恢復原狀、返還原物、排除妨害等來保護自己的權利。
物權法的基本原則之一平等保護原則而言,網絡虛擬財產在法律地位的平等,適用規則平等,保護平等三個方面也應該擁有相同效力。
請求確認物權,當幾個人就一項財產的所有權或他物權發生爭執時,就會使真正的物權人的物權處于不穩定的狀態,影響其正常的行使物權。此時當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請求確認物權。但是網絡虛擬財產具有其特殊性,目前權利主體尚未明確以及其合同一方當事人尤其確權有違反公平的原則,所以設立權威機構做出監督與管理,法律規定應該的做出相應的法條增改明文規定以起確認物權、預防、管控保障權利主體的權利給予請求確認物權。
返還請求權,當所有人的財產被他人非法占有時,所有人或合法占有人,可依照法律的規定請求不法占有人返還原物或請求法院責令不法占有人返還原物。如果誤不存在時,物權人可以對無權占有人請求賠償。網絡虛擬財產是依附于網絡數據存在的可以依靠技術手段進行返還或者無權占有人結合具體的情況做出賠償。
排除妨害、消除危險權,請求排除妨害的事實依據是他人行為構成了對物權人行使物權及對物進行使用、收益的妨害,也包括請求防止可能出現的妨害。這是指在行使權力的過程中被妨礙以受到損害,此時權利人可以請求侵害人排除妨害。如果已經造成了實際的損失,那么網絡虛擬財產的權利人可以直接向侵害人起損害賠償。
恢復原狀請求權,當物權標的物因他人的侵權行為而損害時,如果能夠修復,物權人可以請求侵權行為人加以修理以恢復物的原狀。網絡虛擬財產是數據而非實體物,所以當他受到損害時,可以依據相應的技術使其恢復。權利人可以要求侵害人恢復。
三、結語
網絡虛擬財產在網環境絡中存在一定交換價值或使用價值的虛擬物或數據,以及其所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等排他性的權利是一種特殊性動產的性質,除了應當確立它的法律地位還應該在我國具體包容性的物權法進行探討以做出一套完整的法律體系來保護我國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網絡虛擬財產權利人的權利。
參考文獻:
[1]陶顥予.論網絡虛擬財產的物權法保護[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7(10).
[2]尹利兵.淺析網絡虛擬財產及其物權法保護[J].環球市場,2018, 000(032):186-187.
作者簡介:
姓名:曾麟婷
出生年月:19970701
性別:女
民族:漢
籍貫:四川省成都市邛崍市臨濟鎮瑞林村二組
職務/職稱:學生
學歷:本科
研究方向::《物權法適用網絡虛擬財產的探究》
(四川大學錦江學院? 四川? 成都? 611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