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老干部同志為國家的發展和建設貢獻了畢生的心血,因此對于新時期下老干部的保健管理工作要格外重視。本文結合離退休老干部的管理工作,對老干部保健管理體系與模式進行簡要分析,提出了加強醫務人員的意識、做好保健工作的環節性工作等具體措施,以期使此項工作開展的更完善、更具體。
關鍵詞:老干部;保健管理體系;合理用藥
引言:新時期離退休干部的保健管理工作,要結合現代社會醫療體系的發展特點,通過防、治、保、康等綜合性方式,保證老干部保健管理體系發揮出實效。因此,對于主要負責人員來說,要轉換服務觀念,既要做好醫療保障,又要做好思想引導,全力完成這項光榮而又具有使命的工作。
一、加強醫務人員做好保健工作的意識
(一)政治意識
老干部保健對口醫院及醫護人員要堅持貫徹上級部門的工作指示,以中央具體規定為指導,落實各項醫療保障制度,并提高自身的服務意識,堅決完成老干部的保健工作[1]。
(二)責任意識
以干休所為例,從事老干部保健工作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注重日常工作的細節管理,深入老干部的生活之中,以便于熟悉身體狀況和康復療養進度,從而制定科學的保健方案,急老干部之所急及,想老干部之所想。
(三)憂患意識
隨著科學保健工作的深入,負責老干部醫療保健的工作隊伍,一方面,要拓展醫療保健工作的方式,豐富內容、注重細節,另一方面,要注意醫療體系和保健方案的創新,樹立憂患意識,堅決維持保健工作的前沿性。
二、把握好保健工作的環節
(一)抓規范化管理
管理制度的落實是確保醫療保健工作取得實效的重要保障,要結合實際工作的開展,完善制度流程和考核力度,如交接班制度、巡房制度、應急預案的執行情況等,必要時可設立專項管理小組,嚴格督查各項工作的落實情況,并對責任人進行追責。
(二)抓硬件配套建設
抓硬件配套建設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先進醫療器械的引進,由于老干部年齡高、體質差,所以要通過醫療設備的先進化提高保健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二是,生活基礎設施的完善,如電梯、附屬活動室的安排等,主要為緩解老干部的體能壓力。
(三)抓優質服務
提高醫療保健質量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首先,制定服務公約。要求醫護人員嚴格按照公約要求,為老干部提供熱忱的服務;其次,提高保健隊伍的專業水平。通過技術傳幫帶以及模擬救治等形式,提高救治水平;最后,深化優質服務。分環節做好保健工作前、中、后工作,借助上門服務等措施,減輕老干部家屬負擔。
(四)抓醫療改革
新時期老干部保健管理體系要與醫療體制改革、藥品監督管理以及社會保障服務等多個環節建立聯系,首先,實現老干部退休保障與醫療體系的高度融合,緩解“看病難、看病貴”難題;其次,對于重大疾病,國家應設立專項資金,也可以參加重大疾病保險,以便于應急啟動;最后,根據地方醫療體系的特點形成地域特色,使醫療改革有實效。
三、新時期老干部保健管理體系與模式新思路
(一)建立家庭病床
新時期老干部保健管理體系與模式的創新要從老干部的實際需求出發,特別關注高危、高齡人群,從而采取有效措施。其中建立家庭病床便是方便保健工作開展的重要途徑。在此過程中,一方面,要制定醫護人員上門護理的計劃,通過對口對接,進行責任分工,全面掌握老干部的各項身體信息。另一方面,家庭病床的管理要細化,每天定時換藥,并做好階段性的室內消毒,以使治療環境達標。與此同時,還要做好老干部家屬的基礎醫護工作培訓工作,以便于應急使用[2]。
(二)配備家庭保健護士
家庭保健護士雖然與家庭病床的設立有一定聯系,但性質是不一樣的,其多應用在病人的治療康復階段,在配備保健護士時主要有三個針對性,分別是針對老干部的生活、心理、護理等,首先對于生活照顧而言,便是做好飲食起居,以免老干部的配偶身體不好難以互相照料;其次,心理護士主要針對老干部的病后焦慮等心理問題,進而展開科學的疏導,為縮短康復期、促進身體好轉提供基礎;最后,病理護理則強調一定的專業保健技術,如對于腦血栓患者的康復訓練等。
(三)運用服藥卡片,指導合理用藥
由于老干部的年齡較大,身體各項機能容易出現問題,所以通常會出現一定的并發癥狀,因此在大量用藥時,一定要加強管理,避免漏吃、錯吃的現象發生。而單憑意識管理是容易出現漏洞的,所以提出了運用服藥卡片指導合理用藥的措施,即將藥物種類和用量記錄在卡片上,并定時、定量的提供所需藥物,這樣既安全又便捷。與此同時,要對老干部的身體保健情況做好跟蹤,以便于及時調整保健方案,改善用藥用量。
結論:新時期老干部保健管理體系的建設對于服務老人、增強老同志的歸屬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負責人員要認清當前的保健工作發展形勢,致力于服務水平和保健技術的提高,從而為老干部提供一個無憂的保健環境。與此同時,還要注意該項工作的經驗積累,使其體系化、常態化。
參考文獻:
[1]黃培,錢紅英.3158人次離休老干部住院疾病譜分析及保健對策[J].安徽醫藥,2019(03):504-506.
[2]馬玉芬.新時期老干部保健管理體系與模式的構建[J].中醫藥管理雜志化,2020(07):229-230.
作者簡介:
胡小平,出生年月:1962.08,性別:男,籍貫:湖北天門,職稱和學歷:副高、大學,研究方向或專業:社會科學研究,老干部管理.
(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 湖北? 荊門? ?448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