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強
(河北省定州市動物衛生監督總站 073000)
國內非洲豬瘟疫情來襲均讓人猝不及防,造成價格起起落落,目前根據官網看能繁母豬下降明顯,全國總存欄量也在隨之下降,此次疫情不可小視,通過和多個養豬企業、個體老板、生產場長、技術人員、鄉鎮獸醫、銷售商溝通,目前受非洲豬瘟疫情影響,業界普遍悲觀情緒、恐慌心理嚴重,部分小型養殖場當豬群稍有波動,不管是不是非洲豬瘟感染就選擇了一次性清欄,這樣對行業非常不利。 談談筆者對“非瘟”的一點小感悟,分享給諸位。

1.1 賣豬,最危險
1.2 菜市場,最危險
1.3 飼料車,危險
1.4 無害化、拉豬、拉糞車,最危險
1.5 人員回廠,危險
1.6 進廠的疫苗獸藥以及各種用具等,危險
1.7 老鼠、鳥、蒼蠅,危險
1.8 飼料原糧,危險
1.9 水源,危險
1.10 引入豬只與精液,外來豬肉及制品,最危險
國內非洲豬瘟病毒擴散面難以確定, 疫情形勢難以判定,加之我縣周邊縣(市、區)從疫區省份引入的生豬和生豬產品較多,防控形勢十分嚴峻復雜。 凡需從省內縣外引入仔豬的,必須經鎮政府和畜牧部門批準后方可引入。 外引仔豬經營戶要停止一切外引經營活動,暫停引豬;凍庫業主要暫停從縣外引入生豬產品。 添加提高豬群抵抗力的藥物,會有一定的效果,當少量病毒進入豬群的時候,由于豬群抵抗力比較高,身體免疫系統會消滅一部分病毒,但是當病毒載量太大的時候,豬群無法吞噬的時候,豬群就會表現發病了,“非瘟”致死率不是100%,呈現低傳播,高死亡特征,不可輕視。 如果處理措施得當,損失會降低到最低,相反,如果處理不及時,那么損失會非常的慘重,如果不幸有發病的朋友,請上報政府。
要嚴把入場查驗關,嚴禁從省外調入生豬,對來自疫區省份或途經疫區省份的生豬, 必須由當地政府和畜牧部門就地撲殺并作無害化處理。 屠宰企業要根據市場需要,組織生產,確保肉品市場供應穩定。
目前,我國使用泔水養豬已引發四例非洲豬瘟疫情,使用泔水養豬風險極大。 各村(居)和駐鎮相關單位要加強對餐廚廢棄物的收集、運輸、貯存和處理的監督管理,暫停使用泔水養豬。
為防止疫區省份或陸路途經疫區省份的生豬產品進入銷售, 所有生豬產品必須憑有效檢疫證明進入批準的農貿市場內攤位和超市內銷售,禁止在農貿市場銷售;生豬產品批發業主必須在縣市監局按規定辦理營業執照和食品經營許可證, 建立購銷臺賬,健全檢疫檢驗票證登記管理。
鎮畜牧站要對所有養殖場(戶)開展位網式的疫情排查,堅持疫情排查日報制。 加強對養殖場、交易市場和農村散養戶的監測巡查, 發現異常發病、 不明原因死亡的豬只要按規定及時報告。 這病潛伏期15d 左右,當看到豬群出問題的時候,馬上果斷把疑似發病豬清理出豬場,然后剩余的留下仔細觀察,這15d 抓緊消毒、封鎖、隔離、購買檢測卡檢測,這15d 就決定你的損失大小,能不能“拔牙清除”成功,如果半個月后豬群無異常情況,就可排除非瘟傳染,如果豬群陸續不穩定,檢測核準了,那就100%是了,這個方法對普通豬場來說很實用,損失最小,造價最低。如果不幸疑似發病,請妥善處理死豬,發病后掩埋死豬也不是那么簡單的,不是隨隨便便的挖個坑埋了就行了,必須要滿足至少以下條件:
一是滅掉病毒最好的辦法是挖深坑,焚燒后火堿掩埋,至少豬在2m 土層以下,二是遠離生產區,至少300m,尤其要遠離豬場飲用的那口井。 三是土壤上面設置警示牌,誰也不能去,上面灑滿生石灰,拉上警戒線,這些是決定能不能復養成功的基礎,雖然麻煩,但是必須要做。 四是有條件的地區做無害化處理。
建立緊急防疫物資儲備庫,儲備足夠消毒品、消毒設備、生物制品、防護用品等防疫物資。
各村(居)委會、駐鎮有關單位和政府各部門要科學宣傳,普及非洲豬瘟防控知識,引導廣大群眾正確認識非洲豬瘟,科學消費豬肉產品。
鎮畜牧站、農業中心、市監、城管、林業等部門要切實履職盡責,迅速行動,發現疑似情況要互通信息并按規定程序上報。

做好非洲豬瘟防控工作,事關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是一項系統的社會工程,各級各部門既要明確職責,又要密切配合。 各村(居)委會要按照動物疫病“屬地管理”原則,強化領導、科學宣傳,教育養殖農戶主動配合開展非洲豬瘟的監測排查工作;會同相關部門加強對場鎮、學校、食堂餐廚廢棄物的監督管理,強化應急處置能力,及時撲殺轄區內的染疫動物及易感動動物,并進行無害化處理。 宣傳部門要積極配合縣農牧等部門加強非洲豬瘟防控工作的宣傳報道和防控知識普及,正確引導輿論導向。 密切部門間的合作同時,需要加強入境檢疫工作的力度,對非法攜帶動物和動物制品的行為加大打擊力度, 要加強幾個部門之間的合作,產生合力,避免非洲豬瘟在較短時間里的傳播和擴散。
要想盡早地發現豬瘟,作為工作人員,需要具備有豐富的知識,對非洲豬瘟的具體情況有一個全方位的了解。 沒有出現非洲豬瘟的地區,要加強豬瘟和疫病的應急處理培訓,培訓對象主要是有可能最先接觸到疫情的工作人員, 培訓計劃要涉及到各種獸醫工作者;培訓內容要包括非洲豬瘟的臨床癥狀、特點、防控手段和技術等,尤其是要提高鑒別豬瘟的水平,提高診斷能力,確保一旦出現疫病要嚴格的按照規定進行處置, 將疫病消除在萌芽狀態。
要積極的鼓勵規模化的養殖,取代傳統的家庭散養法,養殖場需要加強生物的安全水平,家豬要減少和野豬的接觸,定期消毒,避免豬圈中存在有鈍緣軟蜱。 不允許用沒有經過高溫處理的食堂和餐廳的泔水喂養家畜,不食用有添加劑的豬血和制品。 在開展防疫監管工作中, 養殖場戶需要采取積極的防疫手段減少疫病的發生,尤其是在申報、隔離和消毒過程中要尤為注意。 一些不知道具體死因或者是病死的動物,需要“四不準”即“不準宰殺、不準食用、不準出售、不準轉運病死畜禽及其產品”;“一處理”即“對死亡畜禽必須進行無害化處理”,尤其是豬瘟疫苗不能成功免疫或者是死因不明的情況,要及時反饋給當地獸醫部門,提前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控,從多個方面入手,盡可能將疫病的出現扼殺在萌芽階段。
展望整個生豬養殖業,明年養豬企業就強調一個“穩”字,只要不得非瘟,經濟效益可觀,好疫苗、好獸藥、好飼料趕快用,該給職工漲的工資趕快漲; 伙食不好的趕快改善伙食; 豬群不好的,趕快調穩定成為核心,所以養豬能力高低的標準,要看規模大小才可以。 就像找對象,優勢互補,適合的最好,穩定壓倒一切,養豬企業就要強調一個穩字,穩中謀求發展,穩中求進步!