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動力電纜作為煤礦重要的大型設備在煤礦日常生產過程中發揮著巨大作用,為井下各類設備提供持續電力。但是目前作為大型國有企業的各大礦井對于電纜管理的方式還停留在20年前的管理水平,賬物不一、資產流失嚴重、領用發放流程繁瑣、工作效率低下。針對以上問題,本文主要研究電纜在領用、回收、周轉過程中存在的管理缺陷,以及提升電纜賬務管理的解決方案。
關鍵詞:煤礦;動力電纜;管理;臺賬;激光刻號;電子審批
1.電纜管理現狀
1.1電纜的使用量和資金投入
目前煤礦井下使用的電纜主要是礦用阻燃橡套電纜,主要型號有:MYPTJ、 MCPTJ、 MYPT、 MYP 、MCP,立井和斜井敷設的電纜主要為鋼絲鎧裝電纜,主要型號為:MYJV、YJV。礦用電纜芯線材質必須為銅芯,護套必須是阻燃橡套,所以制造成本很高。以年產量為1000萬噸礦井為例,除以公司巷道延伸為專項資金購置的電纜外還有生產成本購置的消耗性電纜,每年新購置電纜大約在2000萬元左右。所以公司把電纜作為大型材料管理,但是電纜管理水平還有待提高。目前電纜的管理方式還沿用20年前管理方式,管理方式落后。雖然現在電纜實行了編號管理,但是電纜回收后,電纜兩頭的編號已基本消失,電纜長度自然也比領用時短;其次井下作業環境惡劣,頂板淋水,巷道潮濕,電纜連接裝置維護難度大;對電纜的保護不到位,電纜敷設和回收方式簡單粗暴,所以在電纜使用過程中就造成一部分電纜的損失。使用單位和管理科室電纜臺賬混亂,領用臺賬、回收臺賬、在用臺賬、庫存臺賬都得不到及時更新。所以管理難度非常大,所以提升電纜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1.2電纜的發放和領用
使用單位在領用電纜時,材料員根據領用的新舊電纜使用不同的票據填寫審批單,機關科室的電纜管理人員審批后,材料員拿著票據到保管單位領取電纜。在這個過程中,區隊材料員需要提前到電纜庫查看電纜的型號、長度、電纜編號,這樣就會浪費一定的時間。電纜領用完畢后,區隊材料員和機關科室管理員需要登記電纜領用記錄,電纜保管員需要登記電纜出庫記錄。只要有一方疏忽未進行登記就會出現賬物不一致的情況。同時,還有可能會出現票據丟失的情況。所以電纜的領用手續繁瑣,材料員不能及時獲取有用的電纜信息;其次材料員、保管員、管理員需要及時登記票據更新臺賬,容易出現賬物不統一,這是目前電纜在領用過程中存在的弊端。
1.3電纜的敷設、回收
電纜領取后,使用單位人工將電纜盤放在運料車的最頂層,在將網片、托盤、錨索、工具等其他材料堆放在電纜上,有時會造成電纜外套破損。使用單位在搬家倒面時,需要回撤除必要的排水電纜外其他設備的動力電纜。在回撤過程中,員工需要停電后把電纜從接線盒上拆下來,由于時間緊迫,有時員工會直接使用工具刀將電纜從接線盒喇叭嘴上根部割下來,這樣做就會造成電纜的損失,甚至將電纜的編號割掉,需重新印號。電纜升井后,區隊材料員需到電纜回收場地查看電纜型號、長度和電纜編號,然后找材料組保管員辦理回收手續,然后再找機電辦管理審批簽字。區隊材料員、材料組保管員、機電辦管理員同時需要更新各自的電纜臺賬。如果電纜無編號、區隊材料員擔心區隊被處罰,則有可能不及時辦理回收手續,電纜在夜班升井時,材料組無值班保管員,保管員可能也不知道是哪個區隊回收的電纜。這樣就又導致了,回收電纜臺賬與實際相符的情況,這是電纜在回收過程中存在的弊端。
1.4電纜的維修、入庫和重復利用
沒跟電纜在回收后電纜護套多多少少都會有破損,直接影響下一次使用,所以電纜回收必須及時維修、及時入庫,方便區隊下一次領用。電纜在維修時如果遇到電纜被剁的情況需重新測量電纜長度,重新補號。其次要對電纜重新進行耐壓試驗,找出破損點。如果滿足耐壓試驗要求則需要修補其他護套破損的地方。在這個過程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是,電纜重新印號和修補時會產生一定的經費,其次電纜電纜修補不及時回影響區隊下一次領用。電纜回收雖然在保管單位辦理了回收手續,但保管單位并不能及時知道電纜的完好情況。
1.5電纜的移交工作
掘進單位在掘進完一條巷道需要搬家倒面時,備用巷道的排水電纜需要移交給負責排水的接收單位。在此過程中,機電辦需要整理掘進單位在掘進該條巷道至撤出巷道的所有電纜領用、回收、在用電纜臺賬,并與掘進單位進行核對。在核對臺賬時,雙方臺賬基本上沒有完全一致的時候,此時區隊和機電辦就會出現扯皮。機電辦管理員還需組織移交單位和接收單位對電纜進行井下驗收,最終確定電纜的丟失情況。
2.解決方案
2.1電纜的印號管理
改變印號方式,大膽采用新技術、新工藝。移動式激光打碼機可以在幾秒之內就完成電纜的打號,而且同樣具有和傳統打碼機一樣的印號效果。電纜型號和長度被在刻在電纜的兩端,且不易被磨損后破壞。移動式激光打碼可在新電纜印號、舊電纜補好時發揮巨大作用,可以大大調高印號效率,同時節約礦井生產成本。
2.2電纜領用、回收管理
在領用、回收過程中,去除紙質化辦公,去繁存簡,簡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采用現代化辦公方式和領料方式,使用手APP(電纜管理系統)領用電纜,避免由于人的疏忽和懶惰造成資產流失。材料員在領用電纜時,通過手機APP直接查看電纜庫存情況,選擇合適的電纜,同時錄入電纜的使用地點、用途和領用時間等其他相關信息。材料員提交申請后,機電辦電纜管理員可以進行遠程審批發放或者駁回申請。機電辦電纜管理員審批通過后,發送到材料組管理員。材料員收到信息后,根據審批信息發放相應電纜。
材料員在回收電纜時,通過手機APP選取該區隊上次領用該條電纜的記錄并選擇回收后并提交給材料組電纜保管員,材料組保管接收到信息,現場驗收電纜后,錄入電纜完好情況。驗收完畢后提交給機電辦電纜管理員,電纜管理員查看回收信息,根據電纜的破損情況對區隊相應處罰。
2.3電纜倉庫管理
通過使用現代化倉儲管理軟件,對新電纜入庫、區隊領用、回收、維修、周轉使用、報廢實施全過程管理,對所有數據可進行實時調取查看。機電辦電纜管理員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及時提報電纜采購計劃,而且采購計劃可以更加準確。培養專業修補電纜作業人員和激光打碼人員。加工制作適當數量的備用電纜盤,加工制作電纜卸盤裝置,采購高效卷攬設備,降低作業人員勞動強度。做到回收的電纜及時維修、及時盤放、及時入賬。
2.4電纜井下現場管理
新的管理手段必須結合新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電纜管理制度,并且將制度落實到位。對隨意截斷電纜、破壞電纜的行為要加大處罰力度和監管力度。對于在驗收時電纜做到賬物一致的區隊給予相應的獎勵。
不定時的抽查區隊電纜管理情況,隨機抽取電纜編號,到井下核對電纜的型號、長度、礦內編號、敷設位置及用途,發現有不一致的地方要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處罰。
建立礦井井下3D立體模型,將所有設備及電纜在模型中體現,并委派專人實時更新,在應對井下突發狀況時,可以直觀的呈現在決策者的面前。
3.成效與結論
3.1節約成分方面。
從當前電纜的維修量、打號量來計算,平均每月約為100萬元,自主維修和印號,每年約節省生產成本約為1000萬元。從電纜的丟失、報廢量方面計算,挽回損失約為500萬元。
3.2提高工作效率方面。
電纜的領用回收可徹底實現無紙化辦公,簡化了審批流程,領用、審批、方法實現效率最大化。避免了材料員浪費的時間和精力。
3.3精細化管理方面
在電纜領用和回收過程中實現領用、回收、在用臺賬自動生成功能,避免由于人的不確定因素導致的臺賬混亂的現象,對每一根電纜都可做到實時跟蹤。
作者簡介:
王強,男,漢族,1986年6月,內蒙古鄂爾多斯,國家能源神東煤炭集團布爾臺煤礦,煤礦供電,本科,助理工程師,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烏蘭木倫鎮鎮,017209.
(國家能源神東煤炭集團布爾臺煤礦? 01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