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興振
摘 要:對于當代的商業銀行來說,合規經營是關乎其能否正常運營和發展的最基本因素。國內的商業銀行在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后,高度關注金融領域的相關風險,特別是對合規風險的管理已經取得了相當程度的成果,我國也出臺了一系列相關的法律法規來避免合規風險的發生。但是國內銀行對于合規風險的研究時間比較短,同國內銀行相比,關于合規風險管理方面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往往國內很多商業銀行的合規風險管理還停留在較淺的層面,沒有充分發揮出其原有的作用,對于合規風險的認識也并不充分。
關鍵詞:商業銀行;金融風險;合規風險
“合規”一詞來源于英文單詞“compliance”,這個詞的原意是指遵從、服從,隨后被應用到金融領域,指的是讓商業銀行的經營行為符合法律規范。銀監會指出,合規風險的發生往往是因為銀行自身未曾遵守法律、法規、監管部門的要求等緣故,致使商業銀行遭受法律制裁、監管部門處罰等多方面損失的風險[1]。合規風險強調的是,商業銀行因為自身的主導性行為違反規定從而造成了經濟、聲譽等方面的損失,所以合規風險具有內生性、復雜性、廣泛性等特征。我國當前的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商業銀行為了尋求穩定的長久發展,就必須要充分認識合規風險防范工作的重要性,強化自身對于合規風險的管理,從而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
一、合規風險管理原則
1.1互動性原則
商業銀行的內部管理和外部機構的監管之間具備相互作用,商業銀行應當認同這種相互作用,從被動接受外部監管,到主動根據外部監管的反饋有針對性的調整內部的管理,特別是對內部行為的合法合規性的管理。商業銀行可以根據外部機構的監督反饋對內部管理進行調整,同時可以借助外部機構的監督來測試內部管理調整的正確性和有效性,并根據最新的反饋來再次進行調整,從而形成良性的互動[2]。
1.2系統性原則
商業銀行的合規風險往往表現出復雜的綜合性特征,風險的產生原因可能由多方因素影響,所以對于合規風險的管理不能局限于某一點或者某一面。商業銀行應當遵循系統性原則,對合規風險的產生原因進行系統性分析,合理利用系統原理,對合規風險管理采取科學的規劃設計,同時要形成相匹配的、有效的系統運行機制,從而做到對銀行內部各個要素的合理約束與有效監督,確保商業銀行合規管理效能的最大化。
1.3責任到人原則
合規管理時風險管理的內容之一,應當位于商業銀行內部管理的關鍵位置。合規風險管理涉及的范圍廣泛,要對商業銀行的全部業務、產品、涉及到的領域進行管理,所以合規管理應當要求銀行內部的每位工作人員都認真遵守??赡芤驗橐晃粏T工工作上的些許疏忽,就會導致銀行嚴重的經濟、聲譽損失。所以要將責任具體到個人,只有每一位工作人員都嚴格遵守商業銀行內部的管理規定,才能確保合規風險管理工作得到切實的執行。
二、國內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2.1合規機制不完善
商業銀行一旦發生合規風險,往往會誘發其他風險一并發生。因為銀行內部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體系,使得各類風險事件不斷發生,給銀行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聲譽損失。當前發展階段,國內有一些商業銀行并沒有認識到合規管理的重要性,并沒有將合規管理一并歸入到風險管理當中,實際體現的是銀行管理人員對于合規風險管理的認識不足,也就導致了合規風險成為了當前階段,妨礙國內商業銀行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3]。
2.2合規文化不成熟
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操作風險,這三大風險并稱為商業銀行的傳統風險,當前階段一些商業銀行仍舊是以管理三大傳統風險為主,并沒有對合規風險進行管理。管理人員缺乏對合規管理的重視程度,往往是因為銀行內部沒有形成合規文化,只是將合規管理單純的歸為合規部門的一項工作,而忽視了合規風險管理,應當是對銀行內部全體員工和各項業務的合規風險進行管理,只是被動的進行風險發生后的處理,沒有做到風險發生前的預防。
2.3合規組織不健全
一些商業銀行曲解了合規部門的真正功能,而是將其作為接待管理的功能來使用,埋沒了合規部門背后的職能價值。這種情況的出現就導致了,對合規風險的管理不能獨立于職能業務以外來進行,于是對合規風險的管理就變得不具備操作性、系統性和計劃性,也就使得其不具備有效性。與此同時,合規部門的大部分合規人員通常不具備系統的、專業的合規技能,銀行內部也缺乏對于合規風險管理的系統性的培訓,這種情況就導致了合規組織內部嚴重缺乏同時具備合規理論知識和合規專業技能的綜合素質人才[4]。
三、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措施
3.1完善合規機制
商業銀行要對合規風險進行管理,首先要完善合規機制,真正發揮合規部門的作用。合規部門應當按照一定周期向銀行內部管理人員提交合規風險評估報告,銀行的管理層根據風險評估報告來評估當前階段銀行內部的風險狀況,對潛在的風險進行分析,還需要對新發現的合規風險和可能引起高合規風險的事件進行描述,并作出有針對性的應對方案,同時組織合規風險管理小組對應對方案進行分析和評價,指出方案的不足之處并作出調整。
與此同時,合規部門要重新調整合規風險評估流程,使其覆蓋和合規風險管理有關的一切人與行為,確保業務領域的全覆蓋。合規部門要做到系統、全面、深入的掌握各類活動和各項業務可能存在的合規風險,并將各類風險信息進行匯總整理。在對風險信息進行匯總之后,合規部門要選擇科學合理的風險評級方法,利用銀行的各項數據,通過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式來評估合規風險情況,構建長期有效的風險識別標準,一旦發現風險后要及時上報給相關負責人。
3.2建設合規文化
合規文化的建設不僅僅是合規風險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必須長久貫穿于合規風險管理體系之中。被動的監督管理只能讓員工在接受監督的情況下合乎規范,而要做到讓員工自發的認識到合規的重要性,就必須要把合規文化融合到銀行的文化當中,使員工在潛意識里自發執行,這樣才能確保合規風險管理體系的有效執行。為了建設合規文化,商業銀行應當加強合規的宣傳教育,以此來提升員工對于合規重要性的認知程度。同時要培養工作人員的合規操作意識,確保工作時的操作行為符合規定,從而逐漸形成自發合規的良好習慣。銀行內部還應當建立覆蓋每位員工的責任追究制度,把合規管理和績效考評相結合,從而強調合規操作的重要性[5]。
3.3健全合規組織
除了具備合規機制、合規文化以外,銀行還應當搭建合規組織,健全的合規組織是推進合規體系系統化建設的重要保障,也是合規管制執行的重要前提。銀行在健全合規組織時,可以遵循以下三個原則。第一,獨立性原則。獨立是合規組織的核心標準,合規組織的實質是對人與事的管理,一旦缺乏權威就沒有辦法開展工作。所以合規組織必須要有足夠的權力與地位,才能確保其在銀行內部的執行力。第二,專業性原則。合規的主要義務就是要符合法律法規、行業規范的具體要求,只有合規組織具備了專業能力,才能準確把握法律法規的要求,才能夠正確執行法律法規的要求,所以合規組織內部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具備專業性,同時還要不斷接受相關的專業培訓,才能正確履行合規的職責。第三,適當性原則。合規組織的搭建應當與銀行內部的需求相匹配,如果太過復雜就會造成高額的管理成本,而太過簡單又可能無法防范風險。
參考文獻:
[1]楊國平. 淺談合規文化對銀行經營的影響與對策[J]. 現代商業銀行導刊, 2018,(2):67-68.
[2]楊貴院. 對商業銀行合規管理與金融法治建設的思考[J]. 銀行家, 2019,NO.119(05):27-28.
[3]白映福. 新形勢下的銀行合規管理[J]. 銀行家, 2019, No.220(12):74-77.
[4]王櫻未. 商業銀行內部合規檢查體系淺析——基于日系M銀行的案例研究[J]. 黑龍江金融, 2019, 482(04):73-76.
[5]張蕾. 新形勢下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的新思路[J]. 中外企業家, 2019, 633(07):9.
(萊商銀行菏澤單縣支行? 山東? 菏澤? 27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